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穿刺与开放手术冶疗肾脓肿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经皮肾穿刺与开放手术冶疗肾脓肿疗效对比

刘洋

刘洋

(彭州市人民医院四川彭州61193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与开放手术治疗肾脓肿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肾脓肿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经皮肾穿刺组和开放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经皮肾穿刺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肾穿刺组出血、感染及腹腔粘连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穿刺治疗肾脓肿较开放手术可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肾脓肿;经皮穿刺;开放手术

【中图分类号】R6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094-02

肾脓肿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为肾实质发生炎症化脓形成脓性包囊,多发生于尿路梗阻,严重影响患者肾功能[1]。手术为治疗肾脓肿主要方法,排除脓性物质为治疗关键,随着微创技术发展,经皮肾穿刺引流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为探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与开放手术在肾脓肿中治疗效果差异,笔者进行本次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肾脓肿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经皮肾穿刺组(52例)和开放手术组(30例)。经皮肾穿刺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2~78岁,平均(42.6±4.2)岁;左肾囊肿31,右肾囊肿21例;囊肿直径3.1~5.9cm,平均(4.2±0.5)cm。开放手术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77岁,平均(42.4±4.3)岁;左肾囊肿17,右肾囊肿13例;囊肿直径3.5~6.4cm,平均(4.5±0.8)cm。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及疾病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手术同意书和知情同意书。

1.2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后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超声、CT等辅助检查均明确诊断为肾脓肿。(2)排除合并有其它泌尿系统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肝功能不全患者。

1.3方法

经皮肾穿刺组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引流,超声下确定脓肿位置、大小,选取合适穿刺体位,常规为斜卧位、俯卧位等。选择与脓肿位置较近表面位置作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后采用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置入皮下,调整患者呼吸平稳后嘱患者屏住呼吸快速将穿刺针准确穿刺入脓肿部位。根据荧光屏上针头位置和引流液成功流出判定穿刺成功。5cm以下脓肿将脓肿抽取干净后反复注入0.9%氯化钠溶液和10%甲硝唑冲洗3~8次,冲洗干净后注入10%甲硝唑10ml后加压包扎。5cm以上较大脓肿,将脓液抽取干净后用0.9%氯化钠和10%甲硝唑冲洗后放置引流管引流。开放手术组在全麻下切开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4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2)统计两组患者出血、感染、腹腔粘连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表示并用t检验,并发症采用率表示并用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

经皮肾穿刺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x-±s)

*

3.讨论

肾脓肿为多种致病菌所致尿路感染、梗阻引起,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以发热、肾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3]。肾脓肿发病初期感染可局限在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小脓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大脓肿,对患者肾功能造成严重影响[4]。研究表明,肾脓肿可继发肾盂肾炎甚至肾功能衰竭,临床中应及时解除梗阻、消除感染灶[5-7]。

手术切开引流为传统治疗肾脓肿主要方法,可及时、有效解除梗阻,防止感染扩大。但大量临床研究指出,开放手术虽治疗彻底,但切开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同样影响肾功能,且易发生合并较多并发症,并不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8]。随着微创手术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在肾脓肿中治疗越来越广泛,具有创伤小、疗效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9]。本次研究,将经皮肾穿刺患者和开放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经皮肾穿刺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定位较准确,通过穿刺针直接穿入脓肿部位,将脓液抽取并注入抗生素,同样可获得显著疗效。开放手术直接切开皮肤、组织进入肾脏,将脓肿切开、排除,治疗较彻底,但对患者其余组织、脏器损伤较严重,影响肾脏功能[10]。研究表明,开放手术在肾脓肿中治疗对肾脏功能破坏较严重,术后极易发生感染、出血、肾衰竭、腹腔粘连等并发症,同样影响手术疗效[11]。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肾功能衰竭,但发生不同程度其余并发症。开放手术组患者出血、感染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高于经皮肾穿刺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直接在患者腹腔内进行手术,并造成较大创伤,从而增加术后出血、感染、腹腔粘连发生风险。

虽然经皮肾穿刺治疗肾脓肿具有显著疗效,但有研究指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同样具有手术风险,可损伤肾脏及其余脏器[12]。因此在行穿刺时因注意以下:(1)穿刺路径:穿刺应尽可能选择较近穿刺路径,以降低穿刺风险、降低感染风险。(2)正确使用抗生素:穿刺成功后尽可能将脓液抽取干净,并选择适宜抗生素反复冲洗并灌注,以降低术后感染风险。(3)合理选择引流管:引流管在引流出脓液同时还可增加手术感染风险,对于不同脓肿大小应合理选择是否放置引流管。

综上所述,经皮肾穿刺治疗肾脓肿较开放手术可减少患者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俞龙,陈伟林,张建平等.以急性腹膜炎为表现的肾脓肿1例[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1):86-86.

[2]柳秉润,王大成.槲皮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肾脓肿治疗作用的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2015,35(5):765-766.

[3]陈揭剑,胡志.2型糖尿病合并肾脓肿1例的报道[J].重庆医学,2013,42(3):357-358.

[4]潘建新,王凤梅.肺动静脉瘘合并脑、肾脓肿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107.

[5]范树颖,张碧丽,王文红等.儿童急性局灶性细菌性肾炎并发肾脓肿一例[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2,28(4):347.

[6]李昊,黄方权.大肠杆菌致肾脓肿1例的CT表现[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190-190.

[7]周碧华,胡波,张韩珉等.32例胎儿肾上腺区包块的声像图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5,31(5):429-432.

[8]高河云,王晋文,刘雅洁等.彩超引导穿刺治疗腹腔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2,23(22):90-91.

[9]段跃,徐庆康,周涛等.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损伤性肾出血[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3):231-234.

[10]傅淑霞,张丽萍,穆霖等.肾皮质化脓性感染28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10-511.

[11]陈全兵.肾脏假性肿瘤7例诊治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3,18(6):614-616.

[12]都书琪,王喆,陈启光等.糖尿病患者肾被膜下脓肿破溃致腹膜后巨大脓肿一例[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1414-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