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 3

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对鲁迅创作的影响

贺孝恩(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遵义563002)

摘要: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及对西方文学产生的影响;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鲁迅创作;影响

1精神分析美学派别的基本思想

精神分析美学派别产生于20世纪初,奠基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arlCustayJung,1875~1961)在许多方面修正、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理论。二人的主要美学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1)无意识学说和三重人格结构。过去大多数哲学家都认为正常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意识支配的,弗洛伊德在自己精神医学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确认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的心理领域,建立了系统的无意识学说。无意识是指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它是人的一切行为,包括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创造的根本动力,只不过这种动力深藏在人的内心深处,人自己不能觉察。在无意识学说的基础上,弗洛伊德又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的理论,他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指的是原始本能的我,主要由性本能等原始冲动组成,完全是无意识、非理性的,能量和活力最大。本我实行的是快乐原则,也就是说人在潜意识里把快乐当作自己生命的最高的、唯一的价值准则。自我指的是人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的,他必须调节、压制自己的本能活动,使自己不违背现实社会的要求,这种压制,不是废弃快乐原则,最终是指向快乐。超我又称内部道德机构,它使一个人把本能的能量全部转移到对至善至美事物的追求上。实际上,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基石就是潜意识和人的性本能,正如弗洛伊德自己说的那样:精神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第二个命题也是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1](2)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作家创作是白日做梦,是替代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的性本能的需要;艺术的价值就是为原欲提供一种替代性的满足。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对艺术作品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精神分析,由此奠定了精神分析的审美方法和美学思想。李醒尘先生认为弗洛伊德对美学的贡献主要有三:“第一,促进了对艺术和审美领域中无意识现象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第二,引发了对情欲、性与文艺和审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第三,他有关梦和幻想的研究,直接推动了有关形象思维问题。”李醒尘先生的观点对下面论述正题至为重要,这里暂且不展开论述。(3)艺术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这是荣格对弗洛伊德美学思想的进一步补充和发展。[2]由于精神分析美学思想和文学有先天的血缘关系,它们都关心着同一个对象——人的心灵,它们都力求去洞悉隐藏在人类灵魂深处的秘密;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系统理论,它本身有不可辩驳的合理因素,作家们在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开始前所未有地关注人的本身、人物的感觉和精神状态。他们在写作技巧上突出表现为意识流写法,劳伦斯、茨威格、海明威、福克纳……这些著名文学大师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深浅不同地显现着精神分析色调。

2鲁迅先生对精神分析美学思想的接受

鲁迅先生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解可以通过他的文章略知一二,在《故事新编》序言里他说:“…虽然也不过取了弗洛特(弗洛伊德)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3]在《听说梦》中他写道:“《东方杂志》记者在《读后感》里也曾引弗洛伊特,以为‘正宗’的梦,是‘表现各人的心底的秘密而不带社会作用的’。但弗洛伊特(弗洛伊德)以被压迫为梦的根柢——人为什么被压抑的呢?这就和社会制度、习惯之类连结了起来,单是做梦不打紧,一说,二问,一分析,可就不妥当了。记者没想到这一层,于是就一头撞在资本家的朱笔上。但引‘压抑说’来释梦,我想,大家已经不以为忤了罢”。[4]鲁迅先生的这些话表明在批判的基础上接受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并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鲁迅先生主要是通过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来系统了解精神分析学思想的。厨川白村(1880~1923),本名辰夫,他潜心研究弗洛伊德的学说,注意文学与潜意识的关系。鲁迅于1924年翻译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等作品,从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鲁迅之所以对弗洛伊德感兴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他早年学医的经历有关。作为医学院的的学生,他一定会对精神病学产生兴趣,他早年翻译了日本小说家森欧外的《沉默之塔》,接受了一些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自称他开始写小说“所依仗的全在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5]“这一点医学上的知识”,也明显是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2)与他那段时间苦闷的生活有关系。鲁迅早年的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理想都受到了很大的挫折,长时间生活在苦闷之中。弗洛伊德的思想正好符合那段时间他的创作心态:用文学创作来排遣自己的苦闷压抑。(3)与反封建有关系。鲁迅先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人由于长期受到封建压制,人格产生了严重的扭曲变异,而弗洛伊德的某些思想恰能作为反人性压制提倡人性解放的利器。

3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主题的影响

3.1鲁迅文学作品对潜意识和梦的描写

鲁迅先生早期的小说大多带有精神分析的影子,他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刀”去解剖潜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贫弱的、黑暗的、被严重压抑而异化了的呻吟着的灵魂。这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狂人日记》中一文,鲁迅基于弗洛伊德的学说,凭借他的医学知识,通过对狂人病态的错觉、幻象、妄想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由于几千年的封建压制潜藏在人心灵深处的对于“吃人”的惊悸、恐惧心理。狂人正是由于本能欲望受到了不合理的社会伦理道德的压抑而发狂,他的狂是潜意识与社会意识格格不入的结果。《阿Q正传》中阿Q的: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和尚摸得我摸不得;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野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讲话,一定要有色欲的奇怪想法。以及他对男女相会时“怒目而视”,在冷僻处从后面扔石块的行径,都应该视作他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压抑而扭曲的性心理行为。但潜意识中强大的性本能心理又使他对女人有强烈的渴望,他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来掩盖自己的性饥渴,从而在精神上取得了胜利,摸过尼姑的手指上的油腻感使他难以入睡。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潜意识与现实的社会意识矛盾冲突中产生的畸形儿。《白光》中的主人公陈士成深受功名利禄的腐蚀,科学考试失败的强烈刺激和沉重打击使他产生了幻觉和幻想,灵魂出窍,在一道“摇曳飘忽”的白光引领下,他四处挖掘,最终葬身在万流湖中。这一道“白光”正是陈士成被科学制度极度异化了的潜意识,因为只要考中功名,应能当京官或地方官,享尽荣华富贵,要地位有地位,要女人有女人。

鲁迅先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作品都大量写到了梦,明显也是受到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一书的影响。弗洛伊德指出:“由本能的推动,我们可以说,梦一定有某种晦涩的‘隐意’用以取代某种思想的过程。因此我们只要能正确地找出此取代物,即可正确地找出梦的‘隐意’”。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有多处写到了梦,他正是通过写梦来探寻来表现这种“隐意”的。如《秋意》写了小红花和树叶的梦,《失掉的好地狱》完全是在写梦,作者竭力表现的就是那种“隐意”。

3.2鲁迅小说对“本我、自我、超我”主题的挖掘

鲁迅先生多篇小说的主题都有“本我、自我、超我”的影子。如《补天》中“女娲忽然醒来了。伊似乎是从梦中惊醒的,然而已经记不清做了什么梦,只是很懊恼,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煸动的和风,暧暾的将伊的气力吹得弥漫在宇宙里”。[6]“觉得有什么不足,又觉得有什么太多了”,“伊的气力”,女娲为什么会感到不足和太多了,是什么样的气力?这正是女娲本我的表现;女娲感到自己的无聊而造人是自我的表现;女娲已经很累了但仍然顽强炼石补天这是超我的表现。再如《伤逝》中的涓生,他没和子娟同居时便是浑身的不舒坦,这其中很难说没有“本我”的因素存在;子娟和他同居后,完全就变成了一个平常的庸俗的太太,涓生逐渐腻烦了这种生活,在子娟面前由过去的激情似火变得冷漠和虚伪,最后终于向她坦白自己已经不爱她了,他希望他们两人都去寻找新的生活。涓生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克服自己的本能欲,不能不说是他“自我”的表现。子娟自杀后,涓生陷入了痛苦和自责的深渊,但他最后还是振作起来了:“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中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向导……”。[7]这正是涓生超我的写照。鲁迅先生通过对“本我、自我、超我”主题的开掘,展示了人性深处的黑暗和光辉,体现了作家对自我灵魂和人类心灵的观照。

3.3鲁迅先生通过对性本能的揭示,深刻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中国妇女的残害和封建阶级的无耻、虚伪、荒淫

《祝福》中祥林嫂最开始因为受封建礼教毒害太深不愿再嫁,被她婆婆硬绑着嫁给了贺老六,祥林嫂不肯拜堂,拼命反抗,一头撞在了香案上,头上撞了个大窟窿,流了许多血。但她和贺老六圆房后,不久脸就白胖、红润了,很快就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这说明正是祥林嫂的长期被压抑的性本能得到了满足,她麻木的灵魂才有苏醒的迹象。《肥皂》中的“正人君子”四铭,因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个埂八九岁的女乞丐,又听有两个光棍说如果她“买两块肥皂来,咯支咯支遍身洗一洗,好得很哩!”[8]触动了他的性本能,他也买了香皂回家来给他的老婆想得到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最可笑的是四铭在家里用封建礼教的标准老是说这年轻的女子是孝女来掩盖他的肮脏的性变态心理。《明天》中的单四嫂子很不喜欢蓝皮阿五,但她被蓝皮阿五揩油后浑身却燥热起来,这正是她由于生活困难孩子生病性本能受到压制的表现。

4精神分析理论对鲁迅先生创作艺术表现手法的影响

可以这样说,鲁迅先生使中国的白话小说在它产生时就和西方现代派文学结下了渊源,他是中国现代派小说的杰出代表,鲁迅先生在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开拓性的贡献。首先,他用精神分析法去挖掘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了被封建意识而严重扭曲的国民麻木可悲的灵魂;其次,他创造性地使用了意识流、内心独白等小说表现技巧,为中国白话小说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上面我们已经作了探讨,在这里我们就不举例说明了。当然,我们在谈鲁迅先生小说的表现手法的时候,绝对不能回避弗洛伊德对他的影响,正如《拿来主义》说的那样,我们要理直气壮的去“拿来”。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著,罗生译.精神分析学[M].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

[2]李醒尘.关于弗洛伊德和荣克的理论均参考西方美学史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鲁迅著.故事新编·绪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鲁迅作品全编·杂文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5]鲁迅人生笔记[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

[6]鲁迅.故事新编·补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鲁迅选集·伤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8]鲁迅选集·肥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