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聋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浅谈聋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范军华

范军华

(河南省濮阳市残疾人康复教育中心河南濮阳457001)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2

摘要:问题:观察是聋儿在他们的生活空间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他们掌握知识、发展心理的重要开端。人们大部分的认识活动来自于观察活动,因此聋儿的观察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基本论点:1.观察是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事物,获得关于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2.观察一般分为个别物体观察、比较观察、长期系统观察、随意观察。3.首先要确定观察目的,选好观察对象;其次要选择具有明显、典型特征的事物。4.观察前要有计划,教师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引导聋儿观察,并捕捉聋儿的兴趣点,鼓励聋儿积极提问。观察后要注意小结,奖励,表扬观察认真、仔细的聋儿。意义:通过实践与研究发现,观察力的培养除了发展聋儿智力外,还可以激发聋儿更多的能力在观察过程中或以观察为基础的活动中发展增长。

关键词:培养聋儿观察能力

聋儿和正常儿童一样,从出生起就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经常向教师和家长提出“这是什么?”“那是做什么的?”等问题。根据聋儿好奇的这一特点,教师应加倍爱护、循循善诱,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于聋儿探索学习世界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智慧开启的重要能源。

一、什么是观察

观察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感知事物,获得关于事物或现象的感性认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从观察感知开始的。聋儿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他们认识世界、掌握知识,发展心理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聋儿在日常生活、游戏、玩耍时,常常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自发地、专心致志地去观察某一事物或现象,如观察蚂蚁是如何将食物搬运回巢穴的、糖和盐是怎样溶于水中的。在聋儿自发的观察中,明显地表现出他们的求知欲和对自然及社会的兴趣。教师应该把握时机,给予正确的引导,并创造必要的条件,让他们与社会、自然有更多的接触,丰富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印象,发展智力。

二、观察的类型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领导聋儿进行观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个别物体观察

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聋儿观察某一物体和现象,如小班聋儿认识苹果。聋儿通过感官对其主要特征有粗浅的认识,知道苹果是圆圆的,闻起来有香味儿,味道甜甜的。

2.比较观察

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聋儿观察两个(种)或两个(种)以上的物体或现象,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思考,从而能更准确、细致、完整地认识事物。这种观察有助于发展聋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如中班聋儿在认识自行车的基础上再观察汽车和摩托车。教师指导聋儿从它们的形状、颜色、鸣响声、运行的速度及车轮等特征来比较其明显的不同点,既加深聋儿对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的认识,又发展了聋儿的观察力。大班则进一步比较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的的共同点并进行归类,知道它们都是交通工具。

3.长期系统观察

在较长的时间内,组织聋儿对某一物体或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间断的、有系统的观察,使聋儿了解其变化和发展的全过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如冬天结冰现象,有意识的组织聋儿观察放在屋外的水盆,第一天水面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层,第二天水彻底冻成了冰。随后再把结冰的盆端进屋内,观察冰几天能够融化成水,并比较结冰和化冰的速度差异……

这种方法的连贯、持久性,还可以锻炼聋儿的耐心、敏锐和细心能力。对于此类比较观察与长期系统观察适用于中、大班的聋儿;小班聋儿主要以个别物体观察为主。

4.随意观察

随意观察的特点是时间短,比较自由。聋儿可以通过走走、停停、玩玩、看看、讲讲中的观察,巩固和加深已有的知识。如聋儿已认识了蔬菜,当聋儿随家长或教师到附近的超市购物时,可引导其寻找准备购买的蔬菜有没有,让聋儿挑一挑自己爱吃的蔬菜,并能够区分水果与蔬菜,以此来丰富和巩固聋儿已学的知识。再如,教师要组织聋儿观察四季的变化,就可以利用生活常识、抓住时机灵活地引导聋儿随意观察。如观察春天树发芽、夏天天气热、秋天树落叶、冬天会下雪等等。

三、观察的对象

为了使观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定观察目的,选好观察对象。观察对象最好是实物,也可以利用图片、标本、模型、幻灯片等直观教具,以补充实物不易观察到的部分。例如:观察鸟时,由于鸟在天上飞,很难看清,也不便于教师逐一指点。如能同时辅以鸟的图片或幻灯片教学,让聋儿能清楚地观察鸟的翅膀和全身,会使聋儿的认识更正确、更全面。

观察对象还应该选择具有明显的、典型的特征。例如观察公鸡,应选择鸡冠大,身材魁梧,羽毛美丽的。观察对象所放的位置应以每个聋儿都能清楚看到为好。较大的观察对象,全班可观察统一教具,较小的观察对象应多准备一些,尽量做到人手一份。观察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

四、观察的要求

教师在确定观察对象后,自己要了解和熟悉观察对象的特点,掌握有关知识或技能。同时,要结合本班聋儿的认知能力、观察水平,拟定出观察的计划,明确观察的重点、难点、顺序、步骤,考虑怎样引起聋儿观察的兴趣,如何启发聋儿积极思维等。观察前,教师要用简明、生动的语言引导聋儿观察,集中聋儿的注意力,启发聋儿观察的兴趣和愿望,明确观察的内容、任务和要求,使观察活动从开始就具有确切的目的性。,

观察时,教师要以极大的兴趣和聋儿共同观察,感染聋儿的情绪。要根据观察的目的,有步骤的进行指导,引导聋儿有顺序地观察,为使聋儿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观察对象上,教师要不断提出启发性问题,可不要求聋儿立即回答。给聋儿充分的观察时间,使聋儿根据教师的提问去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按照观察的目的和对象的特点组织聋儿充分运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实物,不仅让聋儿看一看,凡是能听、能闻、能尝、能摸、能操作的都让聋儿尝试一下,以促进聋儿感知觉的发展,加深对观察对象全面性的认识。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聋儿积极提问。聋儿提问表明他们在积极思维,是聋儿求知欲的表现。教师根据聋儿的提问,引导他们深入观察,不必急于解答。凡聋儿能在观察中得到答案的,应引导聋儿自己寻求答案,或让其他聋儿相互解答;只有当他们找不到答案,或回答得不正确时,教师才给予帮助,做出正确的解释。对需要在以后观察中才能得到答案的问题,应启发聋儿今后认真观察,逐渐寻求答案。对他们现在还不能理解的问题,不应简单化的解释某些复杂的现象,应该告诉聋儿这些问题等他们上学以后会逐渐懂得的。对于教师也不知道的问题不要回避,可以说等老师找一找答案再告诉大家,这样,能够培养聋儿尊重科学的态度。

进行观察活动,尤其应注意发展聋儿的语言,学习正确发音,丰富聋儿词汇,培养聋儿独立使用完整、生动的语言表达思想。有些观察活动,如参观花园、商店、邮局、图书馆等,教师要先与参观单位的有关人员联系,说明参观的目的和内容,安排参观的时间和计划,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同时通知家长,要求陪同聋儿一起去。参观的前几天,要与聋儿作简短谈话,引起他们对参观的期望。参观时,尽力排除各种干扰,让聋儿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参观后,组织聋儿进行总结性谈话,可辅助图片、录像等补充不足部分。发言结束后,教师对聋儿谈话的情况作出简要评议,表扬、鼓励积极发言的聋儿。

综上所述,人的观察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引导聋儿养成观察的习惯、兴趣和能力除了注意方式方法,还必须通过直接体验,积累对各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让我们及时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给予聋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尽情去观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