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返流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胃食管返流病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李彤

李彤(大连港医院116001)

【摘要】目的本文研究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相关的胃食管返流病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例进行问卷调查,与门诊及住院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进行对照。结果饮酒、喜吃高脂饮食、喜吃甜食(高淀粉)、睡前饱食、超重BMI大于25、吸烟、生活环境改变.可能是胃食管返流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习惯减轻体重去除病因,指导临床医疗,减轻患者躯体痛苦及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预防胃食管返流病发生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15-02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道,引起的反酸烧心,并导致食道和咽喉气管等组织损害。本病除可导致食道狭窄出血等并发症,甚至Barrett及食道癌。还有许多食道外症状,包括非心源性胸痛,哮喘,尚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肺纤维化。本病是消化科就诊患者中常见疾病,可显著影响生活质量及心理幸福指数,故调整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减轻体重,以减少胃酸返流,增加食道下括约肌压力,因此找出胃食管返流病的常见危险因素,预防胃食管返流病发生及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患者,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胃食管返流病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门诊及住院的非消化系统疾病的病例进行对比研究。问卷由消化医生进行调查。并以表格形式记录。

1.2病例筛选

诊断标准:1)年龄18~60岁,男女均可;2)具有典型反酸烧心反胃;3)无上消化道手术病、糖尿病、精神因素和食管裂孔疝等疾病.4)内镜下有典型反流性食管炎特征;5)内镜阴性,如行抗反流抑酸治疗(PPI类药物试验性治疗)7天有效,即可以初步诊断。2)及4)或2)及5)成立即可诊断胃食管返流病。

1.3统计方法

采用X2检验,求p值。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病例组共纳入132人,男性85人,女性47人,年龄60-20.对照组调查125人,男性76人,女性49人,年龄(60-20)岁,并对两组年龄、性别对比。结果显示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

2.2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调查表中其中饮酒109例,占82.6%;吃高脂饮食91例,占68.9;喜吃甜食(高淀粉)106例,占80.3%;睡前饱食103例,占78%。生活环境改变80例,占60.6%;超重BMI大于25,有78例,占59.1%;吸烟79例,占59.8%。对照组饮酒21例,占16.8%;喜吃甜食(高淀粉)19例,占15.2%;睡前饱食13例,占10.4%;生活环境改变24例,占19.2%。超重BMI大于25,有例16,占12.8%;吸烟29例,占23.2%。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上述因素与胃食管返流病的发生有关。

3讨论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在等发达欧美发达国家十分常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日益增多趋势,本病发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此病发生于可任何年龄,但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多种因素引起的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使食管抗返流防御机制受损,消除返流物功能降低,以及食管粘膜屏障损伤,药物饮食因素等,均为发生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因素。此外,与返流有关的某些疾病,如卓-艾综合征、贲门失弛缓症术后、长时间留置鼻胃管等,均易促使返流发生。本研究胃食管反流病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相关的危险因素,防止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达到先防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此研究证明饮酒、喜吃高脂饮食、喜吃甜食(高淀粉)、睡前饱食、生活环境改变。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说明需要更多地从上述因素上加以注意。调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减少应用降低LES药物使用,如地西泮,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因其加重返流症状。应适当避免,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养成良好起居进食习惯,抬高枕头和睡前2-3小时不进食,以减少卧位的胃液返流,特别是平卧位尤是。戒酒,因为喝酒可引起食管运动功能减退导致食管酸清除降低,返流次数增多,加重食道内酸环境诱发胃食管反流。低脂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少食多餐,因为高脂肪饮食,胃排空减速,其促进缩胆囊素和促胃液素分泌增多,降低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加重诱发胃食管返流。避免腹压增高因素,如便秘,肥胖束腰。超重者减肥,因为过度肥胖者腹压增高,可促使食管下括约肌(LES)功能不全。可促进胃液返流,故减轻体重以改善胃食管返流症状。吸烟可致食管酸清除时间延长,减少唾液分泌,还可以引起生食管下括约肌(LES)压力下降,吸烟增加了返流。生活环境改变,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食管和胃动力,从而引起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食道。故生活规律,保持良好心态旨在找出危险因素,控制病症,为临床及日常生活起到指导及参考作用,为防止胃食管反流病的进一步发生。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LES功能,积极治疗食道炎,减少复发,以防止并发症食道狭窄出血及Barrett食管等的发生。防止食道癌发生。

参考文献

[1]候晓华,刘劲松.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预防[J].中华消化杂志,2008,7(28):443-446.

[2]杨子敬,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J].实用内科杂志,2009,4(6):926-928.

[3]李冰冰,查健忠.睡前进食对夜间胃食管返流的影响[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3):207-209.

[4]卫彦芳,许翠萍,智双凤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中华消化杂志,2011(5).

[5]徐志洁,段丽萍,王琨焦虑和抑郁与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发生的相关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45):3210.

[6]张海涛,刘刚,张丽慧.反流性食道炎临床诊断分析.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82-84.

[7]2008胃食管反流病高峰论坛(三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动力组.中华消化杂志,2009,29(3):145-147.

[8]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刘文忠,谢勇,成虹,等.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12,17(10):61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