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794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林雪霞

林雪霞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产儿进行视网膜病变(ROP)筛查,了解早产儿ROP的发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HTH〗方法〖HTSS〗〓对2008年7月2日~2010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住院,胎龄<36周的794例早产儿双眼进行ROP的筛查,根据ROP国际分期标准进行诊断、分期。诊断ROP者1~4周随访一次,随诊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同期住院的50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794例早产儿有5例(10只眼)出现ROP,包括Ⅰ期2例,Ⅲ期1例,Ⅳ期1例,Ⅴ期1例,发生率为0.6%。其中,出生体重<2000g的ROP患病率占80%,出生体重在2000g~2500g的ROP患病率占20%。50例足月产新生儿均无出现ROP。结论出生体重低、孕周短、吸氧时间长、是早产儿ROP发生的重要因素。对早产儿尤其是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于生后4周左右常规进行ROP的筛查,并定期随访,做到早期诊断、早治疗、可控制病变,降低早产儿的致盲率。

【关键词】视网膜病早产儿足月儿发生率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7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2-0052-0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在发达国家,ROP是儿童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围生医学的不断发展,低体质量早产儿的存活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ROP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由于低出生体质量和孕周是ROP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为了解决这一严重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开展针对ROP的临床筛查工作,积累经验,尽量减少ROP的发生。现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的早产儿ROP筛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日~2010年10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室住院的早产儿共794例,男548例,女246例,出生后有吸氧史者413例,其中4例使用呼吸机。出生体质量<2000g者371例,2001~2500g者301例,2501~3000g者122例。孕周28~36-1周。首次检查时间为矫正胎龄31~42周。足月新生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出生后有吸氧史者20例,均无使用呼吸机。出生体质量<2000g者3例,2001~2500g者7例,2501~3000g者40例。

1.2检查方法

所有病儿检查前1h使用5g/L托吡卡胺点双眼,每次1滴,共3次。瞳孔充分散大之后,用5g/L盐酸丙美卡因(爱尔凯因)进行表面麻醉,眼睑拉钩开睑,在暗室中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28D凸透镜进行眼底检查,应用巩膜压迫器通过巩膜外顶压详细检查病儿周边视网膜情况。按照ROP国际分类法的规定记录检查结果。

2结果

794例早产儿(158只眼)中,5例(10只眼)存在不同程度的ROP,此5例病儿都是顺产,均有吸氧史。794例早产儿ROP的发生率占早产儿例数0.6%。其中2例4只眼为ROP1期,1例2只眼为ROP3期。1例2只眼为ROP4期,1例2只眼为ROP5期,另外发现52例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出血、10例血管扩张等附加病变。3例(Ⅰ~Ⅲ期)病变进行视网膜激光治疗,病情好转,2例(Ⅳ~Ⅴ期)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Ⅴ期病变)因治疗无效视网膜脱落,另一例(Ⅳ病变)病情得到控制。诊断ROP者1~2周随访一次,直至视网膜完全血管化。50例足月产新生儿均无出现ROP。

3讨论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未成熟或低体重婴儿发生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随胎龄、出生体质量的增加而明显下降,也证实了机体及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是ROP的基础,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ROP发生率越高。ROP是目前导致小儿失明的主要原因,在世界范围内该病占儿童致盲率的5%~8%[1]。随着我国围生医学和新生儿医学诊治水平的提高,低孕周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逐步提高,使得ROP的发病率及由ROP引起的致盲率也相应提高。我国卫生部于2004年4月颁布的《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明确要求对出生体质量<2000g的早产儿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起进行ROP检查,对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筛查范围可适当扩大。而视网膜血管于胚胎16周从视盘开始向前部生长,孕22周时到达鼻侧视网膜锯齿缘,足月时达颞侧视网膜锯齿缘,最终完成视网膜全血管化。氧疗是ROP发生的重要诱因,早产儿周边视网膜未完全血管化,出生后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在高氧状态下易出现血管增殖,同时氧疗可引起血氧饱和度增高,导致早产儿未成熟的血管闭塞,随着氧疗的终止和眼部发育需氧量的增加,造成视网膜出现相对低氧状态,诱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导致视网膜新生血管纤维增生,产生视网膜脱离等后果[2]。本组中出现ROP的5例病儿中,孕周均在29周以上,体质量低于2000g者4例,5例出生后均有吸氧史,提示低体质量是ROP发生的重要原因,而氧疗对ROP的发生也有一定的相关因素,故对氧疗适应证的掌握应更加严格,氧疗的应用更加规范。

ROP的发病率各地报道不一,欧洲国家报道为10%~34%,美国报导,每年100万婴儿中,有300个婴儿由于ROP导致失明。世界卫生组织统计,ROP已成为发达国家的首位致盲原因。我国台湾地区为19.79%,王颖等[3]筛查的56例早产儿ROP的发病率为21.43%,在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早产儿发生率为7%~10%,其中约有30~40万早产儿发生不同程度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每年至少约2~3万名早产儿受到失明的威胁。[4]为本文筛查的结果是0.6%,其差异与各地医疗条件和筛查标准不同有关。ROP的确切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主要强调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的“视觉2020”行动中指出通过早期的监测和治疗,努力使之成为一种可以避免的疾病(“avoidabledisease”)。对ROP早期筛查发现的阈值病变及时进行冷凝或光凝治疗,防止晚期病变的出现是ROP防治的关键[5]。

对ROP病儿行早期冷凝或光凝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预后,使绝大部分病儿眼底病情得以控制,保存病儿的视力。本组病例筛查发现的5例(10只眼)中3例(6只眼)均接受双目间接眼底镜激光治疗,6只眼治疗后随访3个月ROP病变退化,2只眼治疗后2周复查时发现病变有轻度进展,进行补充激光,随访5个月,ROP退化,2只眼因为晚期病变出现视网膜脱落。因此,对早产儿适时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ROP阈值病变、及时治疗,对降低ROP致盲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阎洪禄,高建鲁.小儿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6282.

[2]OZAKIH,YUAY,DELLAN,etal.Hypoxiainduciblefactor21alphaisincreasedinischemicretinal:temporalandspatialcorrelationwithVEGFexpression[J].InvestOpthalmolVisSci,1999,40:1822189.

[3]王颖,周从乐,姜艳荣,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及发病因素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5,10(2):1032105.

[4]刘卫东,孙珉丹,董宇,崔志华,李松鹤,李效红,等.515例早产儿RetcamⅡ视网膜病变筛查分析[J].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年度

[5]姜艳荣,黎晓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因素探讨[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1(6):427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