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三伏灸的研究进展

/ 3

近十年三伏灸的研究进展

吴宇航郑美凤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中医院福建泉州3620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350122)

前言

三伏灸首见于《张氏医通》,是以“冬病夏治”为理论基础,此理论源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即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宜养其内虚之阳,故宜在阳气最盛的夏至日进补,如此可以借天阳上升之势,使阳气得以恢复。其具体措施为,在夏季三伏天阳气致胜之时通过穴位敷贴、艾灸的方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属于三伏灸是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在2009中医针灸学会的指导意见中说明,三伏灸对于秋冬春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据不完全统计,仅福建省内每年三伏灸接诊的患者达10多万人次,已有相当庞大的患者群体。目前已开展了大量关于三伏灸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笔者通过在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以“三伏灸”为主题词检索2007-2017年的相关文献,整理归纳后综述如下。

1三伏灸的理论基础

三伏灸是依据中医“治未病”、“冬病夏治”理论产生的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三伏灸根据时令特征冬病夏治,唐代王冰认为春夏阳盛过食寒凉而易伤阳,故春夏养阳以抑制阳气伤之太过。而明代大家张景岳以为阴阳互根互养:“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故春夏养阳,意在为秋冬养阴做准备。张志聪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强调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宜养其内虚之阳。而也有部分医家认为,依据时令生化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时节应顺应温、热生长之气养阳。

2三伏灸的现代研究

我们在相关数据库的结果显示,三伏灸所治疗的疾病的研究中,以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著。

2.1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针灸学会总结大批专家的临床实践及既往相关研究,强烈推荐用三伏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鼻炎、哮喘。由于三伏灸的特殊性,三伏灸的干预多在缓解期进行,近期观察发现其对缓解期症状由很好的改善,而远期来看,也能够减少发作期的发作次数和降低发作时症状严重程度。

2.1.1鼻炎

目前三伏灸治疗鼻炎的操作方式多见药物敷贴或艾灸,均发挥了较理想的作用。有学者在三伏天用药物敷贴治疗鼻炎,治疗后明显降低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状和体征积分,对生活质量中的行为问题、鼻症状、情感反应和总体情况在治疗后也有明显改善[1-6]。该课题组研究还表明,相比平常灸和安慰剂,三伏灸对鼻炎症状积分、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更佳,总有效率达89.29%。另有学者在三伏天用隔姜灸并予药物敷贴治疗鼻炎,治疗后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总有效率提高到95%[7]。

鼻炎的治疗上除了单纯应用三伏灸以外,有些学者还将三伏灸与其他方法结合应用。杨仁通[7]用三伏灸与电针结合治疗鼻炎,三伏灸期间取风池、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进行4周的电针治疗,明显降低患者的鼻炎症状和体征积分,疗效显著。丁小红[8]等人用三伏灸配合穴位注射的方法,取双侧迎香注射地塞米松及利多卡因注射液,同时在双侧合谷、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与西药组对比,明显减轻患者鼻痒、流涕等症状和鼻粘膜水肿情况。

鼻炎是反复发作性、慢性疾病,治疗周期往往较长,目前的研究表明,治疗周期的差异对鼻炎的改善情况有影响。一项为期1年的三伏贴治疗鼻炎的研究[3],患者总有效率为89.29%,而另一进行了3年的三伏贴总有效率为95%[8]。相关的研究除了关注了治疗后短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关注了远期患者症状的总体情况。有研究表明[3,4],经一个疗程的三伏灸治疗,短期症状、体征积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明显,而6个月后随访,虽然鼻部症状及体征积分、生活质量总分较治疗后有所升高,但与治疗前相比仍有明显改善。另外的研究在三伏灸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时发现[8],治疗后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复发率,65%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无复发。

2.1.2哮喘

哮喘也是三伏灸的主治的疾病之一。冯后桥[9]等人对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行三伏灸治疗,统计治疗前1年内和治疗后1年内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发现,治疗后较治疗前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杨丹红[10,11]等人研究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三伏灸与非三伏灸后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和血清IgE的变化,结果显示,三伏灸临床有效率显著优于非三伏灸,且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指标FEV1、FEV1/FVC、PEFR、PD20-FEV1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提高,而非三伏灸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提高不显著,检验患者血清总Ig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IL-4、IL-13水平发现,三伏灸治疗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下降,非三伏灸组则无明显改变。

徐涵斌[12]等人的研究还发现,三伏灸防治哮喘过程中,发泡大小影响着临床疗效且水泡越大,疗效越明显。该研究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三组均接受三伏灸贴治疗,A组贴敷1h,穴位出现红晕或小水泡(直径≤1cm);B组贴敷3h,穴位出现中水泡(1cm<直径≤3cm);C组贴敷5h,穴位出现大水泡(直径>3cm)。三组治疗后哮喘症状评分、肺功能(PEF和FEV1)组间相互比较,大水泡组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改善最显著,其次为中水泡组,均优于小水泡组。

还有基础研究表明,哮喘模型新西兰兔的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明显增高[13]、细支气管内管壁及平滑肌明显增厚,通过三伏灸治疗后,降低了MMP-9蛋白及基因表达,以九壮的疗效为著,与地塞米松相当,并能够明显提高模型兔胸腔体表温度,同时,九壮的三伏灸和地塞米松治疗后,两组的细支气管内管壁及平滑肌厚度均变薄[14]。

2.2消化系统疾病

除了呼吸系统疾病,三伏灸在临床上也广泛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腹泻,其疗效也十分令人欣慰。目前治疗腹泻多用药物敷贴或艾灸,均发挥了较理想的作用。

有学者发现三伏灸结合针刺对脾肾阳虚型腹泻有良好效果[15],在三伏天取脾俞、肾俞、大肠腧、足三里、神阙进行穴位敷贴,药饼为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肉桂等制成。疗程结束后评估发现明显降低患者腹泻症状积分、病情尺度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总有效率达91.67%,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另外的研究表明,穴位敷贴前艾灸对脾肾阳虚型腹泻疗效更佳。宋福学[16]等人用三伏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腹泻,选取中脘、天枢、肺腧、大肠腧、足三里等穴进行隔姜灸后,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人工麝香制成的膏药敷贴,疗程结束1个月后随访发现,三伏灸对脾肾阳虚型腹泻疗效最佳,有效率达100%,对脾胃虚弱型腹泻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而对肝郁脾虚型腹泻效果不如前者。

2.3其他系统疾病

三伏灸的应用并不局限在呼吸、消化系统疾病,在其他某些疾病上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高峰[17]用三伏灸贴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该研究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应用三伏贴治疗,治疗组31例在三伏贴治疗前先进行隔姜灸,连续治疗3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总有效率87.1%,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另外,韦丹[18]用三伏灸治疗证属脾肾阳虚型的颈型颈椎病,连续治疗3年后,总有效率达96.47%。这些研究表明,三伏灸对颈椎病的疗效优异。高峰的另一项临床研究还发现[19],三伏灸贴能有效调理阳虚体质,连续调理3个疗程,对比调理前后阳虚体质积分下降明显。

3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三伏灸在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某些疾病上疗效显著,尤其擅长治疗阳虚证型的疾病。但目前的研究中多为单一中心、小样本的临床研究,且三伏灸的实验方法、选穴、灸材、灸量等都不尽相同,其研究结果也不尽吻合,难以具备可比性。今后应在相关的临床研究上,规范研究方法,应加强各相关课题组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多学科、多领域之间的跨行业交叉研究,设立大样本、可重复的多中心研究,深入挖掘三伏灸的疗效性、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陈俊琦,王宁宁,张继苹,等.三伏灸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9):2234-2236.

[2]陈静,刘雄,邓桂珠,等.三伏灸与安慰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表现的比较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375-377.

[3]邓桂珠,王宁宁,黎剑锋,等.三伏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观察[J].四川中医,2012(3):124-126.

[4]杨莹珠,胡楠,谷艺修,等.三伏灸与平常灸对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10):999-1001.

[5]王宁宁,陈静,陈俊琦,等.三伏灸与普通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表现改善情况的比较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10):1-4.

[6]陈静,邓桂珠,陈芳,等.三伏天与非三伏天穴位贴敷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针灸,2012,32(1):31-34.

[7]杨仁通.针灸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737.

[8]丁小红,邓兰芬,谢燕风.三伏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28):296-297.

[9]冯后桥,冯玲媚.浅谈三伏灸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16):33-34.

[10]杨丹红,蔡明华,陈晓军.三伏灸治疗过敏性哮喘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0):713-715.

[11]杨丹红,贾仰民.三伏灸对过敏性哮喘患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562-564.

[12]徐涵斌,何勇,宋南昌.三伏灸贴防治支气管哮喘发泡大小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6):23-25.

[13]苏美玲.三伏灸诱导胸腔体表不同灸温对哮喘型新西兰兔肺组织MMp-9表达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14]文婧,苏美玲,李淑娟,董亚琴,陈铭.三伏灸不同灸量对支气管哮喘新西兰兔细支气管形态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1):4932-4935.

[15]李勤.三伏穴位敷贴配合针灸治疗脾肾阳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

[16]宋福学,张荣华.三伏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0例[J].中国针灸,2011,31(2):153-154.

[17]高锋.三伏灸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2016,38(2):254-256.

[18]韦丹.“三伏灸、三伏贴”治疗颈型颈椎病85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11):48-49.

[19]高锋.三伏灸贴调理阳虚体质的临床效果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5,31(11):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