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五要王心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1

班主任工作五要王心霞

王心霞

王心霞甘肃省和政县第五中学73120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单位,而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协调者。背负着社会、家长、学生的多种希望。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作为一名班主任,除了教好自己的课程外,最主要的是找准班级管理的重点,抓住班级管理的核心,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一、要对学生充满爱心

“爱是力量的源泉”。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好学生、管好学生的前提。爱产生的力量能使人类在迷途中看到光明,在困难中树立勇气,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当学生在生病、苦恼、迷茫时,老师一下亲切的抚摸,一句温柔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目光,都会唤起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自信努力,直到成功。当然,教师的爱不能倾斜,要一视同仁,不能因学习的优劣或家庭状况的差别而偏离原则。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公平地去爱每一个孩子,才会教育好孩子。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爱,自然会给老师满意的回报,那就是自觉地遵守纪律,爱学习,于是一种良好的班风就自然而然形成了。这样,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取得成效。

二、要言转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班主任的思想和行为,对待事物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班主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但要以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来教育学生,而且更要用优秀的品质、模范的行为去影响学生。

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观察老师,效仿老师。我们千万不要忘掉学生审视自己的双眼,在你“言传”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身教”。“身教”能激发学生的感情,触动学生的灵魂,使他们相信你的道理,从而起到感化作用。

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处处给学生做表率。要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和穿着打扮,不穿奇装异服,不留特殊发型,不迟到,不拖堂;说话言之有理,言之有据,不说狂语粗话、不恶语伤人。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给学生的无言的教育。和学生一起完成学校分配的劳动任务等等。这一切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待班级中的后进生,班主任不能丧失信心,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充分的信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主动地接近他们,经常和他们交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哪怕是小小的表扬他们也会感到喜悦,有动力,有自信心。

对待学习差、贪玩、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要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因势利导。通过表扬、鼓励等方法,使他们在同学中间树立良好的形象,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受到同学们的钦佩,进而将这种自信心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要开展多种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建立良好班级的有效方法。班级中的各种活动是巩固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如果班级体没有活动也就没有生机。根据学校综合实践课的要求和同学们的不同爱好,结合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可以成立书法、美术、英语、写作等兴趣小组,使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得以发挥优势,有用武之地,增强班级的学习气氛,从而带动其他学生,活跃和丰富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五、要开好班会

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有人认为班会无关紧要,还不如多上一节文化课,让学生多学一点文化知识,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认为班会开好了,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陶冶学生的情操,促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班会要有计划、有主题,除了总结上一周的工作,布置下一周的工作之外,还应针对班上出现的情况和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召开主题班会。可以针对现在独生子女不想吃苦、不爱劳动、不关心班级体等现象,开展“我为班集体添光彩”的主题班会,由班长主持,人人参与,人人发言,说说自己为班集体做了哪些好事,添了那些光彩。这样的活动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震动,平时关心班集体,做好事多的同学会很激动,发言有声有色;平时不关心班集体的同学会感到羞愧,受到教育和启发,以后一定会多做好事,为班集体增光添彩。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使班集体成熟和发展,就应该根据实际,因人而异。运用艺术,讲究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圣神的使命感去沟通、用诚心去相待、用真心去付出、用热心和耐心去理解帮助和感染学生、用良心去努力工作,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