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癌性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癌性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

吴乾王春艳

吴乾王春艳(山西省肿瘤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摘要】目的观察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癌性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中医科收治的肿瘤伴有顽固性呃逆患者12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用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东莨菪碱和甲氧氯普胺肌注,东莨菪碱每日1次,每次0.5mg,甲氧氯普胺每日两次,每次20mg。将两组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有显着性差异,X2=8.162,P=0.046。结论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对癌性顽固性呃逆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毫米波循经传导癌性呃逆

呃逆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并发症状,60%~90%的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消化系统的肿瘤伴有不同程度的顽固性呃逆。呃逆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睡眠与饮食,甚至由于持续的机械性动作,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导致消化道出血,加重病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疗难度[1]。缓解呃逆症状是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毫米波循经传导仪为现代高科技毫米波生物物理技术与祖国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相结合的一项新颖肿瘤辅助治疗设备,利用毫米波非热或微热的生物反应,影响肿瘤细胞代谢,达到抗肿瘤、止痛的治疗效果[2]。我院自2008年采用毫米波循经传导治疗仪治疗肿瘤患者顽固性呃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8年9月—2011年9月我院中医科收治123例均为临床和病理确诊的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呃逆时间均在48h以上,最长者6天,间歇发作。男60例,女63例;年龄38~78岁,平均60.3岁;肿瘤类型:肺癌46例,胃癌25例,胰腺癌6例,肝癌14例,结直肠癌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临床资料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东莨菪碱和甲氧氯普胺肌注,东莨菪碱每日1次,每次0.5mg,甲氧氯普胺每日两次,每次20mg,且给予营养支持辅助治疗,5天为一疗程;治疗组采用SKM—1型经络导评仪(上海康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辐射头4只,输出频率34~36GHZ,输出功率90~110mw,小孔输出功率密度400mw/cm2。晨取膈俞为主穴,内关为辅穴,下午取翳风为主穴,足三里为辅穴,进行循经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1次,5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初步评价循经治疗的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呃逆的临床症状完全消除,呃逆未发作,且治疗疗程低于1疗程。显效:患者呃逆症状明显改善,发作时间明显缩短,且治疗时间低于1个疗程。有效:患者呃逆症状改善明显,连续治疗超过1疗程。无效: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症状未改善。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例(%)

组别n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6324(38)21(33)15(23)3(4)60(96)

对照组6012(20)18(30)21(35)9(15)51(85)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X2=8.162,P=0.046

3讨论

3.1呃逆原因及危害呃逆俗称打嗝或呃气,中医认为呃逆是由胃气上逆所致,西医认为是由于膈神经中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从而引起膈肌异常运动,导致膈肌痉挛,是膈肌反射性、间歇性阵挛同时伴有支气管内腔的收缩,在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收缩运动中使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内,同时伴有声带闭合所产生的一种奇特怪声。临床上表现为喉间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止[3]。肿瘤患者由于癌细胞转移至膈或癌细胞侵犯膈神经,或术中膈神经受到牵拉等,导致胃失和降,上逆动膈发生呃逆。呃逆症状持续48小时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而癌性顽固性呃逆是由于正常组织受癌细胞侵犯后,局部组织结构侵蚀、变性、破坏,使正常血液循环发生严重紊乱,组织出现一系列炎性改变,神经持续受到炎性刺激至呃逆频频发作所致。健康人平时稍受寒冷刺激或饱餐后引起暂时性的呃逆并非病态。而肿瘤病人在放化疗中及术中、术后均可发生呃逆,且最为顽固,即顽固性呃逆则极为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饮食,加速了疾病的恶化,可以导致切口裂开甚至可造成贲门食管或胃底黏膜的撕裂,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或呼吸道突然窒息造成患者死亡。

3.2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毫米波是波长1~10mm的电磁波,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与人体组织细胞固有振荡频率接近,故可通过谐振传入人体,谐穿透人体表面组织的深度不超过1mm,却可对人体或动物体的远离照射部位的器官或生物组织产生作用,振能量可以引起人体组织内微细结构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将特定波长的毫米波辐照生物体某些部位时(如穴位),在距辐照部位几十甚至上千毫米远的部位会产生相应生物物理或生物化学效应,而达到改善微循环、促进生物合成、清除炎性介质等治疗效果[4]。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是利用毫米波非热或微热的生物反应,仅输入极小的毫米波能量,通过特定频率对穴位特别是远道穴位的照射,使膈神经兴奋性减低或消失,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流灌注,加强组织细胞的营养代谢,提高组织功能和再生能力,加强病理产物和代谢产物的排泄,达到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目的[5]。顽固性呃逆疗效的好坏与呃逆的虚实辩证和穴位的选取有着重要关系,选取穴位及定位正确与否可明显影响疗效。膈俞为膀胱经穴,主治血分病变,具有活血化瘀作用[6];内关为厥阴之络,通阴维脉。临床研究证实,膈俞、内关二穴对改善胃蠕动有特异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胃属中焦,上贯胸膈,主纳降,其气以下行为顺,以通为用,滞塞上逆而发病。有文献报道用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着。马超[7]以针灸为主治疗呃逆主张先于辩证呃逆虚实后再予选取穴位,呃逆实证:患者打呃之声响亮短促,频繁有力,脉实有力。虚证:患者形神疲惫,倦怠无力,脉象虚弱。实证取天突、膻中、内关、太冲,用泻法;虚证取天突、膈俞、内关、中脘、足三里,用补法。顽固性的加取扶突、巨阙。吴红新[8]认为呃逆治疗以和降逆胃为主,兼以通畅气机、宽胸利膈,达到止呃的目的。其中首选膻中穴和内关穴,膻中为八会之气穴,主掌全身气机,针刺膻中穴可以有效通气降逆、利膈宽胸;而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连通阴脉,可以治疗心胃胸之病,能够安神宽心,开胸顺膈。其次则是中脘穴、巨阙穴,一降腑气,一降逆气。总之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癌性顽固性呃逆方法选穴原则符合经络理论,是一种无创、无禁忌症、无痛苦的绿色物理治疗方法,易于为患者接受并且有利于减轻痛苦。同时毫米波具有杀灭或抑制癌细胞作用,这是任何治疗呃逆西药剂所不具备的。毫米波循经传导治疗仪是现代高科技中的物理学原理与祖国传统医学中的经络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实际上是一种现代所倡导的绿色治疗,称为无针毫米波针刺疗法,更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一种典范,更能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现代医学模式理念。其操作简便和良好的临床疗效能较快地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并且以祖国传统医学为指导,能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中西医理论更新。

参考文献

[1]张岱权,胡节惠,唐薄.针灸治疗术后顽固性呃逆39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09.

[2]赵红卫.毫米波循经传导仪治疗癌性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1):1493-1494.

[3]林伟春.穴位注射治疗呃逆15例.内蒙古中医药[J],2005,24(1):24-25.

[4]黄雅丽,刘献祥.毫米波生物学作用机制及治疗应用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J],2010,20(4):63-64.

[5]王宇,陈裔英,乔晋琳.毫米波与疾病的研究进展.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J],2010,27(5):2133-2144.

[6]麦风香.膈俞穴位注射治疗呃逆122例.四川中医[J],2002,20(6):73.

[7]马超.针灸为主治疗呃逆40例.内蒙古中医药,2009,(6):50-51.

[8]吴红新.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J].河南中医,2011,31(8):9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