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40分钟的生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创建40分钟的生命力

张忠

张忠甘肃省民乐县永固寄宿制小学734508

向40分钟要质量,教师你做到了吗?在新的课程改革中,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改变,要充分体现课堂的生命力,教师的着力点应有以下改变:

一、注重备课内容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也要坚持认真备课。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通常先从整体入手,对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加以通盘考虑和安排,拟定学期计划;然后是进一步作好每堂课的教学准备,写出课时计划。这一工作过程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包括教学参考书),了解学生,拟定授课计划,以及准备教具等。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把握。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所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

二、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是关键环节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与学的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预定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相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所以,现代教学是每一个学生是否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了发现、思维、探索、操作的学习过程中。许多教师采用了有利于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发展素质的主要阵地,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在上课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每位学生主动参与、自由读书、热烈讨论、谈讲感悟,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给予恰当的指导,使其有所提高,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四、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1.从注重学生的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的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

2.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生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的训练,达到发展潜能的结果。

3.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共同协作。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知提出了“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把握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1.“笑声”进课堂。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掌声现课堂。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

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就充满了生命力;把班级还给学生,班级就充满了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教育就充满了勃勃生机,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40分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