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危组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4

老年高危组高血压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

刘泽斌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区医院肝胆外科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肝胆外科导管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在我科手术的120患者平分采用管道护理采取细节管理模式(实验组)和一般术后护理常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管路细节管理方案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细节管理实施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0.5%高于实施后的3.2%(X=11.544,P<0.05),患者满意度由90%提高到97.5%。结论:加强细节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管道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肝胆外科;导管护理;细节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84-02

细节管理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围绕管理战略的实施,对细节进行辨认、分析、补充、完善、延伸、控制、超越的过程。肝胆外科患者术后常需留置各种管道,如护理不当,会造成一些管道安全事件,现将细节管理引入到管道安全管理中,有效地降低了管道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及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我科将细节管理引入管道的护理管理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恩施州优抚医院湖北恩施445000

【关键词】老年高危组高血压病人心理分析;心理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285-02

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中的一种,老年人高血压病占总高血压病患病人数的60%~70%。高血压是导致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脑卒中、冠心病、肾衰竭、主动脉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高血压病病程长,病情反复,使病人长期经受疾病的折磨,往往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而不良情绪和心理往往是高血压病加重和并发症发生的常见诱因,不仅加速疾病的进展,还导致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受损日益加重。因此,对高血压病病人进行心理分析及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是关键。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40例,为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06年3月收治病人,其中高危组35例,极高危组5例;60-65岁8例,65-70岁12例,70-80岁12例。80岁以上8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10例,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偏瘫6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5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6例,高血压同时合并糖尿病冠心病2例,高血压合并颈腰综合征5例,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6例。上述病例中发生高血压危象转院2例,跟踪调查转院2例,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好转出院左侧肢体偏瘫。

2心理分析

本组病例均为老年高血压病人,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及合并症,该组老年人不仅生理的健康程度明显下降、体质格外脆弱。还伴有全身多器官功能不同程度受损,记忆力减退、感知觉迟钝、思维迟缓与想象的减弱。心理上也变得极其敏感自卑,情感张力弱化,甚至情感与言行不协调等。

2.1担忧悲观抑郁心理对缺乏思想准备的病人来说,一旦得知自己患了高血压病,并且还合并有其他并发症,就会想到疾病无法治愈,且需要长期服药,终身治疗,从而导致过度担忧悲观抑郁情绪。40例病人中多因为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不仅对治疗缺乏信心,而且经济负担加重,还导致不同程度生活秩序紊乱,该组高血压病病人中大多数因病后给家庭经济压力及对家人的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心理的负面影响很大,觉得对不起家人,感觉自己成了无用之人。往往灰心丧气或者情绪不稳、或过度压抑。有位60岁高血压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非常沮丧的抱怨说:“得了这个病,不仅不能参加正常劳动,还要天天吃药,时时处处小心,还不知哪天就脑出血意外躺在床上了。”甚至有1例脑梗塞后偏瘫和1例因合并冠心病导致心力衰竭的病人,住院期间对周围事物毫不关心,对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关心也置之不理,整天沉默不语。拒绝服药及康复治疗,情绪异常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

2.2择优与过度治疗心理本组病例中45%的病人为了早日控制血压水平,脑梗塞及偏瘫等症状早日康复,常常产生择优心理,不惜代价找知名专家及偏方,期望有很高的疗效,时常一个疗程还没完成就换另一个疗程,经常换用不同的药物,不考虑自己自身现状,急于求成而自我超能力范围大强度过度康复功能训练,从而导致自身高血压病加重再次脑梗或摔倒导致骨折等,不仅没有达到治疗预期效果,反而耽误了治疗或加速了疾病的进展。

2.3盲目药物依赖心理和抗药心理

本组病例中有28%的左右病人特别迷信某种偏方或保健药物,以为要治好病保健药也是必不可少的,如一位姓周高血压脑血管出血后偏瘫患者,只要听别人说有偏方或是某种保健品(特别是各种广告药物)疗效好便不管自身家庭状况她都要求家人要给她去试用,曾经一段时间拒绝服用降压药物对亚麻酸油胶囊、硒维E胶囊特别依赖,如果哪一天不吃这两种药便觉得自己浑身都不舒服。最后出现高血压疾病加重才肯服用降压药物,长期服用保健品耽误了治疗,加重了疾病发展。有23%的病人由于长期服用某种药物或某种药物副反应明显,故而拒绝服用该种药物,产生惧怕心理甚至用药前看到说明书上写有副作用便拒绝该药。部分病人不听医生安排,不科学用药,自己感觉头痛不适或量血压很高了才用药或者自行加药量或加用其他药物,平时没症状就不用药。另外45%的病人听从医生安排。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2.4多疑恐惧心理

本组中一例80岁的女性高血压病合并颈腰综合征病人,总是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整日焦虑不安。稍有不适就寻根查底,自己到处打听或翻阅有关资料,对相似的症状就把自己对号入座,自我诊断。弄得自己惶恐不安,不思饮食,难以入睡,以致全身疲软乏力,消瘦,甚至认为自己患了肝癌。这种严重的多疑恐惧心理负担使疾病进展大大加速。

2.5冲动情绪不稳定心理

约35%的病人因病情发展加重,不能面对现实,遇事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常与病友或家人或医务人员发生冲突。比如一例68岁的女性患者,因脑血栓而偏瘫,虽然家人及医护人员都尽心照顾,但其情绪不稳,常无理由发脾气,对人不理睬,甚至大吵大闹,不吃不喝,不配合治疗护理,时间长了便出现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睡眠差,甚至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

2.6敏感任性依赖心理

本组病例中多数病人变得异常敏感,多将注意力转向自身,对平常能忍受的极轻微的疼痛及光、热、冷的变化也显得不能忍受。少数高血压病人因为长期得到家属与医务人员的关心照顾而变得脆弱,总希望别人关注自己,本来可以做的事情也不愿做,依赖性增强。有的病人病情稳定也还要住在医院,担心出院后病情变化,对医护人员产生依赖心理。比如一位66岁的高血压冠心病病人,病情稳定后不愿出院,家属劝解其出院时,反而责怪其家属不愿为其花钱治病,不关心其死活,使家属既尴尬又难过。

3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针对每位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具体情况,对其疾病轻重、心理和社会状态进行充分的评估,根据评估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

3.1为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提供理想的环境

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直接与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有关。因此,我们要主动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通过良好沟通,让患者认识疾病及正解对待疾病并为其解决诊治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其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保证其身心休息,建立信任,保证诊疗计划顺利完成。

3.2调节患者情绪,促进乐观态度

高血压病人的消极情绪与他们疾病的直接刺激有关,也与病人本身的认知评价有关。本组40例病人中,消极情绪者占65%,对于这些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老年高危组的高血压病人,我们以坚定的语言劝解病人:“与其愁眉苦脸的生活,不如开开心的面对每一天。”病人只有认识疾病,认识自己的能力及生命的真实价值,才会积极的配合治疗。如两位高血压脑梗塞后偏瘫男性病人,一位病人性格乐观,外向开朗,积极配合治疗,对自身疾病采取接受适应的态度,一边治疗一边适度自己锻炼,半年后病情好转,已能丢掉拐杖缓慢行走,生活从完全需要帮助而达到能部分自理。而另一位病人性格内向,对脑梗塞带来的偏瘫非常恐惧,整日卧床不活动,不与人交流,愁绪满怀,医护人员疏导家人的关心也不理,一旦有人劝解他便愤怒地说,“我这病是要好起来的,并且是彻底的好,一了百了”最后导致高血压危象脑梗塞再次发生,转上级医院抢救治疗无效死亡。由于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不同,出现两种反差很大的情绪反应,因此而产生了不同的治疗效果。

3.3,热情激励患者,正确关心指导

对于有盲目求医及择优心理的患者,我们正确耐心为患者解释高血压疾病引起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治疗所需的疗程及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正确对待高血压疾病及其合并症,认识到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病虽不能治愈,但只要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适量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和治疗,是能够维持一定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状态的[2]。大多数高危组高血压病人生活态度消极,需要我们耐心听取患者心声,主动热情与其交流,才能使其病人心情愉悦,保持良好平和的心态,以利于疾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3.4同情理解感化患者部分高血压病人性情急燥,情绪波动较大,但病后可能害怕血压升高导致严重并发症可能会长期压抑自己情绪,遭受身心折磨。我们时刻不忘换位思考,体谅理解同情他们,倘若病人表现粗暴无礼,我们也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他们,尊重他们,取得了病人的信任,赢得病人的尊敬。对长期压抑悲观的病人,要让病人适度宣泄不良情绪。让其说出来、哭出来、写出来,所谓“吐之为快”。从而稳定患者情绪,控制血压异常波动。

3.5宣传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克服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心理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方案,有针对性宣教指导,一方面宣传生活积极态度对高血压病的影响及药物的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适度的解释药物的副作用与过度情绪压抑及过度药物或康复训练治疗的危害。对抗药心理严重的病人耐心解释,合理诱导,使病人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提高疗效。对个别心理负担过重、敏感情绪化的病人,我们结合其具体病情将有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告知,并进行心理疏导或少量镇静药物或暗示治疗。激发病人的积极情绪,使他们相信病情没有他们想象那么差,增强患者自信心。促进其康复。

3.6严密观察掌握患者心理动态,防意外发生

少部分病人长期遭受疾病折磨,身心痛苦,可能产生自杀动机,此时患者心理上激烈冲突,心理活动及行为表现异常。在这方面,我们能及时发现病人异常变化并采取措施,如加强巡查,亲属陪伴,安排专人陪护适时心理疏导,适当给予镇静剂等。

4结果

一年来,在40例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中,通过积极的心理分析和个体化心理护理,89%的病人的不良心理情绪得以改善。我们的工作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使病人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病人的康复,延缓的疾病的发展。

参考资料:

[1]徐艳,黄河浪,周建明.我国老年高血压特点及个体化治疗决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23):151。

[2]邹春晖.高血压社区宣教的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7):151-152.

作者简介:

刘泽斌,女,1974年3月生,妇产科主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利川市乡镇卫生院、恩施州妇幼保健院、恩施州优抚医院工作,长期从事临床、预防保健、康复疗养工作,现任恩施州失能老人养护中心主治医师。联系电话号码:13593631716,E-mail:532113216@qq.com

1.1一般资料收集

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置管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留置各类导管257条。其中T管10条,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管5条,胃管54条,空肠营养管5条,腹腔引流管82条,负压引流球14条,深静脉导管44条,尿管43条。干预组,留置各类导管252条。其中T管5条,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管7条,胃管46条,空肠营养管5条,腹腔引流管76条,负压引流球16条,深静脉导管50条,尿管47条。两组在性别、年龄、带管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细节管理具体措施

(1)管道护理相关制度及流程制订:实施三级质控体系,制订并推广“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该评估表将所有管道分为3类,I类导管:胸管、T管、动静脉插管、气管切开导管、脑室引流管;Ⅱ类导管有双套管、负压管、深静脉导管、三腔二囊管、造瘘管;Ⅲ类导管为其它。评分标准:I度<8分,有发生滑脱可能;Ⅱ度8~12分,容易发生滑脱;Ⅲ度>12分,随时会发生滑脱。根据评分结果,在患者床头放置“防止管道滑脱”的警示标识,根据不同类别规定了各类管道置管期间相应的巡视、固定、标识、交接、宣教及记录要求。

(2)管道标识规范: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常常需要反复牵拉以正确辨别各种管道,为了防止护理差错的发生,就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一般来说,中心静脉和PICC管道标识颜色为红色;胃管、鼻饲管、腹腔引流管的管道标识颜色为绿色;尿管为黄色等。标识粘贴位置:置胃管、营养管或鼻饲管标识黏贴在管道尾端,在出鼻腔处用笔划线做好标识;气囊导尿管标识黏贴在气囊导管分叉处;腹腔引流管标识黏贴在出皮10cm处,外露引流管<5cm时可将标识粘贴于引流袋接口下3~5cm处,更换引流袋后补贴导管标识。标识书写:使用不脱色记号笔或圆珠笔,书写置入长度、置入日期、操作者等信息。

(3)固定方法改良:根据不同导管采用更为妥善的固定方法,如锁骨下深静脉导管,首先用无菌敷贴固定穿刺点,然后距敷贴2cm处用2cm宽的胶布交叉固定,最后把连接导管的延长管绕一圈后用宽胶布固定于肩部;鼻饲管或胃肠减压管胃管采用双固定法,5cm长、2cm宽的外科强力胶布,将3cm长固定于鼻尖、2cm长固定于胃管,并用棉绳双套结再将胃管绕过耳朵固定于耳后。对于有非计划拔管倾向患者,在下腹壁固定的同时再用扁棉布带用双套节固定于引流袋接口下并系于下腹部。

(4)沟通与宣教: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护患双方进行良性互动,所以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也应及时跟进,要正确评估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及接受能力。制作各类导管健康教育处方,结合具体导管再次对患者及陪护做好管道知识宣教,告知导管目的、重要性及配合方法,反复强调脱管的危险性,提高其管道的自护能力。宣教做到书面与口头相结合,对告知内容责任护士每天动态评价并记录于健康教育反馈单上,对依从性差、接受能力低的患者反复宣教直到掌握。

(5)交接班:对管道留置的患者每班应进行床边交接,执行“三看”,一看标识是否完整,查看有无脱落或标识不清;二看引流是否通畅,查看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有无松脱,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分泌物污染;三看外露长度及固定,查看引流管固定处有无脓液,缝线有无脱落。增设护士交班备忘本,对一些管道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重点描述,以便于提醒下一班的护士引起重视。

(6)风险意识教育:制定和完善管道护理的工作流程和制度,成立肝胆科管道护理小组,制定肝胆外科的导管护理手册。以理论授课和操作演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以管道护理为核心的操作、应急处理、健康宣教为一体的专项培训。管道护理小组每月进行专项质控,针对出现问题予以现场指导、质量分析、安全教育,确保学习效果,同时针对上月出现的问题进行追踪检查,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

(7)评价指标构建:对患者实施管路细节管理方案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意外事件。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管道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

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27起,发生率为10.5%(27/257),干预组发生8起,发生率为3.2%(8/252)。

2.2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断提高

患者满意度主要由护士长及责任组长质控,对出院患者(住院期间带有管道或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住院期间对护士的护理服务是否满意,每个月进行总结分析。病人的满意度从90%上升到97.5%。见表1。

3.讨论

质量源于细节,注重了细节服务,就是注重了护理质量。细节管理能够转变护士的服务理念,增强其服务意识。细节管理的实施,让每一位护士意识到护理工作的特殊性,生命无大小之分,一点点疏忽可能造成患者的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护士只有增强了责任心,转变服务观念,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患者和护理工作的意义,才能自觉把每一个护理细节做好,护理服务质量才会得到提升。加强管道护理的风险意识教育,增强了护士的风险意识。完善并执行导管管理制度,规范导管的标识和固定方法、护士的工作行为,对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护士在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无形中会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的同时,又增加了护患同抗风险的意识。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满意度已成为评价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优质护理的目标也是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刮”对手术后留置管道患者实施细节管理,不仅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