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孙岩

孙岩(吉林省城市建设学校)

摘要:在当前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起点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实施计算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计算机教育的要求,本文针对现代网络环境提出了一种网络环境下的“双主”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方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教学模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探索一种新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成为当务之急。

1教学模式的探讨

1.1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及教学理论。行为主义者主张个体的行为是因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而忽略“内部的存在”。认为只要能控制学生的学习环境,就能控制和决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教学的规范化和形式化,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

但是,由于它忽视学生的内在因素,所以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开发,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代表有捷克的夸美纽斯提出的班级授课制度的“大教学论”,德国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理论及凯洛夫的教学理论等等。

1.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理论基础是构建主义,这种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将新信息与其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使它成为自己的知识。它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学生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起主要作用,而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和协助。这种教学模式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强调学用结合。但是由于过分强调学生“学”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直接经验,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不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对于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管理,从而偏离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的代表有克伯屈的设计模式和道尔顿的教学模式。

1.3“双主”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所以综合这两种教学模式后出现了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教师能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2网络环境下“双主”教学模式的实现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在教学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已经越来越普遍,构建计算机网络平台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尤其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运用网络环境将大大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网络环境下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主要内容讲授在课程一开始,教师先向全体学生介绍这一阶段课程主要的一些内容,做—个知识的引入,但不做过细的讲解,只是为学生理清一条学习的线路,并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每次讲新内容之前,教师都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引入新的内容,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并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讲授中,引入数组概念时,可提出问题:如何实现一个班级学生成绩的排序?分析问题:①如何存储多个学生的成绩?②如何进行成绩排序?进而再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存储成绩是否定义多个变量:a、b、c……答案为否定,引入数组概念……

2.2布置任务所要布置的任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验证检测性的,主要用以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此类任务多以随机出题让学生按一定时限提交作业为主,如一些随堂的测试。另一类是拓展型任务,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完成一些设计型的实践任务,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其在找出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拓展学习内容,强化学习要点,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2.3查询资料、互助学习资料查询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查寻教师放上去的学习资料:学习提纲、电子课件、课堂录像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一些文档资料等等;另一个部分是学生自由在Internet网上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之后,学生可以把自己查到的资料也放到网上供其他学习者共享。

互助学习:各个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起点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所感兴趣的知识点不同,对各部分内容掌握的情况也不同……根据这些特点可以让学生自由的组成学习小组,在小组内对特定知识进行讨论,资源共享。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放到网络平台中请求解答;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所知,对该问题给出自己的见解。由有学习经验的学生教会不懂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学生教学生有时候会起到比教师一味灌输要好得多的效果。同时在互助小组中对知识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辅助的作用:删除学生不正确的见解,对有益见解进行汇总,放入网上学习资料中;对无人能给出答案的问题,教师作引导性回答。

2.4学生总结评价学生的总结评价又分为两个部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又分为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阶段性评价主要由学生自己总结某一学习阶段的学习体会:对该阶段内容掌握情况,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学生对整门课程学习过程的总结及对学习该门课程意义的体会及对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之中的能力的评价。

学生的相互评价主要是对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对方优缺点的评价及对对方给与自己学习上帮助的效果的评价,通过相互评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给自己定位,促进学生间相互的学习,共同的提高。

2.5教师总结评价教师的总结主要是针对学生在互助学习中给出的观点、内容进行总结。对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正确的观点进行延伸,并对一些无人回答的问题给予解答,最后再对所有内容进行归纳,让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了解。

教师的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给出相应分数。评价的依据有互助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贡献的内容,其余同学给出的评价,任务完成的情况等。

计算机的应用在不断的普及,教育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学生的起点也越来越高。在这样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计算机教学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探讨,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网络环境下的“双主”教学模式,是在当前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的一种尝试,它借助了现代的网络环境,既保证了教师对教学的控制,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将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它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不断的发展完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