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新农村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策略

杜永俊

杜永俊(木兰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黑龙江木兰151900)

摘要:虽然农机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有很多农民还在徘徊之中,还是怀疑这项新技术。要想进一步推进农机新技术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关键词: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问题;对策

近些年来,国家开始重视“三农”问题,对农业生产也越来越重视,并且采取了多种刺激方式。比如两减免三补贴等刺激方法。狠抓农业的狂潮席卷着社会各界的眼球,于是在这种情形之下农业方面的新技术也出现了。其中农机新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为了将农业生产进一步比高,就有必要加大对农机新技术的推广。伴随着国家一系列中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广大农民的热情被激发了。特别是农机下乡政策的推出更是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大大加强了农机化装备的水平迅速提高。虽然农机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是还有很多农民还在徘徊之中,还是怀疑这项新技术。要想进一步推进农机新技术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1新农村农机新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现在的农机在技术上确实有了不少改进,也得到国家的大力推荐和一些经济上的补贴,但还是有很多农民疑心重重止步不前:一是过去的旧农机还可以将就着用,二是新式的农机使用了高技术操作的难度大一些等等。

当前乡村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由于受过去传统耕种模式的影响,思想认识、工作方法、专业技术、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制约,普遍存在新型农机具、农机化技术推广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广体系断层,技术服务难到位;

二是行政指令推广,服务对象难接受;

三是农民素质偏低,应用科技难普及;

四是服务环节薄弱,推广效果难突破;

五是科技交流不畅,专业技术难更新;

六是推广经费短缺,服务功能难增强。

2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策略

要想将农机新技术进一步普及,那就必须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拿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方法,切实解决农民心中的问题。

2.1建立农机新技术推广点,建立培训班宣传新技术

现在很多农民长期待在乡下,不但消息比较闭塞就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逐渐下降。为此,国家要在各个地方建立农机新技术推广点,主要负责在短时间内将农机的新技术传授给有疑问的农民。并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了解新农机的新功能,掌握最有效和最新的操作技术。如果有必要还要加大推广力度,通过乡村里的喇叭和群众大会以及印发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

要将农机新技术彻底的贯彻到每一个农民中,就要在逐乡逐村的开展培训班。虽然他们还没有购买农机,但是已经了解了农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同时,了解到农机新技术的优越性。这样,他们就会从各个方面进行对比,最终做出好的选择。

2.2提高农机科技推广认识,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中央1号文件提出“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重大战备部署,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力发展乡村生产力,农机科推广体系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要充分认识农机科技推广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风,各级党委、政府都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体系稳定和发展。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也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精神,始终走在农机科技推广第一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献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2.3规范销售渠道,建立农机新技术的模范

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措施对卖农机的商人规范,要做到诚实经营诚实交易。按照购买农机时候的合同,既然在保修时间之类,出了问题就得按早合同上办理。而不得故意找一些问题来推搪,更不得做出奸商行为。当然,如果国家的监管力度不到,受损的还是购买农机的农民。为此,应该在各个地方实施售后投诉点,给买主一个投诉的机会和地方。对于那些为了赚钱而丧失良性的奸商,抓一个就要处理一个,绝不姑息养奸。也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出现不良交易给农民一个安心。也才能够让农机新技术更快的推广。

要从使用农机新技术比较过硬的人中找出典范,让他们去帮助身边的其他一些在使用中还存在问题的用户。这个办法是采取先会使用的去带动后会用的用户,这样看便于及时的解决使用与维修中的诸多问题。

2.4加强农机科技人才培养,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加强农机科技能人培养,培育发展农机科技示范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整合乡村农机科技人力资源;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农机科技下乡秀、专业技术培训秀、农机推广信息秀”的作法,以农时活动为契机,将新型适用、符合本土作业特色的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和技术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注重加大对新型适用农机具和农机化技术的推广示范力度,积极邀请相关生产企业技术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农户科学操作使用新型农业机械和农机化技术,真正把“科技培训班”办到农民的心坎上,把技能培训转移到素质培养上。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应遵循“民主、民办、民管、民受益、社会化”原则,把它办成农民自己的农机合作经营组织。

一是创办主体多元化。可采取乡村农机大户、种稻大户、致富能手领头办,依托龙头企业兴办、乡村集体组织领办等方式。

二是服务功能多形式。根据农户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采取“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多种服务形式。

三是政府部门多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形成、建立、健全、完善与发展壮大,需要政府各部门加强扶持、指导和管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帮助他们筹集资金、组织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重点突破薄弱环节机械化作业,拓宽跨区作业服务领域。

2.5开展农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针对目前乡村发展现状,积极开展农机科技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宣传培训要突出层次、实用型,进行分类指导,全力提高农民农机科技素质。对基层农机技术培训可以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对乡村干部、科技人员、农民三个层次进行分类指导,采取“理论讲座+现场操作+专家指导+考核验收”等有效方式进行培训,对考核达标者发给结业证书或“绿色操作证书”。对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应结合农时季节,采取把培训班与现场示范操作相结合的办法,手把手的指导农户现场操作,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科技意识。同时应加强对基层农机科技推广人员的学历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农机新技术推广普及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但是只要国家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技术的传授等工作,只要让农户对农机新技术有了全面、争取以及科学的认识,并且树立正确与科学的认知观,新农村农机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将会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宏,于勇.白城市农机新技术普及的策略与意义[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

[2]龚中,郭栋梁.农机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机市场,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