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孙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孙婷

孙婷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浙江杭州3111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例。A组给予强化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其A组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行护理干预可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具有较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呼吸内科;重症;临床效果

呼吸内科重症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和病情危重等特点。其高发于老年群体,可能引发失落或抑郁等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导致病情恶化[1]。临床中多为该类患者行护理干预,目的是确保其临床疗效。研究中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主体,旨在探究护理干预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效果,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间入本院治疗的7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35例。A组中,男24例,女11例;年龄范围是20-84岁,平均(54.12±0.25)岁。B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范围是22-88岁,平均(54.94±0.41)岁。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方法

B组给予常规护理,即饮食护理、生活指导和应急处理等。A组给予强化护理,具体为:

1.2.1病情观察

对患者进行24h病情监测,观察其心率、呼吸、意识状态与血压等变化情况,以呼吸深度、节律与频率作为病情程度的判断依据。评估其有无咯血、咳痰或咳嗽等症状,并观察痰液性质。评估其有无哮喘症状,并规避诱发因素,加强夜间巡护,避免午夜哮喘发作。若患者有缺氧等症状应立即吸氧,并进行血气指标和心电监护。根据其呼吸困难程度和检测指标水平适度调整给氧流量,避免发生不适症状。

1.2.2通气护理

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定时清理呼吸道,促进痰液排出,做好口腔和鼻腔的清洁工作,避免感染。若患者自主呼吸困难则给予辅助通气处理,严密观察呼吸机的参数变化,在预警信号出现前给予相应处理。

1.2.3药物指导:

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与疾病程度适度调整,确保药物剂量可达到理想的血药浓度,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给予科学预防。确保静脉注射或雾化吸入的用药安全,保证静脉通路顺畅,将特效药与常规药分开输入。明确患者的用药史和过敏史,注意控制静脉给药速度,并定期评估药效和用药安全性。

1.2.4环境护理

使病房内空气流通,定时换气和通风,每日3次,室温维持在22℃左右,湿度为55%左右,通过湿地清扫防止灰尘扬起,定期消毒病房,禁用刺激性消毒剂。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的pH值、PaC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分压)、HR(心率)和RR(呼吸)等血气分析指标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血气分析指标用(x±s)表示,行t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其A组优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血气分析指标变化(x±s)

3讨论

呼吸内科重症疾病多为慢性病,患者会伴有明显的呼吸障碍,需要接受吸氧或雾化吸入等治疗,对其生活质量具有明显影响[2]。护理干预可通过病情观察护理动态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能通过预见性护理避免哮喘等并发症。通气护理可改善其肺部通气功能。药物指导可提高其用药科学性,充分发挥药效,并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环境护理可确保治疗环境的舒适度,使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3]。结果为:A组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B组(P<0.05)。与卢洪涛[4]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护理干预可改善该类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护理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霞.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18(1):3626-3627.

[2]卫秀梅.应急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23):3251-3253.

[3]秦宗洁.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7):90-91.

[4]卢洪涛,姜禄,王爱萍.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