新媒体视角下微课在泰语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媒体视角下微课在泰语教学中的应用

卢海波

卢海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其中微课作为信息时代下的教学变革产物备受关注。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与流程,教学者开始重新探索教学的未来出路。微课与传统课程不同,短时间内呈现丰富的课堂内容,微视频为主要呈现载体,其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中的传播使用使得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播共享。微课在泰语教学中的引入,符合泰语学科特点,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进而实现高效泰语课堂的建构。本文就从新媒体的视角来探讨高校泰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微课;泰语教学;新媒体

微课之所以在泰语教学中推广应用关键在于其与新媒体时代发展诉求相契合。因此微课带动传统课题教学的转变。微课模式使泰语教学的课程目标重新定位,更偏重创造性与全球性视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泰语课程目标实现了知识理解到更新再到创造的囊括,理解基础上创新,深入理解后的分享才是泰语教学的最终导向。

新媒体视角下的泰语微课

一、新媒体视角下的微课,形式“短小精悍”,如视频时长一般在十分钟之内、内容围绕一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等,但却“五脏俱全”。因此,比较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新媒体视角下的泰语微课,以泰语微视频为载体,通过电子设备来进行传播,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泰语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泰语课堂教学视频及其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课件素材、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及教学反思等辅助性教学资源等内容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出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各大高校推行的网络课程,通过慕课、超星云平台、泛雅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网络选择各自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诸如此类的学习平台不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而且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媒体视角下微课带动泰语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

新媒体时代,微课带动传统教学的转变,微课之所以能够在泰语教学中推广应用开来,关键在于与传统教学完美契合。在语言学习中,无非听、说、读、写四种锻炼形式,最终目标在于通过感知与理解,达到语言的交流与应用。在高校泰语课堂中,学生遇到最大的难题在于缺乏足够的信心与勇气进行实践交流,难以将所学内容通过实践交流全面吸收,哑巴外语一直是我国语言学习模式造成的弊端。对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模式,转换课堂,利用微课形式锻炼学生的泰语实践能力与口语交流。如教师可将课堂由传统模式转变成如下模式:在课前一周左右时间教师定下主题,并将全班学生分为5人小组,每小组需合力制作微课,并在可课堂上以泰语的形式讲述自制微课内容。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应积极给予学生帮助,并自制微课发于班级微信群中为学生提供参考,以此锻炼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泰语口语能力。

三、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泰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高校泰语课堂中,教师应将微课与传统教学课堂相结合,发挥微课与传统教学的优势,降低其弱势部分,使泰语课堂高效发挥。在课堂上,教师应先对课堂目标进行定位,注重泰语课堂的创造性与视野的开阔。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应将课堂目标定位在对知识的理解、更新与创造。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仍经久不衰,可见传统教育本身具备的优势。如今的高校教师多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成长至今日,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影响极其深远,传统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的能力。对此,为更有效推行微课模式,教师需要将新型的网络信息产物与传统知识教育相结合,让微课真正融入泰语教学之中。微课可以作为学生泰语教学、预习甚至复习的有利帮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内容。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泰语微课教学模式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过程,泰语微课与传统教学的结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创新,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内化,有效地保障泰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当然,这个过程的有序进行需要泰语教师对微课教学资源进行筛选,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过程的监控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一系列的措施来保障。

四、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泰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高校泰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若教师想促进学生泰语成绩的提高,应强化学生记忆单词的效果。而微课教学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泰语教学中,因接触时间短,讲解泰语课本中的每一章节关键词汇总是花费太多时间,且常在课堂上展开记忆锻炼提高学生对泰语单词的记忆,此种模式虽取得一定效果,却对大学期间全面掌握泰语知识带来困难。而微课模式将泰语词汇的记忆转化为课下,有效利用学生课下时间,提高学生对泰语知识的学习。

新媒体视角下的泰语教学以微课作为导入点,带动了传统泰语教学模式的转变及教学形式的创新。在弱化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同时,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主导性。教师可在授课前抛出与课程主题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的,布置学生在课外观看与主题相关的泰语微课教学视频,如:泰语电影、新闻广播、泰国广告、娱乐节目、小品戏剧,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微课教学中来,在教师课前问题的引导下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就课前布置观看的泰语微课视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讨论,明确本堂课的主题并在小组交流归纳总结问题答案,推荐一名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与理解误区进行纠正,为学生所提出的各种各样问题进行答疑解惑。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结合教师的细致讲解,感受更加直观,记忆更加深刻,避免了平时泰语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新媒体视角下泰语微课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课堂教学,也并非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仅是泰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服务于泰语课堂教学。此类泰语课堂教学创新模式,更注重学生泰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构建起泰语学习的大框架,使得泰语学习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提供了机会。

五、结语

综上所述,泰语教学对泰语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提高泰语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追求,而微课的推广与应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教师这一期盼。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泰语微课教学模式,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还完善了自身知识结构,同时也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丰富知识面,让学生完全参与并融入到所学的知识当中,成为教学中的主体,创建了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晨斯.微课在高校外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

[2]曹凌静.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泰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8(416).

[3]李静.微课在泰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校园,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