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1

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研究

邵玫华

河北秦皇岛市第三医院066000

摘要:目的:观察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且QT期间延长患者也多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存在多处异常改变,定期检查心电图可以良好的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失代偿性肝硬化;心电图;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早期的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是到了后期就会发展为失代偿性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功受损和门脉高压,并且会累及多个系统发生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损害,引起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甚至癌变[1]。根据近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2],失代偿性肝硬化除了会引起严重的肝损伤外,伴有心脏结构与功能的改变。本次通过研究160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并将其与健康人进行对比,探讨了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在心电图方面的改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112例,女性48例,年龄17~64岁,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1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的患者均符合失代偿性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

1.2研究方法:对所有对象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检查时需取平卧位,让患者保持静息状态,记录心电图显示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象的心电图表现见表1.

3.讨论

失代偿性肝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它不仅表现为肝脏本身的病变,还会累及多个器官,包括心脏。当肝脏处于衰竭状态时,肝内外静脉分流开放,使循环系统处于高动力学状态,血容量高出正常值的30%,与此同时,心脏的排出量增加,而血管张力降低,肺血流会重新分布,肺内的静脉分流开放,加之肺小动脉血栓形成,最后会导致肺血管收缩,从而引发肺动脉高压[3]。所以,在肝脏衰竭时,心脏容量与压力均有明显的增加,此时心肌就会遭受损害,破坏心脏结构与功能。根据相关的研究表明[4],患者肝硬化时会发生心肌水肿、细胞核与细胞质空泡形成以及弥漫纤化等相关症状,而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也会发生异常改变,以ST-T波异常、Q-T时间延长为主。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160例研究组患者的ST段压低、QT期间延长的发生率分别为10%、22.5%,这与相关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大致相同,此外,在肝功能衰竭时,肝脏中枯否氏细胞会慢慢减少,细胞的免疫力会降低,从而引发感染。而感染及电解质紊乱会直接影响心脏冲动的发生、传导过程,从而引发心律失常。

缺氧对心肌的伤害是非常明显的,在早期轻度缺氧时,心电图就会出现明显的改变,相关研究表明,肝硬化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纵膈静脉、食道周围的静脉以及支气管静脉会与脐静脉建立交通支,而支气管静脉与肺静脉是交通的,门静脉系统内的静脉血会直接进入到肺静脉中,从而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这是导致心电图改变的原因之一[5]。

综上所述,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电解质紊乱等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定期的检查心电图可以了解自己病情的变化,还可对临床判断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飞童,顾驾云,邹美银等.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心电图变化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78-3779.

[2]傅青春,姜舒,王晓今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剂量递增静脉输注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的安全性研究[J].肝脏,2014,19(1):3-7.

[3]邓福珠,毕晓云,何蓉等.无血清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4,10(3):141-144,167.

[4]刘润田,白云,安聪静等.低糖血症与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5,22(3):299-303.

[5]王洪玲,田洁,韩涛等.失代偿性肝硬化伴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4,22(6):4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