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蒋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蒋巍

蒋巍

托克逊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摘要:以后浇带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作用基础上,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材料选择、后浇带设置以及后浇带浇筑施工等方面,详细探讨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后,能够建筑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0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环节,所使用最为普遍的施工材料就是钢筋混凝土材料,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往往会因为施工环境、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极易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裂缝等病害问题,给工程的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设置后浇带结构形式的重要作用就是消除变形、裂缝的病害问题,同时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可以更好的预防其结构出现病害问题,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施工缝尺寸,保证其结构达到技术标准的要求,还需要在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必要的养护处理,从而可以提升后浇带工程的质量,全面的促进建筑项目质量的提升。

1后浇带的重要作用

1.1能够有效的解决沉降差问题

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将结构与裙房基础设计为整体的形式,但是在施工中需要将后浇带分为两个部分进行处理,在建筑主体施工结束之后,其沉降也会完成,然后就要在连接位置进行浇筑施工,这样就能够组合成为整体结构,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

1.2降低温度收缩带来的影响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自身性能也会因为环境因素而受到影响,特别是环境温度的影响,正是因为环境温度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就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病害的出现,最终导致了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安全性难以满足要求。即使在项目中选择相同的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而混凝土结构处于不同的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进而导致了工程的施工效果不同。如果施工过程中,环境温度比较低,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比较大的收缩膨胀波动;如果环境温度过高,会造成混凝土前期的水化反应比较快,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进而导致了内部结构的应力过大,从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的问题。混凝土结构一般都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出现裂缝的问题,此时可以通过布置后浇带的方式可以消除裂缝问题,全面提升其结构的整体性能,达到结构安全性的要求。

2后浇带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想要切实的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水平提升,就必须要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把握,所以,施工时必须要对以下几个工艺内容进行掌握。

2.1材料选择

后浇带结构在施工时,应该选择收缩性比较小的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要合理的布置减水剂,保证混凝土材料的用水量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更好的降低其收缩性。在混凝土拌制环节,应该严格控制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按照设计方案与技术标准进行材料的配制,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更好的消除新旧混凝土连接位置上产生的裂缝问题。混凝土浇筑环节对于结构性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按照技术要求来进行,各个工序都要符合设计方案的规定,从而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达标。

2.2后浇带的设置

2.2.1后浇带断面形式

断面形式对于后浇带性能的影响比较直接,一般都需要应用同一断面结构形式,通常需要设定为阶梯形、平直形、V形等等,平直型应用的最为广泛,效果也最好。如果建筑工程的墙体结构等部分厚度超过60cm,可以选择使用企口缝断面形式;若是厚度值在30cm~60cm之间时,应用阶梯型的效果最好。

2.2.2后浇带位置

后浇带在布置的过程中,对于位置的确定时,一般需要选择受力性比较小的结构形式,不能安装在剪力墙的中间位置上,所以多数的情况下都会知不知道梁板结构反弯法位置上,此时可以更好的消除剪力与弯矩的作用,可以减少外部承载力。

2.2.3间距值确定

很多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时,设计图纸上并未明确的标注出后浇地的技术参数,所以在施工中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技术要求来进行技术参数的确定。后浇带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预留间隙尺寸,同时需要按照工程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需要保证其间隔距离在40cm以下,并且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确定后浇带的间距尺寸。

2.3后浇带浇筑技术

2.3.1后浇带浇筑时间

在后浇带浇筑的过程中,做好浇筑时间的控制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在沉降后浇带的施工环节,都是在建筑主体工程的浇筑完成后的2周进行施工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后浇带施工时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规范要求操作,同时,要严格的对施工缝进行处理,保证施工缝的表面结构光滑,同时,还需要对钢筋的性能、强度进行控制,以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满足实际要求。

2.3.2后浇带浇筑温度

任何一个工程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实施后浇带施工前,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地区的环境,选择在最为适宜的条件之下来进行施工。后浇带施工时,需要保证新旧混凝土结构的连接性能达标,并且严格控制浇筑环节,保证其结构性能达到要求。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可以发现,浇筑施工时,环境温度在10℃左右为最佳。

2.4后浇带施工缝后期处理方法

2.4.1立缝表面凿毛方法

混凝土结构达到终凝的条件时,需要将挡板拆除完成之后再应用斩斧或者钢杆等工具来实施凿毛处理,并且需要将松散的石子清理干净,因为该阶段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比较低,所以凿毛比较顺利,一般需要凿毛的深度在20mm~30mm之间。混凝土二次浇筑环节,需要先应用高压水枪进行清理,同时需要涂刷一层水泥浆液,这样能够保证新旧混凝土结合的位置上粘结性能更强,可以满足工程的强度需要。

2.4.2清除浮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若混凝土的施工区域不大,那么最快的施工方式就是采用抹子将混凝土表层的浮浆清理干净,在操作的环节中刮除需要控制在25mm以内,同时,还需要将条纹形状压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切实的将混凝土的粘结性提高,在一定的范围中提高了新旧混凝土的连接性。

2.4.3二次开发振捣方法

混凝土在完成了初凝之后,需要实施二次振捣施工,此时可以保证下沉粗骨料与上升的浆体能够完美的结合,二者之间均匀性更强。从实际施工效果分析可以发现,应用该方式能够更好的减少裂缝数量,并且可以减小裂缝尺寸,满足工程的使用需要。

2.5后浇带养护

后浇带施工完成之后的养护处理也是非常关键的,其对于提升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都是非常有益的。因此,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养护施工。后浇带施工结束后,应该将连接位置全面清理干净,不能存在任何的粉尘与积水。一般情况下,应该在后浇带缝隙两侧布置挡水砖,可以有效的保护结构。根据工程的技术标准,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d,可以采用湿麻袋表面覆盖的方式来进行保湿,其养护效果会更好。如果后浇带设置在混凝土两侧位置上,此时的养护时间可以增加到28d。

3结语

从目前的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来分析,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此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后浇带的技术特点,了解工程的施工要求,从而可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计划,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有效的消除施工环境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切实提升后浇带的工程质量,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性能满足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鹏.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

[2]徐炜亮.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9(03)

[3金虎.]关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