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护理伦理学研究对象中的自我道德管理

/ 2

护士在护理伦理学研究对象中的自我道德管理

王艳

王艳

(达州市中心医院635000)

【关键词】护理伦理护士自我道德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109-02

护理伦理既是护理人员在职业教育中必须接受的一门有关职业道德的理伦课程,又是一门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生命力主要在于为临床护理活动创造良好的伦理环境。护理伦理道德是护士工作的精神支柱,是护士工作的核心和基石。南丁格尔曾经说过:“护理要从人道主义出发,着眼于患者,既要重视患者护理的生理因素,对于患者的心理因素也要充分注意”。本人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浅谈护士在护理伦理学研究对象中怎样实现自我道德管理。

1、护患关系中的道德管理

在临床护理中,护患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对提高医护质量意义重大。护患关系的和谐美满与否,直接关系到的患者的生命安危,医院信誉的高低,社会秩序的稳定及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现代护理的发展更加注重护患关系的调节作用,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和文明程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对护理的期望值也随之提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增强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提高职业道德素质,以便更好的处理护患关系。

1.1尊重与爱护患者

1.1.1尊重患者的人格,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最多,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患者的人格,不做抵毁患者声誉及种种违背道德的事情。

1.1.2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无论患者是贫还是富,是百姓还是领导,是急病还是慢性病,是轻病还是重病,是传染病还是非传染病,是预后好还是预后不好,对患者的护理都要一视同仁,认真负责,不能有所懈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1.3尊重患者的权利,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伦理学价值关的变化,这更加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各项权利,成为患者权利得以实现的可信赖的维护者和执行者。

1.2同情与关心患者

一个人生病是不幸的,护理人员不管自己工作多么忙碌,多么辛苦,在为病人护理时,都应有饱满的情绪,处处关怀患者,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看到患者受疾病的折磨,宁愿自己少休息一点,多辛苦一点,及时为患者送上一个温暖的微笑及优质和热情的护理,做患者的知心人,使患者不断增强与疾病搏斗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早日康复。

1.3交谈的文明礼貌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交往最基本、最普通的工具,是沟通护士与病人思想与情感的重要媒介。在护理工作中,切忌直呼病床号,或以“喂”等不礼貌的语言呼唤病人,这样容易使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一种隔阂,不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美好的语言可以调动起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反之,恶言伤人,就会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和忧虑,使病情加重。语言的好坏,语言的效能,取决于护士自身的文学修养。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使病人在与之接触中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1.4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慎独精神是拉近护患关系的桥梁

护理操作的一举一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无人监督无人检查时,各项操作是否按制度和常规进行,是否严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个人操作有无严格进行查对等[1],都有赖于护理人员的良知和责任感。护理人员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慎独精神,才能及时观察到病情的变化,才能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操作正确到位。只有使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高尚的护理道德和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慎独精神相结合,才能使患者真真正正做到对护理人员的满意、放心、安心和信任。

2、护理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管理

护理人员与医生、医技人员、医务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共同构成医院和整体,其关系自然是“网络”状的,比起护患关系更加微妙和复杂,这些关系处理是好是否,会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乃至医院整体在社会中的形象。

2.1护理人员与医生的道德关系

护士与医生的地位应当是平等的,因为他们的工作性质是一样的,服务对象和要达到的目标也是一致的,只是由于医疗工作分工的需要,护士和医生工作的侧重点不同,护士侧重于疾病人护理,医生侧重于疾病的诊疗,都是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而积极认真工作。那种认为医生比护士地位高的观点是错误的。

2.1.1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和护士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信任,这是作好医护关系的前提条件,互相支持对方的工作,相互协作和谅解,团结协作,是医疗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的基础。

2.1.2医护人员的工作都是面对患者,患者的生命安危和健康均掌握在医护人员的手中,维护病人的利益是医护人员的道德原则,因而医护人员之间应当建立相互监督和制约的制度。

2.1.3医生和护士应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不良的医疗护理行为,从而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这也是医护人员共同的道德原则。

2.2护士与护士之间的道德关系

一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护理工作贯穿始终,一切护理举措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虽然在班次有相对分工,但各班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护理人员只有处处用护理道德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反对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同事间互帮互学,以诚相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临床护理达到一个班次上分工,“人人心中是全局”的良好护理氛围,从而使各项护理工作圆满完成,使患者及患者家属满意。

3、护理人员与社会的道德管理

常言到,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单位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一位人员都是其中的一员。社会离不开单位和个人,单位和个人同样也离不开社会,护理人员也不例外,必将与社会发生千思万缕的关系。所有的医疗护理活动都是在社会这个载体上进行的。护理工作是祟高而神圣的,其间的每一项护理工作都必须认真对待,稍有差池就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纵观历史,这种悲剧并不少见。因此护理人员在为病人康复和为社会保健服务过程中,不仅需要照顾病人的局部利益,而且更要照顾到社会的公共利益。

4、护理人员与医学科学研究的道德管理

现代护理学认为,护理人员不在是单一的“打针发药”,除了积极承担本质工作之外,还要参与科学研究工作。在医院的整体工作中,护理人员承担的任务是艰巨和繁重的,同时,所遇到医学和护理的难题尤其是护理伦理的难题多而直接的,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难题,这就需要认真研究,以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因此,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对患者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勇于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是护理人员在医学科学研究中应遵偱的道德准则。

总之,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只有以护理伦理道德为标准,才能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强护理伦理道德修养,才能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才能使护理道德真正融合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任水清.刘毅霞.急诊护士情商的培养.护理管理杂志.2002,2(1):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