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消毒在预防医学中应用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化学性消毒在预防医学中应用的探讨

赵米香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鲁河乡卫生院161108

摘要:消毒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医学上,化学性消毒剂一直深受重视,近年来化学消毒剂新技术、新配方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在协同杀菌、提高消毒剂性能、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有很大提升。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就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以及化学结构的分类、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预防医学中的使用方法做了明确研究和介绍,为在预防医学中规范使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杀菌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今后环保、高效化学消毒剂的研发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化学消毒剂;作用机理;使用方法

近年来,多种传染病突发,在治疗过程中,对传染病的控制和预防工作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现就预防医学中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研究报告具体如下。

1消毒方法分类

①物理性消毒方法:主要通过物理因子作用于病原微生物,包括干热(烘烧和灼烧)、湿热(常压或高压蒸煮)、射线处理(超声波、微波)、过滤、清洗和大量无菌水冲洗等措施。

②化学性消毒方法:主要通过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主要是使用升汞、甲醛、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来苏儿、漂白粉、次氯酸钠、抗菌素、酒精化学消毒剂来杀灭病原。

2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2.1按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分类

常见的化学消毒剂按其消毒效果主要分为三类,高效类消毒剂、中效类消毒剂和低效类消毒剂,根据对消毒效果的不同要求,正确选择消毒剂,以达到预防医学消毒杀菌的效果。其区别主要如下:

a、高效类消毒剂: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可达到对物品高效的消毒。常见的高效类消毒剂主要有过氧乙酸、戊二醛、甲醛、含氯消毒剂以及过氧化氢等。

b、中效类消毒剂: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常见的中效类消毒剂有乙醇、碘伏、洗必泰以及苯扎溴铵酊等。

c、低效类消毒剂:杀灭部分细菌繁殖体、真菌和病毒,不能杀死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芽孢。常见的低效类消毒剂有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主要用以黏膜、皮肤消毒等。

2.2按化学结构分类[1]

化学消毒剂按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以下8类:酚类、醇类、醛类、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季铵盐类消毒剂、胍类消毒剂,除此以外,还包括酸碱类、生物制剂类、金属制剂类以及其他类消毒制剂等。

3消毒机理

化学消毒剂是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致使微生物代谢障碍,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从化学作用机理来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3.1醇、酚、醛类作用机理[2]

醇、酚、醛类化学消毒剂作为运用最广泛的消毒剂,主要是通过高浓度消毒剂分子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导致蛋白质变性,是微生物病原失活来达到消毒的目的。其中,醇类消毒剂主要是通过侵入细胞,破坏蛋白质肽键来达到使蛋白质变性,细胞失活的目的;酚类消毒剂则通过与菌体蛋白相结合来引起蛋白质变性;醛类消毒剂则通过醛基使菌体蛋白烷基化来引起蛋白质变性,从而杀死微生物病原。

3.2氧化作用机理

氧化作用机理的消毒剂主要为过氧乙酸氧化剂和卤素类消毒剂,此类化学消毒剂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源体,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来损害和损害细菌酶的活性基因,通过抑制细菌病原体的活性,影响菌体代谢再生,致使病原细胞死亡。

3.3静电作用机理

此类化学消毒剂主要是指季铵盐类消毒剂,此类消毒剂是一类表面活性阳离子制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化学消毒剂在与病原蛋白接触时,利用其活性阳离子吸附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从而产生杀灭作用。

4消毒方法

常见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a、浸泡法:待消毒物在干净干燥的状态下,将其完全浸没在消毒液中,常用于耐湿、不耐热的物品,如医疗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b、擦拭法:用标准浓度的化学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c、喷雾法:将标准浓度的消毒剂均匀地喷洒在需要消毒的场所,常用于空气及墙壁、地面等消毒。

d、熏蒸法:通过加热消毒剂或加入氧化剂使其气化,常用于室内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e、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该消毒剂穿透力强,具有高效杀菌作用,常用于适用于电子仪器、医疗器械、化纤织物以及一次性诊疗用品等的消毒。

5结论

近年来,从非典、禽流感、H1N1到大规模埃博拉疫情,在这些传染病的治疗过程中,传染病的前期防治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在对传染病的防控中,主要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项举措来控制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染。其中,做好消毒杀菌,是保证防控效果的重中之重。因此,掌握和选用正确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对控制传染病的进一步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卫生消毒中,化学消毒剂使用最为广泛。化学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3],其特点是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使用方法多样、使用效果明显、价格低廉,因此在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控制疾病感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是防控传染病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化学消毒剂主要通过消毒剂直接与病原体接触,通过影响病原体细胞的酶系统,导致其蛋白质变性,最终致其死亡,从而达到对皮肤、器械、墙壁、地面以及空气的消毒。在此过程中,掌握化学消毒剂的基本分类以及使用方法,对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以达到最佳消毒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主要就化学消毒剂的分类、作用机理以及使用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对于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邱真真,王莎莎,鲁晓晴.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3):231一234.

[2]杨洪萍.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6):381-382.

[3]黄丽红,彭文湃,陈书恩.医院使用中消毒液污染状况分析与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6,5(4):3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