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刘红漫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湖南湘潭

摘要:数学是中职教育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公认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中职数学教学必须体现学以致用、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原则,将所教内容化难为易,同时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产生较好的认知态度和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数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为职校生学好专业理论课、实践技能和谋职就业提供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其应用价值和重要性已在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生就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该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及体会。

一、坚持学以致用、服务专业课原则

中职数学课作为一门工具课,是为专业课服务的。由于中职专业类型繁多,不同专业对数学要求差别很大,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很不平衡,这些都需要我们通过教学内容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成效。教学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而选择内容。教学应强调与现实工作的联系,强调实用性,特别是与专业相关的应用。不同的类型的专业,该部分内容不同,如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平面向量、解习几何有所侧重;而财会专业则对排列、组合、统计初步应用较多;但由于与学生的专业密切相关,强调学以致用,故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为学生所接受。

二.注重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由于我们教师自身的经历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我们常常在自觉与不自觉中重视或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而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常常关注的不够。其实对中职数学教育而言,我们更需要关注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因为,中职的培养目标是直接从事某一专业、工种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其特点是直接面向社会。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中职数学教育水平。中职数学教育要摆脱困境,必须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与束缚,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特别是围绕专业的相关应用。这样,我们既可以扬长避短,又可以通过学以致用,使学生学有兴趣。现在中职新教材顺应了这一趋势,与旧教材相比,减少了理论推导,增强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强化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新教材从概念的引入到一些结论性内容的产生、从相关知识的应用到课后习题的巩固,都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帮助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突出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尊重学生现状,合理安排教学的难易程度

无需讳言,中职学生的底子薄、基础差是客观事实。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很多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放弃数学的学习,进入中职学校后,由于基础薄弱、兴趣淡化,毫无学习动力,加之职高数学属于中等数学的范畴,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对所学者的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要求都较高。因此,许多学生感到数学课枯燥乏味、太难学,根本不愿意听数学课,多数学生因听不懂课而趴在桌上睡觉,让教师陷入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针对这种情况,中职数学教师应该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将所教内容化难为易,重在让学生懂多少而不是给学生讲了多少,让学生感到中职数学容易学。具体应做好:一是要认真开展学情研究,以摸底考试、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谈话、研究作业反馈等调查学生的真实平,掌握学生的整体状况和个体特点,找出与学习新课内容的差距。二是注重与初中数学的衔接教学,针对学生初中数学的薄弱环节采用合适方法给予补习,如去括号、分母有理化等“点”上小知识、小技能的差距安排与新知识穿插教学,需要时补习;解各类方程(组)、数系等“面”上的知识技能差距以“章节预备知识”的形式集中补习。三是严格学习常规,从听课考勤、督查作业、带齐学习工具等方面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向学生讲清道理,辅之惩戒措施,逗硬实施、长期坚持,努力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和风气,使学生能够基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实现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

四、完善评价方式,突出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主要以考试成绩检验教学效果的普通高中不同,中职的数学教学若将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则很容易让教师陷入两难的境地:试题出得太简单吧,连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都覆盖不到,那么这样的考试无异于放水,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良知是一种折磨;试题出得稍微有点难度吧,大面积的不及格又会违背学校关于评价学生的有关规定,只能由教师对分数进行修正,这样在学生中会逐步形成极为有害的思想,因此,需要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能真正促进教学活动的健康开展并真实反映实际效果。一是重结果,但更要重过程。毫无疑问,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来说,考试仍然是重要和相对客观的方式之一。但同时,为避免多数学生对数学产生彻底对抗的自暴自弃情绪,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将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运用等的权重提高,促进学生在平时认真学习。只要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每天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进步,而不是“课堂当看客、课后空作业、考试靠抄袭”,哪怕这种收获和进步再小,也体现出了数学教学应有的价值。二是要多进行正面的引导和评价。对于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大多数是初中期间被教师“遗忘的角落”,所以在评价学生时,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和进步。三是对不同专业,数学课考核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数学教学的考核可根据专业要求决定考核方式,主要在于应用能力的评价,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习,体验应用知识带来的乐趣。

中职数学教育改革,虽势在必行,却任重道远。以上,仅仅是围绕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与思考谈了粗浅的看法,以期引起更多的教师对中职数学教育改革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参考文献:

1.马麟<<数学与职业>>教育出版社

2.王英杰<<数学教育与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