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的几种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少数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的几种策略

张霞

□张霞

〔摘要〕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联系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少数民族地区中专学生入学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厌学和拒学英语等特点,从教学策略的实施着手,讨论如何有效地组织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成绩,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策略设置情景策略评价策略

中专学生已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而且英语作为一门主修课一直在不间断地学习,应该掌握了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方面条件落后,英语师资力量薄弱,缺乏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加上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单一等,致使考入中专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底子薄、基础差,所以在中专英语教学中会出现不少学生厌学、拒学现象,老师也面临讲课难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和解决好这一教学矛盾呢?这就需要研究教学策略问题,下面,我就结合多年的中专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在少数民族地区中专英语教学的几种策略。

1教学材料要贴近生活的策略教学材料的取舍和组织对于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意义重大。材料应具有吸引力,能引起学生兴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待材料,要能适宜中专年龄层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因而贴近生活的教学材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想办法使教学内容与中专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例如,whatareyoudoingonweekends?在这一单元里所学的词汇与学生的周末生活很贴近。因为大部分中专学生都是住校生,在周末时他们会出去购物、上网等。这样教师可以聊天的方式进入课题,最后又以聊天的方式试着让每个学生用本单元学的词汇及句式说出自己的周末打算。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角色扮演活动中体验学习乐趣的策略英语作为一门外来语言,对学生来说,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缺少这种外在的语言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需要,也没有说英语的对象,更没有说英语的意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他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在模拟的情景中扮演角色,而中专英语教材中又恰好每个单元都有角色对话。教师应利用这一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大胆而有创新地表演课本上的对话。通过角色表演,他们可以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期望以模拟的方式表达出来,从中获得满足。

因此,巧妙的角色扮演,既可以克服非母语教学的缺陷,又可以利用好学生这种乐于角色扮演的动力,从而使教学的活动更为有效。那么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应该注意什么呢?

2.1教师在进行角色分配时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如日常生活、兴趣、爱好、对某事或某人的看法、家庭、经历、对环境的感受、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等分配角色。

2.2扮演的活动或布置的任务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兴趣或前途有关。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如何找工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合理安排时间等。

2.3在活动中如果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活动中发号施令,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或反感情绪,学生不敢或不想开口发表意见,会出现语言单向流动的局面。学生即使开口,也很难做到真实的交际。这时就要求教师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其中。在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

3设置情景的策略设置情景的策略,即教师通过创设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设置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教学“What’syourhobby?”这一句型时,教师先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具让学生用肢体模拟出自己的爱好。如一位学生爱好打篮球,那就先让这位同学拍几下篮球或做个投篮姿势,然后让全班同学说出他的爱好,最后教师可板书“Ilikeplayingbasketball。”要求学生根据这一句型说出自己的爱好。

4恰当及时的评价策略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主渠道,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当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不论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恰当的评价。正确的要大加表扬并掌声鼓励,如可以要求全班说:“Wonderful!”错误的也应及时鼓励:“你的想法很有个性,答案很有创意。”或“你的答案很接近了,能否更准确一点?”等等。这样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紧紧跟随老师,使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

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并及时的予以学法指导。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完成教学任务也至关重要。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对于少数民族地区中专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他们不仅认识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还很不健全,而且英语基础很薄弱,因此,兴趣就成为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去总结。

参考文献1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傅道春等.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作者单位: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