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罗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罗振兴

罗振兴

江西省南城县里塔中学344705

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得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三、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四、挖掘课堂教学的创新因素,培养创造力

1.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地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

2.鼓励质疑,培养多向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要从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开始。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发问质疑,另一方面,要保证学生有一个比较强烈的问题意识。要使学生能够不断地提出问题,教师还应该有正确的应对发问的策略。在课堂里,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教师应该冷静地对待和思考,特别是对那些教科书中没有的、教师设计里没用的,就更应该慎重地回答,在不明白的情况下,更要延迟说出答案,不要信口开河,模棱两可地随意回答,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习惯性的。

3.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要根据年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要把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形式引进课堂教学中来。可以读、可以画、可以背、可以演、可以唱。在这些活动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会,而且能发展语言,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