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患者的影响

林赟

林赟

(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200333)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患者的听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老年性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发放健康教育指导,电话随访,讲座等护理干预指导。干预前后分别用采用日常活动生活能力(ADL)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老年性聋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ADL得分高于对照组及干预前(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性聋患者的交流能力,增强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性聋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85-02

老年性聋是因为听觉器官的衰老、退变而出现的双耳几乎呈对称的、缓慢进行的听力减退,属于生理范畴[1]。听力减退程度分级[2]:以500Hz、1000Hz、2000Hz的平均听阈为准,轻度26~40dB、中度41~60dB、重度61~80dB、极重度≥81dB。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听力残疾现残率达11.04%[3],致残原因中,老年性耳聋占66.87%,是老年听力残疾中最主要的致残因素。老年性聋导致老年人的交流障碍,使老年人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造成老年人孤独、自闭,这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同时影响到社会和谐[4]。因此,护士有责任要对患者加强相关的卫生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正确进行个体防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以延缓衰老和耳聋的发生及发展。我院针对老年性聋患者的特点,对其开展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我院门诊经检查确诊为耳聋的患者(经专科检查,排除外耳道、中耳等疾病,年龄在60岁—85岁之间的200例,男女不限。用GSI-61双通道听力计进行纯音听力测试。根据听力测试结果,随机抽取100例实验组,100例对照组。

1.2实验方法:

1.2.1评估全部老年性聋患者均接受言语听力测试,检测言语识别率,并记录耳聋的病史和病程用谈话法记录轻度老年性聋患者对自己听觉状况的认知度,以及即将采取的听力康复措施等。用谈话法了解已选配助听器的老年性聋患者对助听器的认知度和应用状况,用来观察老年性聋患者的助听效果。采用日常活动生活能力(ADL)量表[5]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老年性聋患者进行测评,并将测试结果建立测试档案。

1.2.2护理干预的内容指导实验组患者按照医嘱按时合理服药对实验组患者发放健康宣教资料,年老及沟通有障碍的病人与病人家属联系,争取家属及社会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创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发放资料后每月一次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判析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了解掌握程度教会实验组患者及家属耳部按摩保健手法定期组织实验组患者活动,听力保健小讲座,让患者互相沟通,建立信心,反馈护理宣教效果。定期复查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听力(6-12个月一次)。

1.2.3计划的实施建立执行计划的程序,时间进程和组织协调,质量控制,反馈信息系统[6]。按以上的程序实施康复计划,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康复计划。其中组织协调和质量控制是资料科学性和可靠性的保证。

1.2.4效果评价主要对计划实施,各种康复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达到的程度,资源消费状况及时间安排是否适合。即是否容易接受,方法是否简单,是否适合老人的特点,效率与效果如何,是否经济。建立多样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法评价。对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老年性聋患者的听力复测结果、及各种生活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

1.2.5统计数据经SPSSV15.0软件统计处理,结果表达为各项数据均数±标准差(SD)。各组间行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多样本间行方差分析(Scheffè法、LSD法和Dunnett法),分类数据间行χ2检验,P<0.05条件下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资料本研究结果结束时共纳入病人194例。研究过程中,由于老年人搬迁或死亡等原因,实验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4例。194例中,男89例,女105例,年龄60-85岁(平均69岁)。

2.2通过两组病人干预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患者干预前评分28.93,干预后26.94;对照组干预前评分28.85,干预后评分30.23。结果发现,对老年性聋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患者交流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3讨论

老年性聋目前无特效的治疗办法,目前的治疗主要包括治疗原发病、抗衰老治疗及正确使用助听器等[7]。由于医疗治疗相对单调缺乏,更突出了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加强卫生宣教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需要社会从政治、经济、医疗、保健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应针对老年人逐渐出现的一系列慢性退行性病变,开展健康教育[8],向他们普及身心健康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有效地增进健康。向他们普及身心健康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有效地增进健康。由于受到“人老失聪、天经地义”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老年性聋患者的康复还没有引起包括他们自己在内的家庭、社会和政府的足够重视[9]。与近20年来蓬勃开展并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聋儿康复相比,老年性聋患者的康复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有着相当大的距离。

现在我院耳鼻咽喉科中老年性聋患者的就诊量占门诊病人的一定比例,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我院在门诊候诊厅放置一些介绍有关老年性聋的书籍、宣传资料;在健康教育宣传栏中介绍老年性聋的病因分析、影响因素及日常积极防治老年性聋的方法等,让患者在候诊时通过阅读了解有关知识。同时,在患者就诊时根据其具体病情及检查结果,对患者做出诊断后,简要地经口头传授有关知识,使其加强认识,积极进行药物辅助治疗,以助于消除耳聋引起的心理障碍[10]。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聋患者中心理、社会能力的恢复、听力损失程度中的影响效果。对可预知和预防的因素进行个体防护,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延缓老年性聋患者的听力损失进程,提升老年性聋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正敏,陆书昌.现代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05.

[2]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EARANDHEARINGDISORDERSSURVEY,1999:19-22.

[3]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5-6.

[4]王树峰.老年人群听力障碍状况.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2:12-15.

[5]高雪.浅谈老年性耳聋的预防与保健.中国实用医药,2008,3(12):190-191.

[6]DavidJIANG,邹凌.老年听力损失现状和干预策略.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6,14:61-65.

[7]于丽玫,孙喜斌,魏志云,等.全国老年听力残疾人群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5:63-65.

[8]肖瑞春.老年性聋患者的心理表现.中国民康医学,2007,09:790-794.

[9]于丽玫,宇雅苹,曲荣梅,等.老年性聋听力干预的现状及展望.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8,6:62-64.

[10]黄丽琴,杨桦.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4):46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