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举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病因及护理举措

王喜兰

王喜兰(河北馆陶县中医院河北馆陶05775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9-0274-02

【摘要】孕产妇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因发病来势凶猛,急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护理措施减少产后出血是我们至关重要的神圣任务。

【关键词】孕产妇产后出血病因护理

我院从2006年至2008年,妇产科共收治分娩孕妇8200例,年龄均在20至46岁之间,孕周在30至42周,有妊娠合并症的26例,高危妊娠74例,产后出血126例。从此可以看出产后出血发病率最高。

1产后出血的病因分析

产后出血发病迅猛、原因复杂,为了降低发病率,要寻找原因要及早发现、及早救治、妥善护理。

1.1因产妇身体虚弱、产程过长、疲劳过度、常产后宫缩无力。损伤元气,冲任不固,而出血。

1.2胎儿过大、胎位不正,接产操作有误,造成软产道损伤,会阴撕裂,造成产后出血。

1.3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胎盘膜部分残留,血窦未闭合引起产后出血。

1.4凝血功能障碍,中医认为寒邪凝滞,瘀阻、冲任,新血不得归经,因而产后流血不止。

2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我们必须做好产期保健,这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首选任务,也是我们预防产后出血的护理保证。

2.1产前护理:

2.1.1要做好孕产妇保健,重点做好围产期保健,孕产妇要保障定期检查,学会自我监测的技能,从而达到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

2.1.2要做好临床保健,重点了解发现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如双胎、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不正、胎儿过大过重,产妇骨盆太小,有产后出血的病史、有凝血功能障碍史,这类产妇都应收入住院分娩,防止产后大出血,保证母子平安。

2.2产时护理:

2.2.1第一产程的护理: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胎位、胎心、宫缩变化、定时肛查、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的位置。同时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加强产妇的营养,要休息好、排空膀胱,要预防滞产的发生。

2.2.2第二产程的护理:严密观察胎心变化,严格执行剖腹指征,正确指导产妇适时使用腹压,建立静脉通道,便于及时补药,防止软产道损伤,注意止血,及时手术和外阴缝合防止出血。

2.2.3第三产程的护理:重点观察胎盘剥离征象,主动协助胎盘娩出,若阴道出血多,或胎儿娩出后10—15分钟,胎盘尚未娩出,均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胎盘娩出后要检查胎盘膜是否完整,有无残留,应急清理残留胎盘膜,防止大出血。

2.2.4第四产程的护理: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的高峰,胎儿娩出后,要认真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出血、血肿,应即使缝合止血,每15—30分钟观察1次生命特征,按压宫底,观察宫缩,膀胱充盈及阴道出血情况,应及早发现出血,及时止血,预防休克发生。

2.3产后出血的护理:

2.3.1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制止出血和防止休克是同步进行的,当出血量大于500毫升时,应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即使止血、补液、补血、有效补充血容量,密切测血压,脉搏,呼吸,皮肤颜色及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2.3.2产后出血的计量方法阴道分娩者,待胎儿娩出,即置有刻度标志的产盘于产妇臂下,胎盘娩出后取出,记录出血量。

2.3.3产后出血休克的护理:一旦发生休克,严密观察生命特征、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大小、有无反应,要确切估计出血量,如:出血量=累计丢失+继续丢失,继续丢失必须准确测量,测出出血量和液体的出入量,并详细做好记录。

2.3.4徒手按摩子宫底部,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壁血窦闭合,一只手在腹部按摩子宫后壁,同时另一只手在阴道内按摩子宫的前壁,协助医生做好各项检查,遵医嘱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利尿剂、抗感染药,防止心衰纠正酸中毒。

2.3.5出血停止、休克纠正后,应安慰产妇安静休息,加强营养,同时还要密切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呼吸、宫底高度、子宫复位及阴道出血情况。

2.3.6返回病房后,护理人员应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协助指导母乳喂养,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总之:要想预防孕产妇产后大出血,护理人员要指导孕产妇重点做好围产期保健,只要做好产前、产时和产后保健,才能筛查高危妊娠、排除高危因素,防止产后大出血,建立静脉抢救通道,对产妇做好护理解释工作,解除患者紧张心理,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婴儿健康成长。从而达到科学接生,提高产科质量,防止产后大出血,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