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动”态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动”态课堂

王晓军

王晓军内蒙古包头市包铝集团公司中学014046

摘要: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文章主要论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思”、“动手写”、“动手编”、“动手练”的能力,探讨了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动教学效果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备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向体验性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带进知识中”,而不是“把知识带进学生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其中,培养学生“动口说”、“动手做”、“动脑思”、“动手写”、“动手编”、“动手练”的能力,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动口说

使学生敢“动口”,就要鼓励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师讲授的知识大胆进行质疑,培养他们敢于提问、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口说”的训练。例如在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时,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不明显,于是我指导学生从发生化学反应的原理进行分析,分组讨论,查找原因,并结合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和对未来知识的预测,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让每一个同学都有发表自己意见、观点的机会。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动手做

例如在学习《钠》一节中,我让同学们预测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能看到什么现象。绝大多数同学都预测会有红色铜析出并附在钠的表面,实际现象是否如此呢?同学们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动手完成了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探究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原理,从中获得了新知识。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思考:钠投入饱和食盐水中、投入浓的氯化铵溶液中又会有何现象发生?这样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动脑思

在学习过程中要勤于思考,让学生“动脑思”,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我没有采用边试验边讲解的传统教学方法,而是采用了让学生动脑思考的研究性学习方法。我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如何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初中已学)?②能否用配制250g10%的Na2CO3溶液的方法、仪器和步骤,来配制250ml0.2mol/L的Na2CO3溶液?若能,请叙述操作方法;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这些问题一环扣一环,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一步步递进思考,在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提问,互相回答,互相讨论,互相质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通过这样的学习变革,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四、动手写

如学习《氮族》元素,本章内容繁多,知识分散,不易于记忆和掌握,有的同学便把氮族元素的知识归纳写成了十个“三”:

1.N2的三个性质:

①N2+3H22NH3↑

②N2+O22NO↑

③N2+3MgMg3N2

2.NH3的三个性质:

①NH3+H2ONH3·H2ONH4++OH-

②NH3+H+=NH4+

③4NH3+5O24NO↑+6H2O

3.由NH3制备HNO3的三步反应: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4.三种气体的制备:

①Ca(OH)2+2NH4C1=CaC12+2NH3↑+2H2O

②Cu+4HNO3(浓)=Cu(NO3)2+NO2↑+2H2O

③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5.HNO3的三个特性:

①挥发性;②不稳定性;③强氧化性。

6.硝酸盐受热的三种类型:

KCaNaMgA1ZnFeSnPbCuHgAg

亚硝酸盐+O2金属氧化物+NO2+O2金属单质+NO2+O2

7.铵盐分解的三种类型:

①易分解或易挥发的铵盐分解:NH4C1=NH3↑+HC1↑

②难发挥性的铵盐分解:(NH4)3PO4=3NH3↑+H3PO4

③氧化性铵盐分解:2NH4NO3=N2↑+O2↑+4H2O

8.磷酸与碱反应形成三种盐:

NaH2PO4、Na2HPO4、Na3PO4

9.磷酸形成三种盐的溶解性规律:

①磷酸正盐:除钾、钠、铵盐外,均不溶于水。

②磷酸氢盐:除钾、钠、铵盐外,均不溶于水。

③磷酸二氢盐:全部溶于水。

10.三气体溶于水计算的三个反应式:

①3NO2+H2O=2HNO3+NO↑

②4NO2+O2+2H2O=4HNO3

③4NO+3O2+2H2O=4HNO3

通过这样归纳和写小结,把有关联的知识理成线、结成网,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拓宽了思路,学生每写完一个章节,心里就有了一个“谱”。

五、动手编

学生每学完一章内容后,通过课外练习和质量检测,会发现自己在某个知识点上有欠缺。要求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2-3条自己认为最有价值和自己急需解决的题目,由各学习小组和科代表联合起来编成本班的练习题。这样既能调动每个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解答来自不同层次同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动手练

要鼓励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练习,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除了课内训练外,还应重视学生的课外实践锻炼,不但要训练学生的顺向思维、集中思维、单向思维,还要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立体思维。

在训练中要注意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例如:将少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此题可变为:①将足量氯气通入FeBr2溶液中;②将少量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③将足量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一个题目的变化可以写出四种不同的离子方程式,得出四种不同的答案。

教师要鼓励学生平时训练使用多种解题方法,然后通过对比找出最佳的方法。有一些化学问题,若从问题出现的先后顺序觅其答案,往往会受到思维定势的抑制而难以求解;反之,若逆向思考求索,可使问题迎刃而解。对问题的灵活解决,平时学生的动手练则是重要的手段。

在化学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全方位“动”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