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21例脾切除手术的临床治疗

姜云三

姜云三(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153100)

【中图分类号】R65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6-0091-02

【摘要】脾切除术是外科常见的手术,脾破裂、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充血性脾大、感染性疾病、脾肿瘤、邻近脏器恶性肿瘤根治切除、游走脾等根据病情必要时需行脾切除手术。本人从事外科工作多年,2005年至2009年治疗各种原因脾切除术患者21例,其中脾破裂13例、原发性脾功能亢进4例、充血性脾大2例、脾肿瘤1例、邻近脏器恶性肿瘤根治切除1例、手术过程及相关事宜总结如下:

1手术过程

1.1体位和切口:体位依切口而定,一般多采用平卧位,于左腰部垫一沙袋,当选用左侧胸腹联合切口时,则取45°的左侧斜位;当采用横切口时,可采用向后过伸位,以利显露。

切口的选择主要依脾脏的大小和病情而定,最常用左上腹直肌切口。对粘连较多的巨脾,尤其后外侧的粘连,有时尚需在直切口的中部加做一向左开的横切口,也可采用左肋缘下斜切口、左上腹弧形切口等。

1.2探查:进入腹腔后,应仔细探查腹内脏器。若为脾破裂大出血,进腹后即应准确、迅速的控制出血,一边吸尽腹腔积血,一边向血块最多处探查,取出血块,右手扪查脾脏,分开脾脏后方的腹膜,将脾脏向内侧翻转,然后以右手捏住或以脾蒂钳夹住脾蒂及胰尾部,暂时阻断脾动静脉血流,了解脾脏损伤程度,确定手术方案。如脾蒂虽被控制,但腹腔内仍有出血,则可能合并有其他脏器和血管损伤,应对腹腔行全面探查和处理。

对择期脾切除的患者,探查是验证诊断、了解病变和决定手术的重要一环,包括了解充血性脾大的原因,脾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脾病所引起的局部解剖上的改变等,如脾有无粘连、侧支循环的多少,脾动、静脉情况以及有无副脾等。对肝硬化的患者,应注意肝的大小、硬化的程度、有无新生物等,并应检查门静脉系统有无栓塞形成,测定门静脉的压力。对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应检查胆囊及胆管有无结石。

1.3结扎脾动脉:当探查决定行脾切除后,最好先设法结扎脾动脉,使脾脏变小、变软,减少手术困难。对于急诊脾切除术的病例,该操作不应作为常规。

将胃牵向内侧,切开胃脾韧带、左侧胃结肠韧带直接进入小网膜囊,充分显露脾门、胰腺体尾部,沿胰腺上缘可扪及弯曲的脾动脉,小心地切开覆盖其上的腹膜,用直角钳在动脉鞘内分离脾动脉,从其下缘绕过背面引过2根7号丝线,在相距1cm处分别轻柔地结扎脾动脉。在分离解剖脾动脉时,应注意脾静脉就在动脉的背面,不要损伤脾静脉,引起麻烦的出血。若因解剖关系分离困难,不宜强行分离脾动脉而造成出血危险。

1.4游离脾脏:结扎脾动脉后,即应结扎、切断胃脾韧带、脾结肠韧带。必须十分小心地操作,以免在放置血管钳时损伤胃壁,尤其在结扎胃短动脉时。胃脾韧带中最上方的静脉。如未能妥善结扎会造成严重出血,为了避免由于胃扩张而发生术后出血。沿胃大弯的血管必须贯穿缝扎,包括一些胃壁组织。脾下极游离以后,再以右手由脾的外下方将脾翻向内前侧,充分显露脾肾韧带,如粘连不多,可用手指做钝性分离,即可托出脾脏;如粘连紧、侧支循环多时,可沿脾的后外缘自下而上地剪开后腹膜。在腹膜外进行分离,结扎止血,然后分离、结扎、切断脾膈韧带及上极的脾胃韧带,使脾得以充分游离。脾床用热盐水纱布填塞控制渗血,活动性出血必须缝扎止血。

1.5处理脾蒂:脾游离以后,将其翻向内侧,用纱布钝性自上而下地在脾蒂后方轻轻推开胰尾。注意不要损伤胰尾后血管,再将脾脏翻向左侧,用萨氏钳钳夹脾蒂,大弯血管钳紧靠脾门钳夹,在贴近脾门的血管钳的内侧切断、移除脾脏。脾蒂残端先用粗丝线结扎,再以粗丝线贯穿缝扎,最后将血管各分支的断端再分别结扎。

最后取出脾床的纱布垫,冲洗手术野,彻底止血,用“8”字缝合法缝扎脾床创面。应特别注意胰尾、胃大弯、脾床粗糙面有无出血。较大的脾切除术后,应在左膈下放置引流管。

2注意事项

2.1对急诊脾切除术应选用经腹直肌切口,便于腹腔探查时延长切口。一旦确定行脾切除术,术者应尽量地用手将脾脏托出腹腔外,在直视下用脾蒂钳或血管钳夹往脾蒂,按常法切除脾脏。不必先分离韧带和结扎脾动脉,以免耗时过多,过多失血。

2.2分离脾动脉时,应切开动脉的外鞘,将直角钳从动脉下缘伸入血管的背面进行分离,不要从上缘向下绕过,否则,容易损伤伴行的脾静脉及其分支。

2.3脾蒂撕裂引起大出血。一般操作粗暴、牵拉过度,或在急诊手术中急于求成,强行托出脾脏时发生,常常造成脾静脉撕破出血。如不慎将脾静脉撕破,切勿慌张,可先用手将破口处捏住,再用肠钳夹住脾蒂暂时止血,然后分离破裂的静脉,用缝扎的方法止血。

2.4胃壁和胰腺的损伤常发生在手术野显露不理想,盲目分离,尤其是在粘连严重,分离时未能逐一结扎或结扎线脱落,此时术野出血较多更不清楚,加之术者在显露不良的情况下操作亦缺乏信心,匆忙地处理胃脾韧带上端或脾蒂部位,因而术中常损伤胃壁和胰尾。因此,在处理上述两部位时,首先要术野显露良好,决不能盲目操作,务必要辨认清楚后下钳,以免损伤邻近组织。

3并发症

3.1出血、休克:可发生于手术中或手术后。常由于脾脏血管及侧支循环血管的损伤、血管的结扎线不紧或滑脱或创面渗血等所引起。脾脏切除后对手术区的反复检查及彻底止血,是防止手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必要时给予医用止血胶覆盖后腹膜缝扎的出血点。

3.2感染:常见的是左膈下感染,有时可以形成膈下脓肿,多与积血或手术中损伤胰腺有关。手术后膈下放置引流,可减少膈下发生感染的机会,但并不能根本防止其发生。最重要的预防方法仍是手术时的彻底止血,严格无菌操作及避免胰腺损伤。

3.3肺部感染:除一般常见的肺部感染外,较多见的是左胸膜腔积液。可能与手术部位影响膈肌的运动、手术时对膈肌的刺激及手术后膈下感染有关。少量胸膜腔积液除发热外,患者多无其他不适,积液常可自行吸收;大量积液,尤其是急骤发生者,常需多次胸穿抽液及抗生素的治疗。

3.4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是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长时间的中度发热。严重者可延伸至门静脉,发生门静脉血栓,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黄疸等。故当血小板计数升高达1000×109/L以上时可考虑用肝素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