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韩颖殷晓丽宋国伟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目的就母婴同室新生儿在家长照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展开论述,分析相关方案设计以及应对措施。方法基于回顾性资料分析,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74例出现安全隐患的母婴同室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看护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婴儿安全风险问题。结果近一年内,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发生安全隐患的概率为10%以内,具体包括烫伤、被钝器、尖锐物体砸伤或刺中形成的外伤、呛奶窒息以及意外伤害事件等情况。其中,婴儿先天性因素占小部分,大部分情况为家长照护过程中会由于缺乏专业护理知识,过度关心反而对婴儿健康产生威胁。结论加强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培养,对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告知相关护理常识,是减少新生儿患病的重要手段,建议在临床护理方案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母婴同室;家长照护;安全隐患;

母婴同室新生儿由于家长在照护过程中出现婴儿安全问题,一方面是护理人员缺乏识别隐患的能力,无法有效指导产妇及家属,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乏新生儿生活照护经验,隐患识别能力差,无法及时发现处理隐患[1]。另一方面是宣教对象有偏差,常规的入院宣教以孕产妇为主,而实际产后产妇因刀口疼痛、体力不支等原因无法亲自照顾新生儿,新生儿的照护均由家属及陪护人员完成。文章就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74例出现安全隐患的母婴同室新生儿作为调查对象,正常顺产为28例,剖腹产46例,年龄范围在1-5d,在查阅原始记录后统计表格并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

1.2方法

①展“慧眼”行动,护士在工作中发现的隐患随时拍照记录,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提高识别能力,以便更好的指导家属。

②联系后勤科室,改造储物橱,增加隔断,指导家属合理摆放物品。减少床头橱、窗台物品摆放,避免出现砸伤等事件。

③利用移动护理端,循环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对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告知常规护理知识,以及相关预防风险,组织家属课堂,由护士讲解、指导家属如何呵护新生儿安全,并举办交流会让家长分享经验。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数据予以t检验,计数数据以%描述,予以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母婴同室新生儿在家长照护过程中发生的安全隐患具体事件见表1:

3.讨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现安全隐患的具体原因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身体各系统发育不健全,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不足,对外界适应能力较弱,易受到病原菌的袭击,相对于成人无害的事物对新生儿可能会产生致命、致残性质的伤害,所以缺乏专业知识的家长不适合陪同照护,家长照护过程缺乏护理专业素养和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过程中等容易出现诸多安全隐患,并且不能及时发现和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2]。

文章通过分析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预见母婴同室新生儿风险因素。主张强化产妇及家属的风险意识,提高护士的识别能力,提升病房管理水平,确保新生儿安全。产科母婴同室可增进母子感情。促进母乳喂养,利于产妇恢复等优点。但同时也是高风险区域,由于母亲及陪伴新生儿的家长缺乏观察护理经验,且新生儿的调节中枢及脏器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差、机体抵抗力低等客观原因导致母婴同室中的新生儿存在着一些医疗安全隐患[3]。

护理管理难点产妇及家属缺乏新生儿护理的基本知识,其中受旧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婴儿保护过度,在其睡觉时棉被、包被太多、太厚导致“脱水热”、“捂热综合征”。母亲睡觉时有搂抱新生儿同睡的习惯,极易造成窒息;产妇及家属缺乏和不重视科学的新生儿护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导致初产妇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经产妇多采用经验式护理:放置新生儿卧位不当,容易出现坠床等风险。床头橱物品放置过多,热水瓶,餐具摆放存在烫伤砸伤风险;呛奶等紧急情况处理不当。

还有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由于产后产妇就餐时间不固定,所需要的餐具较多,床头橱随时需要放置盛有热汤的餐具,要注意物品陈设与摆放,防止现烫伤。家长在喂奶时也要注意呕吐、腹泻、腹胀等不良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及护理人员。陪护人员知识也要告知家长病房内制度和要求,照护过程中提升依从性,谨遵护理人员和医生教导。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家属的第一时间联系医护人员,处理相关问题[4]。

总而言之,加强母婴同室新生儿家长照护过程中对安全隐患的防范意识培养,对家长开展健康宣教,告知相关护理常识,是减少新生儿患病的重要手段,建议在临床护理方案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倩倩.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对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3):151-152.

[2]席时清,吴冬梅.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排查及管理[J].全科护理,2013,11(36):3421-3422.

[3]李晓莉.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37):225-226.

[4]陈惠萍.母婴同室新生儿的安全隐患与风险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1,10(5):427-428.[5]敬晓琼.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2,25(2):43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