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新的职校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新的职校教学模式

孙淑玲

孙淑玲(河北省玉田县职教中心,河北唐山064100)

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真正适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员工。本文介绍了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培养钳工人才的做法,指出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使企业、学校、学生、教师多方共赢的特色。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特色

当前,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我校在钳工专业大力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为钳工人才的培养作了卓有成效的尝试。

合作单位玉田县盛田机械厂,公司的主要业务是裱纸机和覆膜机的装配。该公司为上述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公司可以选拔与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工学结合”的教学内容完全按实际产品生产的需要而设计,服务于企业生产。

1实施方案

工学结合模式下,以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为课程设置的出发点,服务于生产。教学团队的每位成员对企业产品、流程工艺、生产状况、生产管理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主要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公司在车间现场进行,解决操作和安装问题;理论课程在专设的培训教室集中授课,根据实际产品和岗位能力要求整合教学内容,解决生产中的理论相关问题。

1.1课程实施贯穿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的理念

具体实施如下:

(1)项目计划制订。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作为校外生产实习指导教师,精心设计生产与实习过程,提出总体思路和办法、人员配备和分工要求。学校教师根据生产实际,结合专业知识和教学要求,编写项目教学文件和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生产计划制订对应的实习计划,企业与学校共同制订了“工学结合”生产实习进度计划表。

(2)生产过程教学。

生产实践、教师指导、自主学习成为工学结合的主要表现形式。企业和学校精心组织了生产和教学,二者默契配合,相得益彰。

a.生产实习分成两个组:组装组和电气组,指定相应的师傅。

b.实习中要求学生按照“一看、二想、三动手、四记录、五总结”的模式来做,每天有纪录,每周有总结。在实习过程中,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小组之间的经验总结与交流,遇到现场实际问题时组织讨论,寻求解决方法。

1.2车间现场教学管理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同时又不影响正常的产品生产,由指导教师带队进入车间。同时带队教师参加生产,熟悉产品,这样极大地锻炼了实习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

2特色与成效

为了树立盛田机械品牌、探索一种新颖的生产管理模式,该“工学结合”生产实习充分体现了以下特色与成效:

2.1产教联动

生产实习以裱纸机和覆膜机完整的装配、调试过程为周期,每届实习学生参与两轮实习(一机、一电),每期时间跨度长达两个月。企业的技术人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管理指导学生,例如要求学生手工测绘、图纸整理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以技术人员的身份参与教学指导和生产实践,提高了科研水平。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创造一种新颖的生产实习模式,制订“竞争顶岗实习”的政策,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2工学结合

生产实习融产、学为一体,并以面向市场的裱纸机和覆膜机的制造、装配、调试为主线,安排教学实习任务。学习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学科综合性强,学习内容先进、实用。学生在实习阶段完整地参与了裱纸机和覆膜机的机械装配、机械调整、电器安装、电气调试、精度检验、试切验收等全过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教师打造学校和企业的双重身份,除了实施零距离现场教学外,还融入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的思想精髓,力求使生产实习的效率达到最大化。同时作为技术人员,为产品的技术改进提供参考意见。

2.3校企共赢

(1)企业可以从参加实习的学生中选拔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优秀员工,并且解决了部分生产劳动力问题,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学校具有了理想的、对口的、先进的实习基地,实现了专业培养目标,走上了工学结合改革之路。所有的学生对学校采取的边生产、边上课、边考核的教学方法非常认同,这给改革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学生经过生产实习,在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的共同培养下,深化了所学知识,有真本事,毕业后可以很快适应工作需要,大大缩短甚至省略了生产见习期而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并且不乏职业发展后劲。

(3)教师感受到了与校园不同的企业氛围,亲自参与了教改实践和生产一线的产品生产与技术创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成就了双师型教学团队。

这样的教学平台,使得学生在真实的制造企业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做到实践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实现了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企业来说,接收学生实习也不再是负担,而成为其内在、主动的需求,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工厂搬到了学校里。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