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针灸对于干扰素治疗慢乙肝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中药联合针灸对于干扰素治疗慢乙肝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尹菲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6

【摘要】目的:为减轻患者的痛苦,缓解应用干扰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选取其中一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干预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96.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本次实验来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减轻干扰素不良反应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药联合针灸;干扰素治疗;慢乙肝不良反应

ClinicalObservationonTreatmentofAdverseReactionofChronicHepatitisBbyInterferonwith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Acupuncture

Abstract:Objective:Torelievethepainofpatientsandrelievetheadversereactionscausedbyinterferon.Methods:108patientswithinterferonantiviraltherapyinourhospitaloroutpatientclinic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eachgroup54patients,onegroupofpatientsasthetreatmentgroup,theothergroupasthecontrolgroup,givenclinicalobservationaftertheeffect.Results:Theclinicaleffectiverateoftreatmentgroupwas96.3%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64.8%),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romthisexperiment,the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soitcanbeusedasanewtechnologyintheclinicalapplicationofinterferontoreducetheadversereactions.

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mbinedwith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interferontherapy;chronichepatitisBadversereactions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3年1月以来,选取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患者10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于应用干扰素3个月后,出现胁肋刺痛,情志不舒,胸闷腹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口苦,体重下降等症状,或上述症状较应用干扰素前加重。

1.2方法

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患者10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4例,选取其中一组患者作为治疗组,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临床干预后观察效果。

1.3临床具体措施

1.3.1两组患者均继续给予干扰素正规抗病毒治疗

1.3.2对照组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后予以心理疏导,耐心解答,未加用其他药物治疗。

1.3.3治疗组患者予以针灸及中药补气益血汤。

1.3.4针灸:理气活血,益气通络。取穴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常用穴位,如足三里、丰隆、阳陵泉、阴陵泉、三阴交、公孙等,隔日一次。

1.3.5补气益血汤

柴胡15克,枳壳15克,郁金15克,茯苓15克,瓜蒌20克,栀子15克,黄芪20克,白术20克,党参15克,当归20克,山药15克,甘草10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菊花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山茱萸15克,柏子仁15克

用法:水煎后125毫升,一日两次口服。疗程:8周。

1.4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8周后,胁肋刺痛、情志不舒、胸闷腹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口苦、体重下降等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愿意继续配合应用干扰素治疗;

有效:上述症状部分缓解,患者可以继续配合应用干扰素治疗;

无效:上述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患者不愿意继续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2.讨论

2.1.1与当前国内外同类技术综合比较,有何先进性

通常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出现在治疗的初期,当治疗进行到2-3个月后,这些不良反应在约大部分人中会逐渐稳定甚至消失。但仍有部分病人会由于副作用太大而不能继续接受治疗。对于这类病人的传统方法一般都是西医的对症治疗及内心疏导,但效果欠佳,因此导致这类患者不得不停药,并选择其他抗病毒药物如口服核苷(酸)类似物继续治疗。核苷(酸)类似物须长期服用,HBsAg和HBeAg血清转换率低,有耐药发生可能,故改变后的治疗方案加重患者远期痛苦和经济负担。

2.1.2中医的针灸和中药疗法以祖国传统中医为基础,针对应用干扰素的乙肝患者患者普遍存在肝郁脾虚,淤血阻络等症候,予以中药理气活血,针灸益气通络治疗,对患者而言价格低廉,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接受,副作用小,切实减轻应用干扰素产生的不良反应,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抗病毒的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其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甚至肝癌的发生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使患者真正受益。同时也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提高医院知名度,并能更加合理分配医疗资源。

2.1.3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的科学依据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应用干扰素治疗产生胁肋刺痛,情志不舒,胸闷腹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口苦等症状的患者,多因患者久病体虚,情致不遂,导致肝气郁结,肝失条达,疏泄不利,脾虚不足,健运失调,肝郁克脾,而出现胸闷腹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肝郁气滞,瘀血阻络导致胁肋刺痛。属于中医“胁痛”,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证。故予以理气活血,益气通络治疗。

2.1.4补气益血汤

①柴胡、枳壳、郁金可疏肝理气达郁,作用复肝目调达之性。

②茯苓、瓜蒌、栀子利湿化痰,达到治肝实脾之效。

③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山药、甘草益气养血,达到扶正治病求本之效,使祛邪不伤正,补气使健脾舒肝相互为用。即西医中提高机体免疫力。

④丹参、赤芍活血化瘀,达到理气,配合柴胡、枳壳、郁金达到理气活血作用。

⑤女贞子、山茱萸、枸杞子相互配合达到滋阴补肾,柔肝养阴之效。精血同源,肝肾同源,使二者相互滋生。

⑥菊花疏散风热清肝明目。

⑦柏子仁养心安神。

针灸治疗是通过毫针针刺入人体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因其成本低,副作用小,见效快,易被人们所接受。

中药与针灸治疗互相取长补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5经济效益

自应用中药联合针灸对于干扰素治疗慢乙肝不良反应以来,为我院增收效益25600.00元

2.1.6社会效益

控制乙肝的发病率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应用干扰素达到血清转换后停药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口服核苷(酸)类似物后停药复发率。因此,干扰素在乙肝抗病毒治疗中作为首选药物。中药联合针灸可减轻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因此对社会而言,可减少核苷酸类似物的不合理应用,减少病毒变异而导致耐药株的产生,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减少病毒的传播,减轻社会经济负担,为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为我国乙肝的彻底消失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结论

从本次实验来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故中药补气益血汤联合针灸治疗对于乙肝患者在应用干扰素期间可减轻胁肋刺痛、情志不舒、胸闷腹胀、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口苦、体重下降等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加强患者依从性,为抗病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奠定基础,因此可以作为一项新技术在临床减轻干扰素不良反应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雪姣,中西医整合疗法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2]黎氏白贤,益气清化法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正虚邪恋证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王政;冯全生;何彬毓;陈岚,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治疗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