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浅谈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王艳解锡华王献霞

王艳解锡华王献霞(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7-0354-02

【摘要】髋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临床上,来治疗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等疾病。目的讨论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手术过程中磨髋臼及放置髋臼假体时务必保持手术床与地面平行,患髋与手术床垂直,以保证髋臼假体安放准确。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髋关节置换手术是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最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在临床上,来治疗股骨头坏死,骨不连等疾病。

髋关节置换手术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和股骨头置换手术两种。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指髋臼与股骨头同时置换,就是把原有已经变形的髋臼置换成为假体髋臼。股骨头置换手术,是指单纯股骨头置换,就是把原有已经变形的股骨头置换成为假体股骨头。一般医院置换的假体髋臼和股骨头都采用进口材料,但是目前国产的假体髋臼与股骨头材料已经很过关了,实验室证明假体髋臼与股骨头一般使用年限为15年-20年,严重脱落后需要重新更换。

髋关节置换手术分为全髋、半髋和全髋表面置换手术等;全髋置换手术适用于股骨头与髋臼均有明显破坏以及髋关节强直的病人;半髋置换手术又称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股骨头、颈部疾患而髋臼完整的病人;两者手术方法和护理配合基本相似。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老年人。由于人造关节会发生磨损,手术通常不用于青年。下面将髋关节置换手术护理配合汇报如下。

1适应症

保守治疗无效的髋关节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6个月以上)、X线确诊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或关节炎、因髋关节疼痛不能工作、睡觉或活动、髋关节修复术后关节不稳、部分髋部骨折、髋关节肿瘤,

2手术禁忌症

髋部感染、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股四头肌瘫痪、腿和足部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周围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神经病)影响髋部、严重的限制性神经功能紊乱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如癌转移)、病理性肥胖。

3麻醉及手术体位

3.1麻醉方式一般采用硬膜外或硬腰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

3.2手术体位一般采用90°健侧卧位。

4手术物品的准备

4.1常用手术器械及物品敷料包及全髋器械、全髋关节置换器械。

4.2特殊手术器械及物品动力钻、磨、锯、Hoffmann拉钩、全髋假体。

5手术护理配合

5.1递圆头刀于髂前上棘后下方2.5cm处弯向大转子经股骨外侧面做长20cm的弧形切口,干纱布拭血,如出血电凝止血。

5.2递中弯血管钳提夹,电刀顺髂筋束方向锐性切开肌肉及筋膜,遇出血电凝止血。

5.3递长弯血管钳协助分离,电刀逐层切断肌群,并止血;注意保护坐骨神经。

5.4递7号丝线缝扎上、下孑孓肌,长弯血管钳牵引缝扎线;递骨膜剥离器作钝性剥离,递S拉钩牵开组织。

5.5递有齿血管钳协助,电刀切除关节囊,递血管钳夹取软组织;助手协助改变股骨头脱位后递Hoffmann拉钩以充分暴露髋关节,递上骨钩帮助脱位。

5.6递股骨颈截骨模板定位。

5.7递动力锯作截骨。

5.8递股骨头取出器取下截骨后的股骨头,递卡尺测量股骨头的尺寸。

5.9递有齿血管钳、电刀切除髋臼边缘盂唇及韧带。

5.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递髋臼锉。

5.11递髋臼试模评估试模与骨的接触,递内衬试样。

5.12递安装后的髋臼和骨锤,递内衬至内衬嵌入器。

5.13递干纱垫围以切口周围,S拉钩牵开暴露股骨。

5.14递双关咬骨钳修整股骨颈。

5.15递箱型骨凿打开股骨髓腔的入口,递髓腔钻扩大髓腔,依次用髓腔锉行髓腔成形。

5.16递股骨距磨刨平股骨颈以使假体股骨距与颈达到最理想的匹配。

5.17递合适的试模置入。

5.18检查髋关节稳定性,测量并比较双下肢的长度;检查后递试样取出器取出试样。

5.19递试样取出器取出假体;递假体打入器协助植入正式假体。

5.20术者协助病人肢体做被动运动,检查其活动度、长度、稳定性等;于C-臂机协助下进行复位。

5.21递生理盐水冲洗,尖头刀片于切口下方切一小口,长弯血管钳戳口引出引流管,递大号角针4号丝线固定。

5.22清点器械、物品等数目,递长弯血管钳协助,l号可吸收缝线缝合附:全髋置换手术的特殊器械。

6注意事项

6.1术前健侧肢体需穿弹力袜,以防止深静脉栓塞。

6.2手术过程中磨髋臼及放置髋臼假体时务必保持手术床与地面平行,患髋与手术床垂直,以保证髋臼假体安放准确。

6.3术后双侧下肢间放置三角海绵垫(上边20cm,下边45cm,腰48cm,高44cm,厚度8cm),使髋关节保持外展位,避免髋关节脱位。固定三角海绵垫时避免损伤腓总神经。

6.4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要留院5~8天,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术后生活需要他人的帮助,因而必须暂时入住康复病区或是长期护理中心,直到患者恢复灵活行动,确实可以独立生活为止。这些中心一般都提供深部物理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周围肌肉的强度和柔韧性。

6.5术后的体位对于减轻作用于人造关节的张力是很重要的。尽管患者最终能够恢复术前的活动强度水平,新髋关节是不能达到与原来的关节同样的活动范围的。而且,患者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如网球、滑雪或者有关的运动。到治疗完成时为止,大约3个月时间内,患者需要用拐杖或者助步架行走。

6.6特别注意事项:新关节的活动范围有限。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关节移位,包括:在坐、站、躺时避免交叉腿和膝、坐位时保持双足分开6英寸。坐位时保持双膝在髋以下水平。避免坐太矮的椅子。可以用枕头垫着坐,以保持双膝在髋水平以下,从坐位起立时,向椅子的边缘滑动,然后用助步架或拐杖支撑站起,避免弯腰动作。患者可以考虑购买长柄鞋拨或软鞋,这样无需弯腰就可以穿脱鞋袜。卧位时,在双腿之间放一个枕垫,使关节保持在适当的位置,用一种特制的外展支架或夹板将髋关节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加高厕位,使如厕时膝盖保持在髋以下。

参考文献

[1]许学猛,孔畅,许树柴,邓晋丰,方坚.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应注意的问题探讨(附77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