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路径在社区糖尿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健康教育路径在社区糖尿病足部自护行为中的的应用研究

杜广才杜清

杜广才杜清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02)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365-01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近10%的DF患者需要截肢。严重的后果使预防成为关注的重点。有研究显示减少DF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正确的足部自护。2009年6月~12月,我们尝试应用临床路径对45名社区糖尿病患者实行DF相关内容健康教育,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济南市中区DM志愿者90例。纳入标准: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有DF危险因素但尚未发生DF,无严重并发症,意识与思维正常,能自理,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有医疗保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53.28±6.40)岁,DM病程(13.08±9.24)年。实验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52.16±5.78)岁,DM病程(14.05±9.98)年。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

方法

两组均以的“DM足部护理自我效能、足部自护能力评价量表”进行基线调查,该量表由WangJS设计,信效度较好,为我国公认。之后观察组发放并解释DM足部自护健康教育路径表,并按此表进行宣教。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包括每周1次共4次的集中授课形式的宣教及现场咨询活动。教育后两组均发放日常足部自护行为及足部异常情况记录表,每月随访回收此表,半年后两组再次进行以上量表的问卷调查。数据录入SPSS1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组在足部自护技能、自护行为、足部异常情况发生率3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宣教后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讨论

床路径是指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制定的、针对某特定疾病或手术的标准化的照顾计划。实质上是一个预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人性化服务。社区DM足部自护的健康教育路径就是依据这一原则而制定,通过有计划的知识传播和行为干预,使社区DM患者及家属掌握DF的危害、危险因素及足部自护知识和技能,并形成足部自护的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路径分为3个阶段的内容,第1阶段(第1周):在评估患者对DF和足部自护的认识前提下进行DF的原因、危害、危险因素及足部自护的有效性和易操作性。从而增强患者自护意识。第2阶段(第2~3周):宣教饮食、运动、用药及足部自护行为对预防DF的重要性及具体方法,通过示教—练习—纠错—再练习的程序确保患者学会自护技能。第3阶段(第4周)帮助患者制定足部自护计划及行动的标准,并要求将自护情况记录在表格上。第4阶段(第2~6月):每半月随访1次,收回自护行为登记表,并根据此表及患者足部皮肤情况给予肯定或者找出问题并帮助改进,以此督促自护行为。由此看出按照路径的流程宣教使施教者明确知道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何时做,避免了疏漏和重复,使健康教育更具系统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路径第4阶段长达近半年反馈督促为患者维持并形成自护习惯提供了强力支持。本研究无论从足部自护行为频率还是足部皮肤异常情况发生率来看均显示了健康教育路径优于传统方法的宣教。在DF相关知识方面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自护技能方面健康教育路径优于传统宣教。技能常在反复的实践中习得,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强化管理在提高患者自护行为频率和逐渐形成习惯的同时也必然巩固自护技能。

由以上我们可以得出良好的足部自护行为可以改善DM患者足部状况,减少异常情况的发生,进而预防了DF。健康教育路径在提高社区DM患者足部自护行为并使之习惯化方面优于传统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