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韩雪

韩雪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心内一科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2例,对其进行心电图、X线及实验室生化试验等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然后观察其心衰分级及疗效。结果:9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属于Ⅱ级和Ⅲ级的患者比较多,经治疗后死亡的患者有9例,概率为9.78%;治疗有效的患者有75例,总有效率为81.52%。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发原因大多是因其患有有关心脏的各种基础疾病,对其进行X线、心电图及心衰标志物检测等检查可确诊其病情,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时加强对患者心力衰竭的预防可减少其死亡的发生。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31-01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供血功能下降,导致心脏供血满足不了身体机能的代谢要求,从而引起机体各脏器及组织出现血液供氧不足,而形成的心力衰竭综合症状;又被叫做充血性心力衰竭[1]。临床常表现出呼吸困难、肢体水肿、乏力等症状;是临床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且具有病情复杂、多见、变化快等特点[2],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临床对其病情的确诊大多采用心电图、X线等检查,对其病情的控制大多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法。下面本文就我院接收的92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及治疗的探讨,资料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接收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92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5例;年龄59-80岁,平均年龄(69.5±11.5)岁。且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或肺源性心脏病等基础病;同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或伴有肺部啰音等症状。

1.2方法

1.2.1检查方法所有患者病情的确诊均需进行心电图、X线、超声心动图、实验室生化检验及心衰标志物检测等检查,同时根据患者基础病史的症状进行判断和确诊。

1.2.2治疗方法对所有入院患者均需进行供氧及吸氧支持治疗,同时增加患者盐的进食,并让患者多休息,尽量避免活动。根据患者病症的表现情况可适量的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其进行治疗,如卡托普利、或者贝那普利、或者依那普利拉等;用量一开始可以每天口服一次,每次服用2.5g;并观察其用药后的恢复情况,若效果不佳则可待3周以后,按照其一开始用量的一半进行增加用药,也是每天口服一次;同时可选取西地兰作为强心药物服用并使用,每天口服四次,每次服用0.5mg;若作为维持药使用则可每天口服1mg。同时应注意患者病史症状的治疗与控制,如心率衰竭、心肌供血不足、高血糖、高血压等情况,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治疗与控制。

1.3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患者治疗效果的评定,需根据其心功能及心力衰竭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种,显效指患者经治疗后其心功能与心力衰竭的病情状况完全得到控制;有效指患者经治疗后其心功能与心力衰竭的病情状况基本得到控制;无效指患者经治疗后其心功能与心力衰竭的病情状况均没有得到控制,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3]。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加有效率。

1.4分级标准所有患者病情的确诊,均需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分级标准进行分级[4],分为四个等级。Ⅰ级为正常活动时无心衰症状;Ⅱ级为正常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或乏力等心衰症状;Ⅲ级为日常偶尔进行活动时出现心衰症状;Ⅳ级为无日常活动在静坐或休息时出现心衰症状。

2结果

2.1病情分类92例患者经检查后确诊,属于Ⅰ级者0例(0),Ⅱ级者33例(35.87%),Ⅲ级者39例(42.39%),Ⅳ级者20例(21.74%)。

2.2治疗效果92例患者经治疗后,呈显效的有25例(27.17%);有效的有50例(54.35%);无效的有17例(18.48%),其中死亡的有9例(9.78%);总有效率为81.52%。

3讨论

心力衰竭是老年患者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它属于心脏病发展到终端的一种病症表现,常伴有呼吸困难、乏力、浮肿等症状,严重危害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并随着老年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脏器及机体功能的不断下降,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复发率越来越高,病死率越来越高[5];且大多引发心力衰竭病发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性心脏病等。而临床对其病情的确诊均采用X线、心电图、实验室生化检验、心衰标志物检测等进行检查和确诊,临床对其病情的治疗大多采用药物治疗,经常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它具有药效快、耐受性强、排泄慢等特点。且本文则选取了卡托普利及贝那普利等及具有强心作用的西地兰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和控制,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且减少了死亡率,说明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是可行的。

但由于老年心率衰竭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并且感知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对此类患者不仅要加强病情的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同时应加强对其病情的预防。因此建议患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防寒保暖及呼吸道病菌的感染;适当的服用心律失常药物,减少心肌收缩的抑制;同时注意饮食及适量的运动等。总之,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并通过加强对其病症的预防可减少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世杰.老年心力衰竭8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6):581-582.

[2]张卫庆;程学勤;贺红庆.老年心力衰竭54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03):105-107.

[3]薛永方,宓晓鸣.老年心力衰竭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2(04):444-447.

[4]曹俊娜,徐敏,张吉楼.倍他乐克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3,9(03):183.

[5]胡燕明.老年心力衰竭67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05):42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