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1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与护理

刘影

刘影(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百善矿分院安徽淮北23515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升高以及心电图特征改变,可出现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弓背向上及T波倒置。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共17例,其中男12例,女

5例,伴有严重疾病者2例(高血压、糖尿病)

2一般治疗和监护

2.1休息:急性期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2.2吸氧:鼻导管间断或持续3—5天,重者可以面罩给氧。

2.3监测:给予心电监护,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呼吸及体温变化,电除颤仪需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2.4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给药途径畅通。

3治疗与护理措施

3.1休息及饮食:疼痛时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避免病人情绪激动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愈合,卧床时间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应卧床1—2周,由于心梗病人出汗较多,要及时更衣,勤翻身,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发生,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避免饱餐,戒烟限酒,肥胖者控制体重。

3.2吸氧:心肌梗死的病人常呈低氧血症,吸氧可增加心肌血氧供给,改善心肌缺氧,缩小梗死范围。持续吸氧,鼻塞给氧,氧流量为5—6L/min,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氧流量调为3—4L/min,病情稳定后可间断吸氧或必要时吸氧,注意湿化瓶消毒,湿化液每日更换,定时更换鼻导管。保持鼻导管通畅。保证有效的吸氧。

3.3解除疼痛:剧烈的胸痛使病人烦躁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加重梗塞面的扩展,故肌注杜冷丁50—100mg,可迅速缓解心绞痛,必要时1—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以后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注意监测有无呼吸抑制,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

3.4溶栓治疗与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心肌梗死不足6小时的病人遵医嘱给予溶栓治疗是最佳时期。(1)遵医嘱立即口服肠溶阿斯匹林150—300mg(嚼服),同时给予氯比格雷75mg。(2)静脉给药时可建立两路静脉通道,一路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溶栓治疗,以促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限制梗塞范围,维持心肌功能。另一路静脉通道滴注5%250ml+硝酸甘油10mg,15滴/分钟,以扩张冠脉血管,改善心肌供血和降压作用。(3)及时应用抗生素控制症状预防感染,在心电监护下合理调整用药,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4小时测体温一次,30—60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同时注意脑部、胃肠道及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应定时采血监测血象变化以配合治疗,调整治疗方案给予相应处理。

3.5心理护理:情绪是人的一种内心感受,在心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不良情绪会增加心肌负荷和心肌耗氧量,不利于病情的控制,在护理时应耐心观察病人的言谈举止及表情,根据病人不同情况对病人进行不同的安慰、解释,应体贴关心病人,从根本上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克服急躁、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建立一种健康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6保持大便通畅:心梗病人常因便秘、排便困难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力衰竭或心脏骤停,因此护士要耐心指导病人习惯床上大小便,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防止便秘。若有便秘,嘱病人勿用力排便,可给缓泻剂,口服石蜡油或使用开塞露肛塞,必要时含服硝酸甘油。

3.7活动安排:根据病情和病人活动过程中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持续时间和次数。若有并发症,则应适当延长卧床时间。第1周内前5天绝对卧床休息,可进行关节被动运动;第4天起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于床边使用坐便器。第2周,可坐在椅子上就餐洗漱等,由坐在床边于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床边步行,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第3周在他人帮助下洗澡、上厕所。试着上下一层楼梯。第4周起,病情稳定,体力增加可考虑出院。

4出院指导与预防:

4.1恢复期的处理:AMI恢复后,进行康复治疗,逐步作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体力和工作能力增进,经过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应避免重体力劳动或精神过度紧张。

4.2预防:可归纳为A、B、C、D、E为符号的5个方面:

A抗血板聚集(氯比格雷、肠溶阿斯匹林)

B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等,控制好血压。

C控制血脂水平,戒烟限酒。

D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

E普及有关冠心病的知识教育,包括患者及其家属,鼓励有计划的适当的运动锻炼。

参考文献

[1]饶中和,袁志敏、一种新的估测冠心病患者机体功能状态的调查表,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9617(10)14—16

[2]杨翠香,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199813(9)25—26

[3]内科学,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