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

/ 1

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有效措施分析

魏冰珠李桂敏

许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61100

【摘要】传染病不仅是个人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公共问题,为了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加强预防十分重要。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知识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知识教育可以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传染病的发生。本文就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有效措施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传染病;知识教育;有效措施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目前防传染主要是预防为主。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了自身的健康,为了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对教育,提高人们的认识。

1.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必要性

传染病作为一类危害性较大的疾病,这种疾病自身具有传染性,一旦人们接触到带有传染病原的人或物,势必就会增加传染病,带来极大的危害性。近年来,传染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传染病之所以会频繁的发生,不断的增加,与人们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掌握水平有着一定的关联,许多人对预防传染病知识不了解,以至于养成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增加了传染病发生几率。由此可见,加强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十分必要。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目的就是向群众普及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对传染病的认知水平,进而达到传染病防控的目的。通过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可以向群众普及一些基本的传染病预防知识,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生。

2.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有效措施

2.1加大宣传

就目前来看,人们尽管知道传染病具有一定的危害,但是对相应的预防传染病知识却甚少了解,以至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各种病原,增加传染病的发生。为了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将一些常见的预防传染病知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普及群众的预防传染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认识。

2.2扩大知识教育平台

就目前来看,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方式、方法还比较单一,尤其是在基层,人们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突进主要是电视上的一些宣传,又或者来自于医师的叮嘱。为了更好地普及群众预防传染病知识,相关部门就必须扩大知识教育平台,为群众提供科学的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服务。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门户网站,安排专业的人员为群众进行知识教育,实现在线知识教育;还可以将一些常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印成小册子,派送给广大群众,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1]。

2.3举办讲座

在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中,举办讲座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通过讲座,可以更好地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使人们了解预防传染病知识。在举办讲座宣传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宣传预防传染病知识,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更具对象的不同,举办不同的讲座,如针对群众,主要以预防为主,将一些常见的预防知识告知群众,对传染病患者,处理教育外,还要进行管理,避免传染病的扩散。

2.4生活预防知识教育

针对健康人群,要做好他们的生活健康教育,在生活上不吃腐烂变质食物,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煮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要采取适当的家庭隔离措施,避免传染,如用餐时分开,健康成员与患者的生活用具分开,要叮嘱人们要勤修剪指甲,勤换洗衣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不要出没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在人口密集的地方要佩戴口罩;其次,要做好患者的生活健康教育工作,要叮嘱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纸包好焚烧,不要随地吐痰,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外出时应尽量带口罩。针对家属,在探视患者的时候要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佩戴一次性口罩、手套[2]。

2.5加强锻炼

疾病的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自身的抵御能力较差,给病毒有了可乘之机。而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同时还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为此,在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中,必须告知群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要鼓励和带动群众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跑步、蹬车等,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3】。

3.结语

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作为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有效途径,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就必须重视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通过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来提高人们对预防传染病知识的认识,进而使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洛铭.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7(12):684-685.

[2]王磊.社区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探讨[J].家庭医药(医药论坛),2011,01(10):47-48.

[3]李劲松,何艳娟.开展预防传染病知识教育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1(10):4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