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差生思维缺陷的克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浅议中学语文教学中差生思维缺陷的克服

于云

河北省黄骅市第二中学于云

【摘要】克服差生思维缺陷,首先要克服其“思维惰性”,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其积极思考问题;其次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会区分教材内容;第三,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差生;思维缺陷

【中图分类号】G423.69【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091-01

在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主持的“教学最优化”实验中,关于差生教育的思想观点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中要求差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的效果和质量上,这一点,我们在长期执教过程中有较深的体会。这里“差生”的界定依据和特征,主要是指学习成绩差,在学习——认识活动中,表现出基本的学习技能——读、写、算的技能存在缺陷,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掌握知识。读、写、算三大基本技能中,有两项是属于语文学习的范围。所以语文作为各学科之母,教学效果对提高差生的学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的主攻方向应该放在优化教学方法和对差生进行区别教学上。

首先,运用问题研究因素,注重问题情景的创设,克服差生的“思维惰性”,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讲授《多收了五斗》一课时,由于课文的时代与今天的生活距离较远,我就注意从现实生活引入课文。如: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不愿要硬币,嫌太沉,不方便带,都愿要纸币,可旧毡帽朋友想要银元,当当响的银元,他们为什么不想要钞票?尤其是中央银行的钞票?不少学生都愣了。经过对照课文,反复讨论,终于明确是官绅的欺诈、纸币的贬值,使得农民遭受双重剥削而不得已的一种自我保护心态。

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我从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以来,人人在议论发财,谈做生意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文,提出问题:于勒发没发财?假使于勒从美洲发财回来,“我”父亲和母亲的态度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课堂讨论非常热烈,同学们争相发言,除了语言表达不够流畅优美外,其学习效果不亚于另一个好班,多年后,有学生还回忆起这一课,并且说从中感受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其次,要通过教学使差生掌握比较、概括、分析、综合的思维技能,学会区分教学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是加强差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些老师往往认为,对差生只需提供一些事实、例子、图表就可以了,理论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实际上恰恰相反,因为依据主要理论倒能使差生把个别事实、概念联系或概括起来,从而洞察到其中一般的、本质的东西。因此,加强理论学习,是提高学生思维技能的必要途径,教师要时常注意要求和帮助差生逐步掌握语文学科的主要理论,使理论逐步成为学习的核心、基础和主干。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要留出一大段时间来系统地复习中学教材全程的语文知识,重点在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从拼音到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现代文到文言文;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从阅读欣赏到写作训练,详细地,扎实地过一遍。这样做之后,差生的成绩总要跨一大步。另外,在学期教授过程中,注意在每册课本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如每一册的语法,我均是安排在第一单元中集中学习,其它单元学习时就进行复习巩固,差生既有兴趣,又能经常练习,有较好的效果。第三,注重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思维的综合品质,通常表现为思维的灵活性,可变性和学习上的意志力,是思维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差生思维的独立性,就要求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尽可能地给予差生帮助,增加他们独立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提问、思考和讨论的习惯。

过去,我们对帮助差生有一种比较传统的做法,就是在他周围安排些好的学生,以起到帮助的作用,但并没有提示如何帮助,常常成了问什么答什么。大多问的是答案,自然地给的也是答案。其实起不了帮助的作用,相反进一步加深了差生思维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我发现这个问题后,采取差生与差生坐在一起,既便于老师相对集中地进行辅导,又使他们之间有一种平等竞争的感觉,反而产生一种互不服气的争胜心理。当然教师要注意引导的艺术。对差生的要求可以放低一点,作业量,答题的质量水平,完成的速度,都可以另作安排,但必须要求独立完成。甚至允许剩题、留空,但不允许抄袭。

学困生的教育是长期以来始终困扰教育教学的棘手问题,是“最难啃的骨头之一”,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在尝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一下尝试:

1、对症方能下药。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或许各有不同,要想改变他们,首先得深入调查,摸清原因,然后再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

2、走“进”困惑的心。持久的爱心可以浇开枯萎的花朵,可以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尤其是学困生,由于长时间的被老师遗忘,他们希望老师关注的心情更加迫切。老师应该真正走进每个学困生的那颗困惑的心,真正的关注他们,帮助他们,比如课堂上教师充满爱意的眼神要多洒向他们,小组讨论时应尽量多的与他们交流等,不要急功近利,因为老师的点滴关怀对于他们实在是杯水车薪。相信假以时日,一定会有丰硕的收获。

3、兴趣的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什么,都是由于某种内因(智力因素)或者外因(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通过一种方式提高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拥有超群的人格魅力(自身的修养),教师有着超众的亲和力,教师善于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等,这样使学生由“亲其师”,进而“信其道”。

4、谨言慎行育自信。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所以长期以来总是生活在一些老师的白眼和同学的嘲讽中,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乃至于与老师走向对立。所以,教师在通过爱心打消学困生的对立心理之后,就要想方设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应随时发现并牢牢抓住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将其发扬光大。如超强的记忆力被懒惰掩盖;不凡的写作水平被马虎的字体冲淡;出众的口语能力却因为胆小而被老师忽略……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及时发现并适当放大,让这些孩子从中汲取自信的力量。倘若能够坚持下去,这些孩子身上的消极因素就会逐渐淡化最终消失,而取而代之的积极因素会成为其进取的动力。教师切忌因为缺失耐心或耐心不足而讽刺挖苦。

5、巧用集体的力量。课堂上单靠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如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在就要有意识地把学困生融于各个学习小组。对小组里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努力使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总之,在评改时,一定要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那怕一个词语的成功运用,一句话的优美生动,都不要轻易放过。多运用表扬激励手段,以强化差生的思维独立性,努力克服其思维的懒惰性,帮助其增强自信心,最终促使其学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