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四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回顾与思考王军谢易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对四年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回顾与思考王军谢易珊

王军谢易珊

王军湖北省保康县第一中学441600;谢易珊湖北省保康县实验小学441600

湖北省实施新课程已有四个年头了,回顾四年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本人有欣喜,有困惑,也有对课本与课文、教师与教法、学生与学法的一些思考。

一、课本、课文

与以往不同,新课程的教科书分为选修与必修两类。必修共五册,要求在不到一个半学年内学完。应该说,这是新课程的突出特点,也是最大亮点。从新课程这样设置的初衷来看,这种课本设置无疑给了学生更多、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在学完必修内容之后,其他时间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修”,但实际情况是,选修选择的主动权很大程度并不在学生,也不在学校,而在上级的部门。上级部门已经把各学校学生选修的教材安排好了,说是选修,其实到后来仍然变成了一种必修。这就好比你面对五彩缤纷、样式各异的让你喜欢的衣服,而最终你只能选择一件,因为《赴宴须知》上告知你必须选择哪种式样、颜色的衣服。

新课程的必修教科书的内容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新课程课本的这一设置,使教师所教内容更科学化,更系统化,更明确化,这对师生都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名著导读”模块,其实是将语文教师喊了许多年的语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的口号落在了实处。“名著导读”所选的十部古今中外名著其实是一个导向,更是一个实实在在摆在所有学生面前的将来高考必然会涉及到一个考试内容。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名著导读”是在用事实说话,也是在用这种具体的行动来促使学校、教师更注重学生的阅读,促使学生要不断加强对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因为不阅读,就会不知道;因为不知道,就会考不到。新课程将这十部名著列为“导读”内容,必然会在高考中有所体现,这就会逼着教师去教,学生去读,这是一件好事,只是这些名著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而言,他们也许早在上高中前都已读过,而对那些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他们(包括教师为考试的教学需要)也许就会来个阅读速成,只了解这些名著的大意,而不会去深入分析、探究,至于新课程的理想——“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就又会落空,而现在就有不少的语文教学辅导报刊已经大量出现对这十部名著的人物分析、主题分析、情节分析等速成辅导性的栏目和相关文章了。

新课程的鉴赏阅读课文,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的重点不同,有的侧重于对形象性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品味和鉴赏,有的侧重于对思辩性较强的说理文章进行思考和领悟,有的侧重于应用性较强文章的阅读理解。多样性、丰富性的选文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也从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从湖北省选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来看,课本花哨了不少,图文并茂,课文中配有相应的插图、背景资料图,甚至有作者头像,此套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并理解课文内容。但我觉得,过多的课文内插图其实干扰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去想象、去思考、去理解。另外,人教版的教科书有些选文的课下注释有不少不严密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比如,必修四“阅读鉴赏”模块文言文单元《苏武传》中就有不少值得商榷的注释(本人在华中师范大学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2期上发表有《〈苏武传〉标点、注释商榷》一文),这表明教科书对课文的审核还有待提高。还有的就是教科书上的课文选择本人认为有不合适的地方。比如:选修《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中有不少经典的古文未能进入必修课本,必修课本也大概因为有《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的选修课本,所以也减少了古诗文的篇目。还比如:必修五“梳理探究”部分,选择了一篇《有趣的语言翻译》,这篇文章以汉语与英语之间的翻译为例,文中有大量的英文句子,这在“母语”缺失社会话题之下,本也无可厚非,但是想不通的是教科书选文编辑为何不再选一篇有关古文翻译的文章呢?

二、教师、教法

新课程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思想、教法学识等方面,既有对过去的继承,又面临着不少的新的挑战。必修、选修以及校本课程,要求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是一个杂家,还要能是一个专家,博而精,精而专,是新课程教师的追求与理想。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加油充电。学习要不断地拓宽渠道,增加途径。除了学校要舍得投入教师培训学习资金以外,教师个人也要能舍得投入精力和金钱,去学习先进学校、教师的先进经验,多订阅专业性的报刊,多撰写教学反思与教研论文,既掌握理论,又善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课程教师。

新课程语文教师的教法必须有较大的转变,首先体现在备课上。与传统的备课不同,新课程要求备课教学目标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说起来简单,但要有效地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堂课的教学上,确实不易,需要教师下番功夫。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前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其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教师有时是迫于无奈,不是不愿为之,而是不敢为之,因为背后有一个叫做“成绩”的东西。就这四年看,教师受到新课程的熏陶,在教法上有了些实质性的转变,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多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多了,给学生的鼓励多了……但要真正达到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

三、学生、学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也许是幸运的,也许是幸福的,也理应是幸运、幸福的一代。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老师知识更渊博了,课堂更有趣了,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更容易变成现实了。课本、课文,教师、教法的改变是学生学习拥有幸福感的前提。课本选文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注重学生思想和情感,教师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谈翠翠的爱情、宇宙的未来、“硬汉”的小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学生也可以对教师提出怀疑,对老师提出的课题、问题展开研究。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学法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学生不应仅满足于自己的成绩,还应该有更多的兴趣。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有研究性课题,并将之纳入了学分中,它促使学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不得不多思考、研究问题。在本人任教的学校里,学生们成立了许多课题研究小组,组员互相合作探究,写出了不少优秀的课题论文。比如高一学生在阅读了《红楼梦》之后,将《红楼梦》原著与李少红最新导演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作比较研究,写出了《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与原著的比较研究》一文;高二学生在学习了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之后,以翠翠与傩送之间的爱情为研究课题,写出了《翠翠的爱情》、《傩送走后怎么办》等小论文;在学习了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之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研究了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写出了有关隐士与隐居文化的研究性文章。

从2012年湖北在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实践中,老师们担心和期待已久的高考与往年比较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心情很复杂:我们既希望新课程下高考能够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使高中语文教学真正能够在新课程的海洋里徜徉,让教和学在轻松快乐中相长;与此同时,我们也担心,新课程下的高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学生第一次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会不会不适应?最终的结果是大多数一线教师都对自己抱有的一种阿Q的心理感到好笑。但在笑过之后,有老师说,高考制度与方式不做根本性改变,就不会真正迎来新课程的春天!这话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新课程很美,但愿她也真的很美,并希望她永远美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