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节能减排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谈建筑施工中节能减排技术

殷伟

天津三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迅速,资源利用率与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焦点问题,特别是节能减排问题。针对建筑施工从总体上对每一环节进行讨论分析,节能减排技术以管理制度与技术创新为例介绍,为建筑业提供节能减排的应用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体系管理;节能减排;技术创新

前言

由于建筑行业“大量生产、大量消耗与废弃”的传统资源运用模式与项目管理的粗糙,使得各式各样的生产资源使用不合情理,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使得生态环境深受其负面影响,建筑行业上的环境环保需求和新技术出现刻不容缓。对此情况,此文从管理体系与技术的创新着手对创建节俭节约型工地展开分析与讨论。

1节约型工地的建设管理

系统工程建筑的本身是十分复杂的,其涉及着很多环节,且需要大量的参与人员,因此造成了从粗糙资源利用模式向节约型工地转型的艰难与复杂。节约型工地的创建不仅仅是思想意识上的转变,更加是管理的制度与行为方式的重大转变。

管理节约型工地,需要将新建设的节约型工地管理体系与包含施工总体过程的管理措施有效结合,有效推进节约型工地的建设,企业与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需要努力接受新型体系。从组织责任与构架体系到目标指标的管理措施、分解、制度的建设、评估申报、检查考核与资料管理等方面确定环保减排、节能降耗的行为管理规范与操作条例标准,设立工作流程,利用各种措施把环保减排与节能降耗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去,成为企业转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把节能降耗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另外,需要积极主动地与设计人员、分包单位、业主、监理单位相互沟通交流,形成各个单位互相联动的管制机制,将节约型工地的建设进行推广,加深影响力。

2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处于建筑施工状态下,会有很大的废水排放量,总体可分别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在生产混凝土时产生的废水;第二类是施工时产生的废水;第三类则是自然的水资源。怎样才能更加高效的利用以上浪费的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与污水的不正确排放,将会成为节约型工地的首要考虑的问题。

2.1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废水的零排放技术

由于混凝土生产时会产生含有大量水泥浆、粉煤灰、外加剂、矿渣和砂石骨料等等的废水,含有强碱性,不能够直接排放,否则会造成环境的较大污染。由此,从有序循环使用的角度出发,开发出废浆水的回收与利用系统,经过废水回收处理使之作为新水资源,继续投入到混凝土的使用中,不但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而且还能更加高效的使用水资源。

2.2施工现场的废水循环使用技术

本技术采用的系统是循环水车辆冲洗系统,把施工过程时冲洗机械、路面、车辆等等形成的废水通过收集与沉淀的方式,进行再次循环利用,作为施工时的水源清洗物件与路面等等。本系统就是把施工废水无数次的循环使用,使得建筑工地上的水资源的有效使用,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减少污水的排出,在节能的应用面上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此外,对于一次性较大投入的设施,都能在以后的工程上循环使用,这样算来长期使用的成本并不是很高。

2.3雨水、地下水存蓄的再利用技术

对于各种自然水资源,例如施工降雨中取用的地下水、雨水来说,制定出存蓄再利用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将直接排放的自然水进过一系列处理加工,使之作用于施工方面,将废水变为宝。

这个系统的组成分为四方面:蓄水的装置、排水的系统、调节系统与过滤系统。雨水与地下水首先流经过滤系统将它过滤,然后运用蓄水装置的储存功能保存以供将来使用。当所储存的水达到一定量时则使用调节系统,把多余的水排放到市政管网中,确保蓄水装置的安全性能。因经过处理加工,蓄水装置中排出的水质较为良好,排放到市政管网中,环境不会遭受太大的影响。

3高效能的模板技术

建筑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时非常重要的周转材料,在整个建设工程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此种情况下,使用最多、应用最广的还是木模板,木模板虽然能对各种形状与各种建筑设施的需要适应性能良好,但是木头是木模板的主要原料,木材资源的大量浪费损失是必然的,环境影响极其恶劣。

高效能模板技术应具备以下几种特点:再生利用、定型化再生的模板材料、模板工具式支撑系统、新材料的模板四个方面,高效能模板技术主要包含GMT玻纤模板、圆柱纸筒模板、半框模板、玻璃钢圆柱模板、模板的支撑短接管技术、木模板材料的再生与利用技术等等一些。

4施工设施的标准化与定型化技术

大数量的临时施工设备是在建筑施工时必须配备的,例如:临时仓库、防护栏杆、安全通道、配电箱等等,较为传统的方法是每个工地需要自己制作、设计、加工,质量上面水平不齐,通用性能不是很强,能够重复利用的可能性不是很高,这不但浪费很大的人力与物力,而且还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状况,就要求对施工中将要使用到的施工设备进行标准的设计,主要就是办公生活设施、用电设施、消防防护、施工机械等等四大种类近三十种的设施。针对所有设施的使用要求、材质、外观、构造等都建立了定型化、标准化的设计,确保施工设施的质量,让管理更加便捷,环境更加整洁。

提高设施的周转使用率问题是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尽可能的将产品定型化并可以组装与拆卸,产品于工厂中统一生产,各个工地可租可买,大幅度提高产品设施使用效率,节约人力物力资源,与此同时提高对设施的管理。

5高程泵送过程中的混凝土余料控制于再利用技术

高层建筑泵送混凝土作为一套成熟的施工技术,穿插于混凝土的配置生产、运输等全过程,能够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施工的效率,降低劳动的强度。

建筑物越来越高,混凝土的泵送高度也跟着增高,泵管的所需长度也会增长,浇筑工作完成后,泵管内会残留大量的混凝土余料,无法有效利用。而且因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浇捣次数十分多,多次累积会造成混凝土的大量浪费。由此,高程泵送的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混凝土。

6截止回流阀回收混凝土余料的技术

截止阀临时阻止泵管内混凝土的回流是本技术的基础原理,再使用软管把地面上面的混凝土出口的排布放置在混凝土的回收设备里面,将截止阀打开,使得混凝土回流至回收设备中,达到回收余料的效果,把余料进行再利用。

对于回收后的余料的质量,需要展开扩展度、试块强度、坍落度等的质量检测,得到使用回流法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本工艺使得混凝土余料能重新使用,避免了对施工场地的污染,充分发挥对有限资源的节约利用。

结束语

本文从两个方面着手,从科技创新与管理的视觉角度,对节约型工地的设立中水资源合理循环使用、新型材料工艺的使用、建筑材料的高效利用、管理的制度等等展开了详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为节能减排工作在建筑行业提供了有效借鉴。节能理念运用于建筑施工中有着重大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当处于建筑设计施工中时,节能理念应当成为建筑施工的主要指导的核心理念,推广的力度需要加大,新型材料、新型技术与新型工艺需要有序合理的使用,节能减排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把建筑施工中节能减排工作做得更好,把建筑行业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高,促进行业良性的竞争与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肖冲.浅议建筑设计施工企业如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J].铁道建筑技术,2011(4):79-82.

[2]陈有轩.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节能减排的初探[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5):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