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浅论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

胡茹娟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胡茹娟

摘要: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学能力

所谓自主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表现在:A: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自觉的学习态度;B: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知、学习和理解教材;C:学生能够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潜力,主动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并能积极、自觉地向老师请教,与师研讨。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使其能自主学习。人只有成为自主的人,才会有主体性。

由于小学学生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生成长期,心理上有了不同于小学生而又有别于初中生的发展,他们对待新事物总是保持着一种天然的好奇,对未知领域存在着一种近乎本能的求知欲望。因此,我们在探讨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就应该利用这种心理,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自主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因此,本人认为对于小学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培养应该充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自主学习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是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自主学习是与他人支配的学习截然对立的,它能够使学生为自己负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自主教学是师生建立一种和谐、平等、互动的教学平台,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品质。

在语文新课程的标准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直接的参与者,老师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转换,不要“一言堂”,要放下“架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的自觉性、自主性、合作性。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感受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听故事、听录音、演课本剧、看录像、做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引领者,教师要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创设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首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主权。而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本应该具有自己支配学习时间的权利。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其次要确保全体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应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跳一跳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对“学困生”还要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多给他们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

三、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四、体验探索,激励学生走向成功

作文教学是一大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要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必须设计好探求问题的台阶,包括设计好课堂提问和动手写作的步骤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同学思维都能打开。例如:教学生写作《难忘的一节课》这篇作文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活动。我走进教室时,拿着一杯"红糖水"我说:"想知道它的味道吗?我先来尝一下,"我伸手从杯里蘸了一下,然后用舌尖舔了一下手指。咂咂嘴说:"好天的红糖水。大家想尝尝吗?"看我尝得那样香甜,同学们跃跃欲试,要来品尝。我让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品尝,他学着我的样子,手指伸进去一尝,龇牙利嘴,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同学们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另一名同学自告奋勇上来品尝,和第一位同学一样表情,还不停地向外吐唾沫。大家都疑惑了,在下面议论起来。这时班长站起来说:老师,请告诉我们,这是为什么?我说:同学们,你再看一遍,我是怎么尝的。这时,大家观察的仔细了,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原来,我用中指去杯里蘸,添得是食指,当然就尝不到醋的酸味了。我顺势问大家,这件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大家的回答我都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让同学们把刚才课堂上的经历记录下来,把你明白的道理写下来,就是《难忘的一节课》。因为学生都亲临了这堂课,感到有话可写,写作热情高涨,很快就进入了写作状态。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就会多十分的活力,学生学习能力就会百倍的提高。

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的自主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

[2]《教育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