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复健医学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盆腔复健医学的临床应用

白福光王勇王刚

亚洲盆腔复健医学会

摘要:目的研究盆腔复健医学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进行盆腔复健养生的顾客120例做为研究对象,按常规流程进行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参考、分析评估、设计疗程、心理干预、手法干预、针法干预、祖传中药蜡方辩证加减应用。对盆腔复健治疗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免疫细胞功能和数量、激素水平。结果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健后观察组下腹不适、腰骶胀痛、带下量多、大便干结等主要症状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复健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健前后hs-CRP,PCT,IL-2,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健后观察组hs-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2,IL-10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统计观察及文献参考,其主要功能是激活病理细胞新陈代谢、激活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病理炎性物质吸收、激活神经传导功能、促进内分泌平衡,以达到所谓启动人体自愈力的作用。

关键词:盆腔复健;康复;临床应用

盆腔复健医学广泛应用于生殖、泌尿、肛肠疾病的预防及康复,具有提升免疫力、促进功能恢复、促进新陈代谢、平衡内分泌的作用[1]。由于盆腔内各系统器官之间相互关联,神经、循环等支持系统是共用的,所以盆腔复健医学把盆腔内各系统统一研究,统称为盆腔系统。目前临床上生殖、泌尿、肛肠各科关于具体的预防及康复手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盆腔复健医学概念从2008年萌芽诞生开始,从盆腔自律神经激活治愈性功能障碍,到盆腔循环疏通调理盆腔积液吸收,从阴部神经刺激治疗漏尿,沿着这条全新的诊疗思路,结合临床解剖及外科经验,并参考大量的医学相关文献,把康复范围逐渐扩展到整个盆腔器官的功能性病变、产后恢复领域。在月子病、妇科炎症、妇科肿瘤、月经病、性功能障碍、漏尿、肛肠领域的预防、促康复及协同治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院进行盆腔复健的顾客120例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两组顾客的年龄、文化程度一般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2]:潜在的盆腔器官支持系统(盆腔自律神经、阴部神经、生殖股神经、髂腹股沟神经、阴部内动静脉、性腺动静脉、子宫膀胱淋巴管等)异常;各种妇科生殖泌尿肛肠疾病(如:各种妇科炎症、各种妇科肿瘤、各种产后月子病症、各种性功能障碍、漏尿及肛肠病变等);盆腔支撑系统异常(如:盆腔器官韧带筋膜、骨盆肌肉筋膜、骨盆关节位移开合松动等);排除标准:由于盆腔系统疾病导致癌变的患者,性病患者,深度昏迷患者,老年痴呆,精神病患者。本研究进行前由医生向顾客及家属讲解盆腔复健医学发展情况与治疗过程,并签订盆腔复健临床治疗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盆腔理疗康复方法,观察组采用盆腔复健治疗方法,由责任护士进行入院指导,发放宣传手册,出院时行出院指导。经过系统检查评估确定盆腔系统亚健康患者病情后,进行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参考,经过临床分析评估、设计疗程、心理干预、手法干预、针法干预、祖传中药蜡方辩证加减应用,最终达成盆腔复健治疗。对盆腔复健治疗有效率、证候积分、免疫细胞功能和数量、激素水平做出临床统计。

1.3数理统计

采用SPSS22.0数理统计软件,计量指标采用(±s)统计软件对两组盆腔亚健康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满意度情况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顾客临床复健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理疗有效率71.7%(43/60),明显低于观察组复健治疗有效率93.3%(5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盆腔系统亚健康、疾病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盆腔调理治疗前的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健治疗后观察组下腹不适、腰骶胀痛、带下量多、大便干结等主要症状的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复健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现状:经过多年发展理论核心确立、疗法不断优化完善,亚洲盆腔复健医学会由一百余位港澳及大陆医师积极参与并发起成立,致力于盆腔复健医学学术临床研究及交流。北京易塑康美医学研究院隶属于亚洲盆腔复健医学会,是盆腔复健医学学术中心和盆腔复健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学会与研究院结合培养高层次盆腔系统健康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档案统计已受益30余万人。

3.2问题与对策:由于盆腔复健医学是全新的学科,其参考文献少,仅仅在少部分接触并认可的医学同道之间运用并努力总结、交流,相比全民人类受益人群更是有限。我们将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挖掘更多相关文献、病案及相关主流学科及边沿学科作为参考,不断应用于临床总结于临床,做好临床病案存档及数据统计,争取写出更高质量的论文及相关文献教材。利用学术交流平台吸纳更多盆腔复健医学及盆腔系统健康的医生、学者、爱好者,共同推动盆腔复健医学事业的发展。

3.3发展与展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盆腔复健医学本着早发现早调理早评估早干预早诊断早治疗的特色原则,把握黄金治疗期[3],运用其特定的一套简便实用复健技术,在当今和未来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无疑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技术理论善于根据错综复杂的生理病机发掘病灶病源,善于把复杂的复健技术整理简单实用高效化,并注重于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盆腔复健医学是盆腔系统疾病除了用药与手术之外的第三种追求的健康选择,其特色为安全无痛无副作用,从根源上解决亚健康疾病问题。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统计观察及文献参考,其主要功能是激活病理细胞新陈代谢、激活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病理炎性物质吸收、激活神经传导功能、促进内分泌平衡,以达到所谓的启动人体自愈力的作用。其灵感来源于临床,其理论来源于浩瀚的中医与西医知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会一如既往的不断吸收相关各科的前言理论,不断充实完善盆腔系统复健学科,从而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玉明,李珂娴,沈先荣.中医药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1):76-78.

[2]贺豪杰,郭红燕,韩劲松,等.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2):1085-1088.

[3]王丽.产褥期健康宣教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早期康复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1):309-310.

白福光医师简介:盆腔复健医学创始人、亚洲盆腔复健医学会副会长、北京易塑康美医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华预防医学会特殊贡献奖获得者,香港易塑康美特聘专家,致力于盆腔、形体、脊柱健康、产后修复学术研究、临床及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