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郭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郭锦

郭锦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摘要:目的评价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C反应蛋白、D-D水平、血管收缩期峰流速、血管舒张末期流速、卒中复发率、死亡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应用神经介入治疗既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又能降低卒中复发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神经介入;远近期疗效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因血流动力学出现障碍或是脑血管壁发生病变后引发脑组织血液供应不畅的疾病,患者脑部组织因缺氧缺血而出现软化甚至坏死,最终导致不同程度的短暂性甚至永久性损伤。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是仅次于癌症造的死亡。现阶段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依靠内科常规治疗与外科介入治疗,内科常规治疗主要使用药物为预防,而外科治疗有创伤且合并各类并发症等,故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患者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中,18例女性,27例男性;年龄48~84岁,平均(61.5±10.7)岁;发病时间4.6~12.5h,平均发病时间(8.6±3.5)h。试验组中,19例女性,26例男性;年龄49~85岁,平均年龄(62.2±11.1)岁;发病时间4.5~11.8h,平均发病时间(8.4±3.1)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我院伦理会已同意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诊断标准:经头颅CT、MRI检查,同时结合临床表现(偏瘫、失语、头痛)确诊疾病。

1.2纳入标准

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有神经介入治疗指征。排除标准:恶性肿瘤者;严重高血压者;多发性脑梗死者;脑出血者;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禁忌证者;精神性疾病者;外伤史者;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

1.3方法

对照组实行静脉溶栓治疗,详细如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山东阿华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70023),0.9mg/kg,控制最大用药量≤90mg,取总剂量的10%经注射器对患者施以静脉注射治疗,需于5min内静注完毕,随后,将余下的90%总剂量于1h之内利用静脉滴注泵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术后1d,予以患者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722),100mg,经口服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加用神经介入疗法,详细如下:以血管造影技术仔细观察缺血区侧支的循环情况,明确动脉狭窄部位。局麻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经股动脉进行穿刺,于路径图和微导丝的引导之下,利用微量泵自溶性导管泵入20mL的生理盐水以及20万U的尿激酶(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050),控制泵入速率为1 mL/min,并在患者的动脉狭窄栓塞处按要求置入支架。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变化情况,并经动脉造影了解患者堵塞血管的通畅情况。

1.4评价指标

根据下述标准评价两组的血管再通情况:①完全再通:颅内各分支血管完全显影。②部分再通:栓塞部位后端血管部分显影。③未通:栓塞部位后端血管不显影。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量表)对两组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分值越高,提示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卒中复发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因颈部动脉或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导致局部脑组织供血不足,引起脑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脑部相应的组织出现缺氧或缺血症状,使得患者出现持久性或短暂性的脑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因此,尽早预防与后期治疗至关重要。此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其脑组织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缺血,进而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故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以疏通阻塞血管、恢复脑缺组织供氧、供血、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治疗原则。

结语

综上所述,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效果显著,且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魏官,辛雁瑞,韩慧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7):2216-2217.

[2]王洪生.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