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探究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在心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刘万洋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在心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实验组采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38例确诊,患者中12例动脉粥样硬化、11例心脏病等,确诊率达到95%,高于对照组(确诊率80%)(P<0.05);实验组检查过程中2例呛咳、3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为20%,低于对照组35%(P<0.05)。结论心内科疾病机制复杂,类型较多,采用内科电生理检查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心内科疾病;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effectofelectrophysiologicalexaminationincardiologydiseases.MethodsThedataof80patientsadmittedtoourhospitalwereanalyzedand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asexaminedbyroutinemethods,whiletheexperimentalgroupwasexaminedbyelectrophysiologyofcardiology.Theresult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Intheexperimentalgroup,38caseswerediagnosed,12casesofatherosclerosis,11casesofheartdiseaseandsoon,thediagnosticratewas95%,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80%)(P<0.05);intheexperimentalgroup,2casesofcough,3casesofnauseaandvomiting,theadversereactionratewas20%,lowerthan35%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mechanismofcardiacdiseasesiscomplexandtherearemanytypes.Theeffectofelectrophysiologicalexaminationisgood.Itisasafeandeffectivediagnosticmethodandworthpopularizing.

Keywords:electrophysiologicalexaminationofcardiology;cardiologydiseases;clinicaleffect

心内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发疾病,这种疾病类型较多,常见的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肺心病、风心病等,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患者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确诊将会诱发其他疾病,严重患者甚至造成死亡。目前,医学界对于心内科疾病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确诊,但是效果不好,临床误诊和漏诊率比较高,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诊断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在心内科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对2018年6月~2019年4月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49.4±1.4)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5±2.4)月;对照组有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46.7±0.8)岁,病程1.2~6.5个月,平均病程(4.2±3.1)月。患者入均符合心内科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家庭背景、患病时间等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实验组采用心内科电生理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检查当天,将患者推进导管室,然后将患者放在X光检查床上进行检查。在X光检查床上,将相关监测设备和患者身体相互连接,并采用无菌单盖住患者身体,检查过程中医护人员佩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检查过程中,将导管插入部位(如:腹股沟、手臂等)进行常规消毒,并进行局部马鞍镇,然后将患者皮肤划开一个口子,使用穿刺针穿刺血管,然后将电生理检查导管放入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然后将电冲动信号传入和传出心脏,通过检查过程中获得的参数和标准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患者病变部位及疾病[2]。

1.3统计学方法实验中,对患者止血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χ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实验组38例确诊,患者中12例动脉粥样硬化、11例心脏病等,确诊率达到95%,高于对照组(确诊率80%)(P<0.05);实验组检查过程中2例呛咳、3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为20%,低于对照组35%(P<0.05)。

3讨论

心内科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这种疾病机制复杂,诱因也比较多,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心内科疾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达到30%,且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疾病出现上升趋势。目前,医学界对于这种疾病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确诊,但是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咳嗽、呕吐等,部分患者甚至由于恐惧等中途放弃检查。本次调研中,实验组检查过程中2例呛咳、3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为20%,低于对照组35%(P<0.05),这个结果和张永春等人[3]相关研究结果相同。此外,常规诊断方法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很多患者胃肠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诊断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在心内科疾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和常规诊断方法相比这种诊断方法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心内电生理检查能够帮助患者准确的确定患者心律失常等电生理机制,并且能够对患者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此外,这种诊断方法操作相对简便,检查费用较低,并不需要特殊的装置等优点,十分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心内电生理检查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是一种微创检查方法,它与患者心脏等指标直接相连,检查效果真实、可靠,已经成为了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这种诊断方法在检查时不会对患者产生创伤,更不会对病灶周围其他组织造成损伤,临床确证率也比较高。本次调研中,实验组38例确诊,患者中12例动脉粥样硬化、11例心脏病等,确诊率达到95%,高于对照组(确诊率80%)(P<0.05),这个结果和李金生等人[4]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由此看出:内科电生理检查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心内科疾病机制复杂,类型较多,采用内科电生理检查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延宗,黄从新.对有关房颤几个问题的思考[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17(2):94-96.

[2]强荪,赵玉,杜日映,等.典型心房扑动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J].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12,9(3):66-67.

[3]张永春,赵国安,黄陆力,等.经食管心电生理与心内电生理测定房室传导功能的对比研究[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2,16(6):429.

[4]李金生,韦虎,王德荣,等.50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病例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3,10(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