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王义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王义荣

王义荣

中国神华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07

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在逐渐的上升。在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施工技术,才能够不断保证和提升施工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混凝土工程,是当前建筑项目中的常见工程内容,其在开展具体施工建设工作的时候,需要采用良好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针对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和解决,是当前建筑混凝土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筑施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混凝土浇筑施工,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本文主要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一些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很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要能够结合各建筑工程的具体条件,严格按照有关工艺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其浇筑施工质量。

1混凝土概述

将水泥、水、沙子、石子等材料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按比例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就是混凝土。水泥浆将沙子等材料包裹混合的过程中,其本身的硬度与强度得到了增强,混凝土的承载力明显提高。但是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某种程度上,混凝土的质量会受到混凝土的材料材质、运输手段、制作方法等的影响。

2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2.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只有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实现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首先,相应的施工人员要着重做好书面安全技术的交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在交底上明确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其次,相应的施工人员要准备好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所应用到的各种设备,为了防止设备损坏对混凝土浇筑施工造成重大影响,施工人员要注意准备好备用的设备。第三,施工人员还要特别注意不良的天气状况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所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降雨等天气可能会带来的影响,并使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安全有效的保护,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2混凝土搅拌技术及其运输

在进行混凝土搅拌工作时,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要注意其原料配合比外,还要注意拌制的均匀性,使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同时对于拌制的时间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中间加有掺合物,那么就需要把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延长1min,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粘聚性。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免不了需要使用一些运输设备,而且对这些设备还有着严格的要求。要选择性能优良的运输设备,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因发生故障导致混凝土浇筑工作延误,确保施工中混凝土的供应量,保证施工进度。

2.3后浇带施工技术与施工缝

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如果温度不适宜、混凝土的收缩不均匀,则会产生新的裂缝,对工程造成影响,因此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可采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而后浇带技术适宜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实施,还要确保浇带接缝点的整齐干净。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还容易产生施工缝,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因此为有效避免施工缝的出现,要保证一定的预留宽度,还要确保混凝土接缝处的整洁度。如果有施工缝产生的话,就要及早进行处理,避免此问题扩大化,从而全面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4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施工

在进行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对处于松散游离状态的混凝土实施剔除、凿毛处理,然后采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将游离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且混凝土表面湿润的厚度需要达到5cm左右,在上一层混凝土上浇筑同等标号的砂浆。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主楼→裙房→副楼的顺序进行浇筑,并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从底板的东面向西面进行浇筑。因为地下室底板的面积大,混凝土浇筑量较大,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平面分层浇筑模式,在上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下一层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将会在两层混凝土之间产生冷缝,并且在混凝土面层还存在砂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并且还会对混凝土的振捣施工带来影响。因此,在进行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通常应用斜面分层浇筑模式。在应用斜面分层浇筑施工之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的相关数据等,对浇筑厚度进行合理的计算,选择合适的浇筑厚度,这样能够有效防止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形成冷缝,显著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承台底板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为地下室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重点缓解,需要采用集中点式供料浇筑的模式,分层浇筑的厚度需要控制在50cm以内,连续浇筑到顶,做好泵输送能力和最大一层浇筑方量控制工作,保证满足混凝土连续浇筑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做好试块工作,每100m2混凝土需要进行一组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并且需要将两个振动棒分别设置在浇筑带的前后(坡脚位置和混凝土出料点)这样能够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必须保证振动棒跟上施工进度,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振捣施工质量。

2.5余面分层浇筑方式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较长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在进行该类型的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应当采用余面分层浇筑方式来进行浇筑操作。该浇筑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特征是实现一次到顶的施工操作。而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会受到自身重力的影响而出现浇筑斜面,且实际斜面的坡度比例表现为1比3。在利用该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应当首先从最下层的混凝土浇筑层展开振捣工作的开展,之后根据结构逐步向上进行振捣操作。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振捣工作充分实现,保证浇筑施工的实际质量获得提升。

2.6钢筋绑扎施工技术

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十分需要重视钢筋的绑扎。在施工前需要抽查钢筋的质量,采购性能符合需要的钢筋,并严格控制钢筋成品,以期高质量完成钢筋绑扎。而钢筋绑扎质量,取决于施工人员是否结合施工图纸,检查配料表和所涉及的图纸进行严格配比,并对钢筋尺寸进行核对,只有都符合标准才能进行绑扎工作。在钢筋绑扎过程中,需要达到以下要求:①钢筋弯折处与搭接长度末端之间的距离必须达到十倍的钢筋直径或者更多,且构件的最大弯矩位置不能放置接头。②受拉区域部分,弯钩可以采用一级钢筋绑扎接头的尾部,但并不能选用二级钢筋,且钢筋搭接处需要用铁丝扎牢其中间与两端。③必须尊重实际设计,严格规定受拉钢筋绑扎的搭接长度和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厚度。④依照设计图纸确定好弹线才能进行钢筋绑扎工作。

2.7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在进行施工前必须要结合设计要求做好相应的级配实验和配合比实验工作,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好相应工作,执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其科学性以及规范性,将实验结果当成实际施工中的严格参照标准之一。混凝土在进行浇筑前必须要保证混凝土温度以及和易性等因素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保证混凝土并没有分层以及离析等问题,从而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其自然流淌的坡度以及连续逐层推移等方法开展,浇筑完成之后必须要做好覆盖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上下层建筑间隔没有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有效的减少施工冷缝的现象发生。基础工程本身的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数量往往会比较大,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主要选择的方式就是泵送,结合浇筑量以及泵送距离选择泵送型号,如果基础尺寸比较大,往往会选择接长到最远处,边浇筑边拆除的方法。

2.8提高混凝土抗裂缝能力

施工中较容易出现裂缝,为了减免施工裂缝对工程的影响,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第一,增加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材料。添加物是提高混凝土质量的材料,可控制混凝土自缩值,实际操作中要求按照添加物相关要求操作,避免添加不当影响混凝土质量。一般可给混凝土中加入有机纤维物质,主要原因是有机纤维的拉伸力较强,提高了混凝土质量,满足了施工要求。第二,合理配置混凝土材料。由于混凝土材料配比与混凝土质量密切联系,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比工作。施工中加强原材料测试和检测,结合原材料情况控制好混凝土材料配比。同时要求相关人员还要进行大量的配比实验,利用规范的检测数据了解建筑材料可行性,最终给工程选择较适合的建筑材料,满足混凝土与土木工程质量要求。混凝土质量是决定土木工程最终质量的重要方式,由于骨料在混凝土中占据较大部分,因此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要求施工人员选择骨料时,可以从骨料耐久性与密度进行分析,而且要求建筑材料中有机杂质与粉状物均要满足国家规定要求。

2.9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工程管理部门要对养护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养护时注意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对混凝土的养护有多种方法,要根据施工工程项目的不同,对混凝土采取不同的养护方法。对采用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小时;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小时。在施工中如果天气气温较高时,就要用薄膜覆盖、洒水养护的方法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养护,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硬结现象,并应注意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在混凝土浇筑初期容易出现水泥的凝结现象,此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水份足够,但还不能使水泥水化,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其次要在自然条件下观察混凝土的湿度,随时调整温度,让混凝土自然凝固,保持其坚硬度和耐用性。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如果发现薄膜覆盖不好,浇水不足,出现表面泛白或者有细小裂痕出现,要立即加以覆盖,充分浇水,并延长浇水时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施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原料,在注意原材料的采购、配比、搅拌、浇筑及养护等环节后,要考虑混凝土的运输环节和施工环境,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工程中,要不断改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不断总结经验,使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更适合工程的需要。

2.10合理进行混凝土配比

在水利工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水泥和其他的添加剂,同时为了能提升工程强度也需要进一步的来进行混合配比。在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根据环境、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配合比,减少在施工中的用砂量,尽量的降低水泥用量,促使混凝土强度能有所上升。同时还要尽量的降低混凝土的绝热升温,促使工程安全性能有所上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做好以下的措施:(1)合理控制混凝土用水量,控制好混凝土的凝固时间;(2)采取措施提升混凝土的和易性;(3)要合理进行配比,提升结构强度,保证工程质量能达到规定标准以上。

2.11降低水泥水化释放热量过大的可能性

水泥水化热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这些热量的影响下混凝土内外温差一旦过大,就极有可能会出现裂缝,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中,使用的水泥量非常大,因此出现裂缝问题的可能性也会越大。因此,为了避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外温差多大而出现裂缝问题,应该在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过程中将一些处理工作做好,例如在施工准备阶段,应该将材料的选用工作做好,所选择的混凝土水泥必须为低水热化水泥,通常情况下,粉煤灰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是比较常用的两种低水热化水泥。与此同时,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水泥的使用量,保证混凝土后期施工的强度,从而有效避免出现水泥水热化释放热量过多,从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混凝土表面裂缝问题的形成和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之间也存在一定关系,因此在选择施工配料的过程中,必须选择良好级别的配料,并注意严格控制混凝土砂石的含量,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使大体积混凝土伸缩所能承受的范围得到增加。

2.12优化混凝土构造的技术

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当混凝土处于配置阶段时,应将水泥、水、砂石与其他矿物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这个比例又被称为配合比。配合比通常需要多次试配才可以达到施工要求的相关标准,因此监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试配行为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以个人经验进行混凝土配制的现象;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制定可行的搅拌方案并在搅拌之前明确确定一次性投料的顺序以及搅拌时间,选择合理的搅拌机、把握搅拌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砂浆流失的情况,将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卸载、清理干净,避免卸除之前的再投料现象。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次数完成混凝土从出料到建筑入模的过程,以防止出现离析或混凝流失的现象。

结语

本文论述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工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但由于施工规模大、涉及的工作人员也比较多,施工期间常常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问题,因此,一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有关操作,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够很好的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81-82.

[2]杨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