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趣味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9-19
/ 2

浅谈初中音乐趣味教学

李晶晶

河北省涉县第四中学:李晶晶

摘要: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音乐趣味教学教学策略

中学音乐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在我国实行已有近百年。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对课堂音乐的兴趣才是关键。一、解放学生

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改变教学形式,把课堂变为舞台每个学生都是一名演员,都是节目的的编导者。同一内容在学生中就可能会创造出多种表演形式。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活动”是指新授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及学生学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教师也共同参与这将会使学生彻底从被动变为主动。

二、让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

音乐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实现教师、学生、教材、教具、教学环境与生活的多方面横向联系,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如《摇篮曲》一课,我抓住小朋友很想做爸爸妈妈的特点,准备了很多娃娃,让学生亲身体验做一天爸爸妈妈是多么辛苦,从而进行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在活动中巧妙地将歌曲教学、创编表演、打击乐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就是要学生由已知去探求未知的思维方法。比如,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音乐中的二拍子,并通过走路,体会到了二拍子音乐的特点。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想:不用走路,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体会到二拍子的特点呢?学生会给老师做出多种有二拍子特点的动作。再如,当学生已经了解了3/4拍号的含义,老师就可引导学生根据拍号的要求和已掌握的音符知识,自己编出不同节奏的四三拍的“小节”,并让学生从中选出2~4节编出流畅的终止感较强的节奏谱。

四、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

多媒体走进课堂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空间与学习气氛,切忌把乐理教学变成了让学生生吞活剥的抽象生涩的理论教学。在现阶段的课件制作中还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不能完全离开讲台、黑板、粉笔、钢琴......,教学中可以先制作一些辅助练习课件,将理论课中的概念题和写作题通过练习的方式在计算机上得以加强和巩固。如中高年级就有按所给的节奏写旋律,或按所给的音符写旋律等。这项内容学生做起来就像做数学题,开始学生都会感觉到难于下手。为了使学生学习更容易、更有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可以先让学生首先来分析低年级歌曲《我们是好朋友》,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现曲谱,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它是2|4拍,它有四个乐句,由do、re、mi、fa、so五个音构成,结束句在do上,然后分组讨论用2|4拍,也用这五个音随机写出四小节的旋律,无论学生怎样创作,只要节拍不错就给予鼓励,千万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并把握好作曲的起、承、转、合,再配上歌词,这样歌曲创作就基本完成了。教师再在教学软件中书写拍号、速度、情绪等,制作成完整的乐曲。让学生完整地欣赏一遍自己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作品,更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就听到实际音响效果,感受到以前枯燥的理论讲解所不可能带来的实际音响效果。这样利用多媒体就更能让学生接受要讲解的乐理知识。

五、因地制宜的选择恰当多样的教学方法

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应该说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就音乐教学而言,其基础性主要不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音乐学习兴趣,或者说音乐兴趣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初中音乐教学应把如何增进学生的音乐兴趣做为音乐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彩云追月》这课之前,我很担心同学们深受港台音乐的影响,不喜欢三架头、五架头演奏的广东传统音乐。于是,上这一课时,我想发挥一下学校民乐队同学的特长(恰巧我校民乐队曾演奏过此曲),让民乐队同学把乐器带到课堂上进行现场表演,这让很多从未接触过民族乐器的同学充满了好奇,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还让有专长的同学有了展示的机会。接下来,由民乐队学生分别回答其他同学关于乐器和这首乐曲的提问并用三架头和五架头分别进行演奏,让同学们加以区分比较。由于同学们可以现场听、辨、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广东音乐的积极性,同时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熟悉了旋律,使学生很快可以演唱此曲,甚至有一个班的同学还可以用粤语演唱,于是在民乐队的现场伴奏下,我引导同学们用粤语唱起了这首娓娓动听的《彩云追月》,广东音乐配上广东方言同学们唱的韵味十足。这一节课,由于教师给学生搭建了参与和表现的平台,使从未接触过民族乐器的同学跟乐器有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同学们不仅没有对民乐产生排斥还提高了学习民乐的积极性,增进了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多次类似的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感受到,只要能因地制宜的选择好教学方法,设计好教学环节,就能够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快乐参与其中。

总之,在“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的指导思想下,我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活学生的音乐兴趣,踏踏实实的让学生接受到“美”的教育。同时,身为音乐教师,要用自己对音乐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并善于运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健康向上、旋律优美的音乐,进行审美体验,参与音乐活动,使学生一直保持并不断增进对音乐的兴趣,让音乐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