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途径浅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2-12
/ 2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途径浅探

王玉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途径探索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意见》就明确指出,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需要创新和突破的瓶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除了课堂讨论、辩论,参观等传统的形式外,笔者结合课题研究以及自己在高职院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的创新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一、探索学生课内实践教学的途径,完善“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按照教育部的改革精神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两门课,课程改革使高职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够更加集中精力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数字和影像资料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果,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学生没有真正的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如何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成果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接受,进行课内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使“第一课堂”的教学真正达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目的。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际情况,同样也进行了实践教学的探索,在第一课堂教学中我们把“素质拓展活动”融进教学中。排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单一的灌输,把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的模式,变成了教师主体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互融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任课教师针对学生感到困惑的道德和法律问题,通过结合案例的生动讲解,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同时通过素质拓展活动,把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有趣的活动,自觉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通过诸如:“相识碰碰车”、“信任之旅”、“同舟共济”和“穿越电网”等一系列素质拓展活动,使“思想道德修养”课变成了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参与活动自觉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课程。学生通过“素质拓展活动”认识到信任别人也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理解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悟到团队协作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难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不是只靠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在“第一课堂”中应是理论引导和课内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的过程。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调查和素质拓展活动等形式的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途径,把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提高处于被动地位转变成主动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课程的实际内容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各种实践教学途径,只有这样,思想政治课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

二、探索课余时间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介入学生的“第二课堂”的活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高职层次的大学生具有现在大学生所具备的共性,同时又有自身所特有的个性,他们具有思想活跃,但知识面较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论素养较低;感性思维能力较强,但理性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些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发挥高职学生这些特点,积极“介入”学生的“第二课堂”的活动中,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发挥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精心组织和策划的活动。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我们要求老师组织学生参与表演“道德小品”的活动。在开学初,我们对每个班进行抽签分组,要求每个组在学期结束时表演一个道德小品,道德小品可以是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可以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上发生的事,通过道德小品的表演,明辩真假、善恶和美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学期的检查和督促,帮助每个小组在课余时间编写和修改剧本、组织演员排练和演出,并且可以各个从事这门课教学的教师的协商,组织整个年级的道德小品汇演,通过“第二课堂”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而且还增强每个小组,每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锻炼了每个参与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探索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组织好“第三课堂”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可以延伸到“第三课堂”,即:寒暑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寒暑假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充分了解社会、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可以与院团委进行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可以每年确立一个调查主题,进行主题调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延伸到寒暑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面”与“点”的结合,增强高职学生了解市场、了解社会、获得社会知识的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才能自觉地用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通过有主题社会调查,可以锻炼学生直面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