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与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与作用

罗从淑

贵州省威宁县人民医院贵州威宁553100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治疗急性胰腺炎时加用生长抑素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使用生长抑素,对照组不用生长抑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日胃肠减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缓解、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症状改善三项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治疗

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其中转外科手术治疗22例,保守治疗48例,保守治疗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中位年龄53.2±7.7岁;49例球结膜出现黄疸,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25例肩胛背部有放射性疼痛,全组血淀粉酶均>500U/L(正常值<200U/L),尿淀粉酶均>900U/L(正常值<500U/L),40例血清总胆红素>30mmol/L;影像学检查均见明显急性胰腺炎特征性的CT表现。全组符合美国急性胰腺炎临床指南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1]。入院时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6例,休克10例,肺部感染5例。48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质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临床分型: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及BalthazarCT诊断标准分型,BalthazarCT分级为D,E级的为重症胰腺炎。本组轻症39例,重症9例。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全凭静脉营养支持、使用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和(或)离子泵阻断剂(洛赛克)、根据致病菌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等;治疗组加用生长抑素0.004mg/(小时·kg),连续静滴5天。观察指标:患者每日平均胃肠减压引流量,恶心、呕吐缓解,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症状改善情况。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软件包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数据用X2检验,非参数检验用秩和Kruskal-WallisH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日胃肠减压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呕吐缓解、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症状改善三项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近年来有关白细胞过度激活-炎性因子级联瀑布效应、胰腺微循环障碍、细胞凋亡、肠道细菌易位、“二次打击”学说等多种理论[3]的提出,提示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有细胞因子、细菌、机体各系统特别是血液循环等因素参与;急性胰腺炎时血液动力学改变,红细胞聚集增加和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加重胰腺血液循环障碍,促使病情变化,可使水肿性胰腺炎向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转化,因此治疗的目的是阻止病情向重症发展.

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主要采取方案为入院时禁饮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注意有效血容量的补充和维持;使用H2受体阻滞剂和(或)离子泵阻断剂抑制胰酶分泌、改善胰腺微循环。生长抑素有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5肽胃泌素刺激的胃酸分泌的作用,抑制胃蛋白酶、胃泌素的释放;显著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侧枝循环的血流和压力,减少肝脏血流量;减少胰腺的内外分泌以及胃小肠和胆囊的分泌的作用,降低酶活性,对胰腺细胞有保护作用;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影响胃肠道吸收和营养功能。

本研究虽然两组日胃肠减压引流量、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呕吐缓解、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症状改善三项指标,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生长抑素能明显增加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呕吐缓解、肛门排气排便、腹胀症状改善的目的;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死亡率。使用生长抑素时,应单独给药,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给药;并警惕患者产生眩晕、耳鸣、面红、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另外,根据致病菌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若血及腹水培养无细菌,作者不主张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诊断不能肯定,非手术治疗病情无改善反而恶化者、坏死区大出血或确定有胃或肠坏死者,尽快转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施敦.生长抑素的临床作用与研究.新药与临床,1996,15(4):218~219.

[2]田雨霖.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新进展.实用外科杂志,1997,17(12):619~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