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双向评价管理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双向评价管理实践

吕敬奇

(邵阳市大祥区红旗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双向评价管理结果。方法以抽查模式将于本院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50名)及带教老师(20名)作为研究对象,后以表格调查形式来对上述研究对象的表格结果内容来总结其整体教学质量,并分析出研究对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带教老师整体评价结果较为优良,均具备指导者的基本综合素质,但在教学效果这一块效果较差;住院医师整体评价结果为其“医德医风”、“服务态度”一项结果较为理想,但其在临床综合方面水平较低,结论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运用双向评价管理模式进行质量考核,以充分认识到带教老师及住院医师教学、学习中的问题,便于带教老师不断优化其带教方法及加强住院医师诊疗能力及科研素质的培养力度,对促进住院医师整体质量得以综合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望采纳。

关键词: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向评价管理

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均是对毕业后的住院医师在认定培训基地来着重培训其临床能力,通过加强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医学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及专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科学处理等综合素质水平的培养,确保其综合能力符合医院临床所需,由此可看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医学生毕业后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其成长的必经途径[1]。但是现今有大量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的学习主动性、接受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性,加上受带教老师培训期间的综合能力(带教方法、意识及工作水平)差异性影响而促使其整体培训结水平仍然有待改善,而其中有专家明确指出通过落实双方人员的考核评价工作,为其发现自身问题提供依据,是优化老师的教学措施和提高住院医师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保障,对提高住院医师整体培训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本次研究现将于本院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0名住院医师及20名带教老师作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双向评价管理模式来进行综合分析,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模式将2015年5月~2017年5月于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50名)及带教老师(2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抽选的50名住院医师中男32名,女18名;年龄在25~33岁,平均年龄为(28.63±1.69)岁;涉及科室包含有内科、儿科、急诊科、神经内科、全科、医学科、外科、妇产科、检验医学科、医学影像、中医(中西医)、口腔科。带教教师均有5年以上的培训经验。

1.2方法

对于本院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及带教老师采取双向评价管理来落实其评价考核工作,均发放表格进行评分,后根据双方表格结果来总结分析其中教育、学习问题。

1.3观察指标

(1)住院医师对带教老师的评价

采取院内自制的《临床带教质量评价表》给予住院医师进行评价,表格内容主要是以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作以分类评定,其中教学态度包括仪表端庄、医德医风好、对学生要求严格、关注学生综合发展、明确排班等,教学内容包括有带教计划制定、学术活动组织、医疗文书修改、病例实际结合分析等,教学方法中包含有语言表述的准确精练、内容统一的讲解模式等,教学效果中包含有课堂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水平(问题分析、解决及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等作以计分标准,分值范围在0~10分间,分值越高表明带教老师整体教学质量越高。

(2)带教老师对住院医师的评价

取院内自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出科评价表》给予带教老师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是以学生临床、麻醉、放射、超声、检验、病理、心电图等基础综合临床水平进行评价,表格内容主要以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医疗安全、临床诊断分析/治疗水平/抢救能力、病史采集等作以计分标准,分值范围在0~100分间,分值越高表明住院医师整体综合素质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χ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住院医师医德医风、服务态度得分最高,临床综合能力得分最低;教师教学态度评分最高,教学效果评分最低。详情见表1。

3.讨论

本次探究针对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问题主张实施双向评价管理作以整体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依据,研究结果显示住院医师及带教老师均有一定问题存在,如带教教师整体教学水平较高,但其教学效果中培训住院医师科研和论文写作能力问题较为突出,而住院医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较高,但综合实践中的临床诊断分析、治疗水平、抢救能力却处于较低层次,为双方今后的教学、学习模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提供依据。其中,针对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问题,笔者认为通过提供老师师资培训名额、交流会组织及建立老师网络交流平台等措施的有效落实来进一步提高带教教师建设队伍的综合水平,同时通过建立师资绩效考核、奖惩模式及相关能力评比活动来调动老师带教的积极性及培训主动性,是提高其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2]。除此之外,针对住院医师科研素质及临床诊疗能力水平较低问题,笔者认为在基层医院背景下,大部分临床医生均为本科学历,而大部分当地医疗职称均不纳入科研论文作以评比项目,加上受带教老师较低的科研素质影响,故需针对此类问题通过加大相关课程设立力度、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个人绩效及职称聘任中纳入科研成果作以评定项目等,从而调动起住院医师对自身科研能力的重视力度和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带教教师可转化其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病例问题设置、开展住院医师病例演讲比赛等活动、综合技能模拟实践训练等方式来进一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以改善其诊疗实践机会过少问题,并在住院医师评价考核时主张推广病例答辩、迷你临床演练等完成度来进行评分,对提高住院医师临床诊疗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3]。

综上所述,实施双向评价管理模式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干预中,为带教教师及住院医师教育、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住院医师整体培训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少海,汪大林,邱小倩.提高口腔修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02):421-422.

[2]张小平,马煜.基层医院新模式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双向评价管理实践体会[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09):1577-1581.

[3]张贝江,应振华,王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的实践性探索[J].现代医院,2017,17(06):808-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