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改良根治癌术后负压强度值的调节方法

/ 1

乳腺改良根治癌术后负压强度值的调节方法

严梅王雪芹杜妍华李云丽钱萍

严梅王雪芹杜妍华李云丽钱萍(云南省肿瘤医院乳腺科650118)

【中图分类号】R65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3-0298-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临床上常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1],手术范围包括切除全部乳腺组织、胸大、小肌间的淋巴结缔组织,腋窝和锁骨下淋巴结群及其软组织,术后术区可产生大量的积血、积液,国内常采用腋下+胸壁双管密闭负压引流方式排除积液、积血。目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应用固定的负压强度值,且无确切的值可参考,不适宜的负压强度值可造成术后置管时间延长,术后皮下积液例数增多等问题[2]。我科根据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的变化相应地调节负压强度值的方法从2006年2月至2011年5月期间应用于1080例术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采用电动负压吸引治疗仪(DY-1型或DYX-2A型)、一次性负压吸引盒、量杯。

1.2方法

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当天开始,保持术区引流管通畅有效,防止引流管受压、扭转、脱落,术区的引流管外接电动负压吸引治疗仪进行持续吸引,压力维持在-12kpa±1.5kpa,于每24小时倾倒并测量引流液一次,每24小时更换经高压灭菌的橡皮接管和引流瓶一次,以防止逆行感染,更换时注意夹闭引流管,当引流量低于50ml时调整负压吸引强度,换接为一次性负压吸引盒再持续吸引,换接时同样注意夹闭引流管,使负压吸引盒处于压瘪状态,压力可维持在-5kpa,每24小时更换负压吸引盒一次。当引流液<15ml/24h,持续2天,且皮瓣贴合良好,无皮下积液即可拔管,拔管时应撤除负压。

2效果

2006年2月至2008年6月,选取了9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30例外接一次性负压吸引盒,压力维持在-5kpa,保持不变,压力值固定;另30例外接电动负压吸引治疗仪,压力维持在-12kpa±1.5kpa,保持不变,压力值也同样固定;另30例根据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的变化相应地调节负压强度值。结果调节负压强度值组缩短了置管天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平均住院日。从2009年1月开始调节负压强度值方法全面推广应用于我科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

3体会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量的变化有一定规律,呈高、低、高、低现象[3],在引流量较多的阶段使用较大的负压能够有效地引出术区积血、积液,防止术后血清肿(组织内有肿瘤样的血清血液性积液)的形成,但长时间维持较大负压容易引起皮瓣肌层损伤,甚至于血管、神经损伤或出血,造成血液循环障碍,使淋巴液泄漏,引流管闭合,延长引流时间,增加感染的机会;在引流量较少的情况下应用较小负压可缓解长时间较大负压对皮瓣的损伤,但在引流量较多的阶段使用较小负压不能有效地使引流液引出,造成皮瓣漂浮,增加死腔形成和堵管的机会,使置管时间延长[4]。经过我科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当引流液较多(>50ml)时负压保持在-12kpa±1.5kpa时有较好的引流效果,但随着引流液逐渐减少(≤50ml),持续使用-12kpa±1.5kpa相反不利于创口愈合,使腋窝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引流量≤50ml调整负压值为-5kpa持续吸引。用此方法缩短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的置管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平均住院日,为手术后尽早进行化疗、放疗等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DY-1型负压吸引治疗仪为电动吸引器能够保持持续均衡的负压,引流瓶容量为1000ml,有防倒流装置,安全可靠,且不受皮肤、体位及外力的影响,其缺点是太重,不方便携带,患者穿衣和上卫生间不方便,现已引进上海宝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斯曼峰DYX-2A型电动负压吸引治疗仪,此设备较轻便,且同样具备DY-1型负压吸引治疗仪的优点。根据患者的术后引流量的变化相应地调节负压强度值的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值得在乳腺癌术后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左文述主编.现代乳腺肿瘤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458-1471.

[2]EsmatH,AhmadK,MasoumeN,etal.Seromaformationaftersurgeryforbreastcancer.WJSurgOncol,2004,2-4.

[3]涂琼华,徐春,陈风.乳腺癌术后48小时负压引流量变化趋势[J].JournalofNursingScience,2007.22(10):18-19.

[4]JainPK,SowdiR,AndersonAD,etal.Randomizedclinicaltrialinvestingatingtheuseofdrainsandfidrinsealentfollowingsurgeryforbreastcancer.BrJSurg,2004,91(1):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