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杨晓英

陕西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本文对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党员干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因此,对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1.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经过近40年的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布局日益完善。无论是作为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还是作为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需要有一套与各项制度相适应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和广泛实践,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思想理论层面深入到价值层面。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而党员干部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和带头人。因此,党员干部只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认识、来落实,才能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2.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灵魂工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对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四个伟大”,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战略,它们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道德基础和精神基石,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灵魂。伟大斗争需要众志成城,伟大工程需要坚定一致,伟大事业需要聚力推进,伟大梦想需要同心共筑,党员干部要始终聚焦“四个伟大”,担负起新时代的崇高使命,就必须积极践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时代精神和广泛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坚守价值追求,带领广大群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3.党员干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筑牢理想信念、保持党性纯洁的内在要求。

理想信念是价值观教育的精髓,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揭示了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对自觉维护共同思想基础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党员干部来说,党性教育和道德修养是融为一体的。高尚的道德追求、良好的道德修为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必备基础,也是拒腐防变的良药,是保持党性纯洁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给党员干部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彩纷呈。因此,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当前党员干部核心价值观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把握不够。

有些党员干部不知道“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到位,或者只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而没有真正理解三个层面内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些党员干部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上理解出现了偏差。还有少数党员干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高层领导要考虑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

2.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

理想信念是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产生了种种疑惑,不信马列信鬼神,不讲公德图私利;有的在各种诱惑面前随波逐流,甚至腐化堕落。部分党员干部忘记自己存在的群众基础,忘记自己的公仆身份,背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价值层面崇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顾群众疾苦,贪图享受,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有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理论学习的倾向;把马克思主义仅仅作为政治态度的标签,缺乏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缺乏政治敏锐性,对新形势、新问题认识不清、定位不准。

3.践行意识不强,言行不一致。

加强党员干部的核心价值观建设,践行是重中之重。然而,现实中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的参与明显不足,有不少党员干部没有参加过任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而参加过活动的党员干部,大多也都是讲座和理论学习。同时,在践行方面也存在言行不一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知”而不“行”。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较高,但不少人知道却做不到,或者不愿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做,导致核心价值观践行力不强,知行不统一。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也有个人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主要有:社会转型中价值标准的困惑;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党员干部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观原因主要有:不重视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掌握,没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态势不了解;不重视党性修养锻炼,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面对负面因素的干扰和诱惑,缺乏定力,立场动摇,把崇高理想和党性原则抛到了脑后;入党动机不纯粹,有的党员干部把“入党”当成政治资本,目的是为了得到提拔重用,对党的纲领、奋斗目标、宗旨等在内心并不认可笃信,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没有入党。

三、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1.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加强党性修养要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目标,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和担当意识。同时,党员干部要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带头人,在认识水平、领导觉悟、价值定位上进一步提升,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执政为民的宗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权力观、事业观。党员干部要明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党员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无论官有多大、权有多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中国共产党人的事业观,就是为人民利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任何离开党和人民事业搞所谓“个人奋斗”的行为和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2.创新教育方法和路径,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效性。

(1)要创新教育方法。

(2)要拓展教育路径。

3.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常态化。

(1)完善考评机制。

(2)完善监督机制。

(3)完善预警和调控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10,22。

[3]王向明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青海日报,2016,04,18。

基金项目

陕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陕西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13C03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