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对比分析

任伟

(罗江县中医医院四川德阳6185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均给予常规开腹手术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经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后,观察组41例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41例患者,且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也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同时,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水平,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综合普及推广。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开腹手术;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3-0172-02

目前,临床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主张尽早手术取石,从而彻底消除患者疾病痛楚,但基于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存在着较大的疗效差异,如何选取适宜患者预后康复的手术方案尤为关键。本研究为选择适宜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应用的手术方案,系统纳入了我院2014年9月以来收治的4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治疗对象,给予了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手术方案,且为了便于疗效对比,特纳入了我院同期收治的另外4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了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方案,进而对不同手术方案治疗下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展开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期间接收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82例患者术前均经腹部超声、CT、MRCP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纯性胆总管结石,临床主诉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热、上腹间歇性疼痛、腹胀等症状。术前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25~67岁,平均(45.4±11.5)岁。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6~65岁,平均(46.7±12.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41例患者均实施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仰卧体位,常规消毒铺巾,于右肋下斜切口或右上腹经腹直肌纵向切口8~20cm,开腹后先予以胆囊、胆管及结石情况探查,进而解剖分离胆囊三角,作胆囊管及胆囊动脉游离,在距离胆总管5mm处作结扎,离断胆囊管后,从胆囊床剥离胆囊,电凝止血[1];其后予以胆总管前壁切开2cm,以取石钳直接钳取结石,若结石钳取困难,可于纤维胆道镜下以结石网篮套取,待结石取净后,以生理盐水作胆总管反复冲洗,并以胆道镜探查是否存在残余结石;留置T管引流,或作一期缝合。术后,应用抗生素药物对抗感染。

观察组41例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仰卧头高脚低位,脐上缘开10mm切口,置入气腹针,以四孔法构建气腹,气腹压力维持10~15mmHg,徐徐置入腹腔镜,分离影响术野的粘连组织,进而以电凝分出胆囊管、胆囊动脉,予以三管关系确认后,距离胆总管约5mm位置以钛夹夹闭胆囊管、胆囊动脉并予离断;此环节暂不作胆囊剥离,可轻提胆囊管实施胆总管前壁解剖,待穿刺回抽可见胆汁后,沿穿刺孔纵行切开胆总管前壁约2cm,若是结石处在切口周侧,可将结石推至切口处钳出;若距切口较远,则于剑突下主操作孔置入纤维胆道镜到胆总管,探查胆总管见结石后,以胆道镜取石篮取出,而后检查见无残留结石,作胆道冲洗,胆总管切口上下间断缝合3针,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术后,常规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两组患者均于术后4周复查造影,去除引流T管,并作为期半年随访,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结石残余。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指标,同时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肠粘连率、胆道出血率、Ⅱ次取石率等作综合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2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

本研究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的手术均时为(98.12±11.33)min,术中出血量为(78.92±7.86)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8.22±1.41)h,平均住院时间为(5.94±1.14)d。对照组41例患者手术均时为(95.82±12.38)min,术中出血量为(109.78±11.45)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1.24±2.55)h,平均住院时间为(8.12±1.69)d。综上可知,两组患者除手术操作时间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差异均较显著,观察组相应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并发症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可知:观察组41例患者中,共发生切口感染患者1例(2.43%),胆漏患者1例(2.43%),术后并发症发生总率为4.86%;且预后随访发现,组内结石未取尽需Ⅱ期手术取石者1例(2.43%)。对照组31例患者中,共出现3例切口感染患者(7.29%),2例胆道出血患者(4.86%),1例术后肠粘连患者(2.43%),术后并发症发生总率为14.58%;且预后随访发现,组内结石未取尽需Ⅱ期手术取石者3例(7.29%)。组间差异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Ⅱ期取石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胆总管结石隶属于肝胆外科临床较常见疾病之一,具体发病诱因同患者熬夜、酗酒、饮食不规律、生活作息紊乱等因素密切相关,如若不能及时予以取除结石,则易因结石阻塞胆总管而导致患者急性胆管炎情况,从而严重威胁患者的机体健康。而传统药物保守治疗、体外碎石治疗方案,往往难以有效取净结石[3];因此,实施患者手术治疗一劳永逸的解除健康威胁,现实而必要。

目前,针对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常用手术治疗方案,主要存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范畴,此2项术式在胆总管结石清除方面均较有效。但不可否认,相比腹腔镜手术而言,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易导致患者较强的应激反应,因为手术需要大切口操作,易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产生较严重的机体创伤,从而出现术后感染、肠粘连等并发症问题,不适合免疫力、耐受性较差患者应用[4]。而腹腔镜下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则是借助腹腔镜技术良性管窥患者胆囊组织结构及内在关系,以微创切口清除胆总管结石同时,切实确保患者胆道系统完整性,规避术中操作所致的腹壁、胆管、血管损伤情况发生,良好降低了手术创伤幅度,治疗安全性相应较高,也易于强化患者的预后康复水平,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范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41例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提示: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具有的显著优势,可切实降低患者机体伤害,强化患者预后康复,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卫华.腹腔镜与不同胆总管结石手术的疗效比较[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6,10(4):351-353.

[2]金峰,毛志海.影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治疗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5):667-670.

[3]文致来.胆囊并胆总管结石不同手术的近远期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6):941-943.

[4]王功锦,王丹.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4):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