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课程资源在初中语文阅读中的应用

王丽

王丽

(广安市枣山物流商贸园区五福初级中学校广安638000)

【摘要】:《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课内课外结合,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语文的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使语文的教学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课程资源;利用;阅读;文本。

瑞士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使他的发展。”可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课内课外结合,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语文的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使语文的教学彰显出无穷的魅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一、利用影视资源,解决课文的重难点和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力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选择和课文紧密相关的影视作品来为学生播放,使课文中的人物活灵活现,让课堂教学变得富有吸引力,也增加了学生探究性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比如,初一课本中的《木兰诗》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花木兰的人物形象,体会木兰作为一名女子,她那种替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的精神。在教学设计时,可以紧紧扣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在这节课的开始前,播放豫剧《花木兰》中《谁说女子不如男》的选段,通过电影画面的渲染,将学生带入课文美的意境当中,通过对《花木兰》电影片段中的形象的欣赏,学生自然会带着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古代女子?为什么男扮女装去替父从军等疑问进入课文的学习探究之中。而通过进一步的学习,花木兰的形象就会渐渐生动、丰满起来,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在业余时间,去观看动画片《花木兰》、豫剧《花木兰》等等,通过影视资源的导入,很好地解决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影视资源不仅能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影视作品丰富的内容题材,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力。影视资源具有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力,启发学生通过对表象的分析,来进行综合的概括,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见解。比如,在学习《黄河颂》这篇课文时,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中颂赞黄河,颂赞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我在课文的讲授中,插入了《上甘岭》《亮剑》《董存瑞》等等影视的片段,学生通过感受片中那些英雄人物的感人情节,再联想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那种雄壮无比的力量和无坚不摧的伟大气概时,对《黄河颂》的真正内涵有了深刻的体会,对黄河也有了深层的认识,从内心深深的震撼中,激发出了对黄河的热爱,对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的赞颂,也得到了难以忘怀的思想教育。

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作家在营造他所关注的艺术世界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文学的方式将他所体验过的民俗文化、感受过的民俗风情通过文本表达出来,描绘出作者心目中所期望的文本情境。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帮助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

首先,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角度领悟课文内涵。以鲁迅、老舍为代表的现代作家,不约而同地以民俗文化作为探讨国民性问题的切入口,以民俗文化作为支撑作品发展的骨架,将民俗文化穿插在整个作品中。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当地的民俗现象,就不能了解真实的社会生活,也不能理解作品深刻的思想感情。

如七年级下册《社戏》一文中,在学习绍兴浓郁的民俗风情的同时,可以利用当地的民俗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再如《端午的鸭蛋》一文,教学前教师安排学生了解端午的习俗,教完这课后可以安排学生调查端午节的文化的演变,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多角度的理解。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就不能忽视课文中的民俗文化成分,不能割裂民俗文化与文本研读之间的纽带关系。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课文内涵,就要用民俗文化视角来还原文本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其次,借助民俗文化资源,多层次分析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鲜明形象是离不开所在时代、社会环境影响的。作者要塑造出一个有血有肉、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不光需要依靠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会借助对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描写。而在这些细节中就会渗透进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特征,这就是将人物形象进行民俗化。一方面是对人物出场的服饰的民俗化描写,另一方面是对人物语言中所使用的词汇进行民俗化描写。如果重视文本中的这些民俗化的资源,则能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产生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能够扩展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候的思路,以一个新鲜的文本研读视角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注重从细节上去理解人物,回归文本的内涵来讨论阅读感受,这也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鲁迅在对民俗描写刻画的同时,始终把人物置于赖以生存的民俗环境中,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灵魂。例如《故乡》中对杨二嫂、闰土的描写。《云南的歌会》描写的山路对歌的女子。如果教师和学生留心其中包含的这些民俗文化信息,就能从侧面更深入具体地来理解人物形象。

三、利用身边资源,加强听说训练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

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早自习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坚持每次上语文前组织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用三、五分钟时间进行口头说话训练,学生们可以评议时事、描绘现象、讲自己的童年、道家庭亲情、诵优美诗文、说有趣的笑话;为了引起全体学生的重视,还可对学生的口头说话进行评定打分,并作为单元测试分数的组成部分予以记录。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却给学生创造了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身上得到潜移默化,周而复始,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定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采集、储存、运用写作材料

网络资源从多感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给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在学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学生还想阅读鲁迅的其他散文,以求更深层次地了解他的情况,完全可以到网上搜索他的其他散文进行阅读,这样可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同时也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说到写作,我们这儿很多年难看到雪景,在写景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写雪景,以前,老师只能向学生口头描述下雪后的景象,以及在此环境中发生的人和事,费时又费事。现在有了多媒体和网络,事情就简单多了。只要找到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一些新闻、事件播放给学生看,就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素材。与以前相比,材料更丰富也更直观了。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不是现成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开发,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语文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进而把自己的资源开发意识转化为学生的利用语文资源学习语文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语文课堂才会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①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

②傅道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3吴刚平(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第8期

4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西北师范大学教科所,甘肃兰州730070)《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课程与教学论坛20011227

5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课程新探》[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