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小儿输入性黑热病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1例小儿输入性黑热病报告

郑竹美1叶青1邵文霞2

郑竹美1叶青1邵文霞2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310003;2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310006)

【摘要】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病犬,通过白蛉传播。在浙江此病较为罕见。2011年2月我院收治一名黑热病患儿,该患儿疑为国外输入性黑热病。

【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0-0040-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儿男,2Y4M,汉族,青田人,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疫苗接种:卡介苗不详,其他接种按西班牙预防接种计划接种。

1.2临床表现患儿因“反复发热20余天,鼻衄两天”于2011年1月24日门诊拟“血三系减少待查”收住入院。该患儿发热为稽留热,每日体温最高峰为40.5-41℃,最低在38℃左右。每日体温波动3-5次,伴有寒战,偶有头痛,于当地医院输液治疗10余天无好转,入院2天前出现鼻腔出血2次。入院查体:T38.5℃,HR120次/分,R32次/分,BP118/90mmHg,神清反应可,精神软,呼吸平,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淤点淤斑;咽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杂音;腹膨隆,无压痛反跳痛,肝脏肋下5cm,质中,脾肋下6cm,质中;四肢活动可,巴氏征、克氏征及布氏征均阴性。

1.3辅助检查血常规:WBC3.32×109/LN31.8%Hb55g/LPLT37×109/LCRP66mg/L。B超检查:肝、脾肿大。ECG检查:窦性心动过速。胸部X线检查:两肺纹理增多。心脏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ESR36mm/h,铁蛋白>1500ng/ml。生化检查:总蛋白59.3g/L,白蛋白30.7g/L,谷草转氨酶78U/L,谷氨酰转肽酶51U/L,腺苷脱氨酶110U/L,乳酸脱氢酶741U/L。外周血涂片未找到疟原虫,结核抗体测定阴性。我院骨髓涂片见类似寄生虫感染可能,后请省疾控中心和国家疾控中心会诊:利什曼原虫快速血清学检测结果阴性,省疾控中心骨髓涂片复查报告黑热病不能排除,国家疾控中心骨髓NNN培养利什曼原虫阳性。

2.治疗

入院后给予美平抗感染治疗,体温有好转,肝脾缩小不明显,初步检查治疗后考虑为“黑热病?”。经国家疾控中心专家会诊后给予“葡萄糖酸锑钠0.3gQD”试验性治疗6天,体温正常,血象回升明显,肝脾缩小,试验性治疗有效,休息6天后行第二疗程锑剂治疗。锑剂治疗同时予左卡尼丁护心和泰特护肝治疗。半月后门诊复查情况良好。

3.讨论

黑热病是利什曼病的一种。由利什曼原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统称利什曼病,是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致病的虫种有杜氏利什曼原虫、热带利什曼原虫、巴西利什曼原虫。我国仅有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黑热病,由白蛉为媒介传播。解放前,黑热病在我国长江以北的17个省、市、自治区广泛流行,解放后开展了大规模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年来,黑热病主要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山西等6个省、自治区平[4]。新疆和内蒙古都证实有黑热病的自然疫源地存在。黑热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在亚洲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孟加拉和尼泊尔。东非、北非、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国家,前苏联的中亚地区,中南美洲的部分国家也有此病流行。目前全世界80余个国家发现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随着全球人口日益密切的往来,非疫区的散在个例也增多。资料显示,浙江目前为止,报道的两例都为国外输入性黑热病。本次我院收治的此患儿在国内期间未到过黑热病流行区,刚从国外疫区回国,在国外感染的几率比较大,所以我们推测此为输人性病例。这是黑热病呈现的新的传播情况,有关部门今后可以作进一步的调查和检测。特别要加强对从国外疫区回国人员的疾病防控。

黑热病临床表现为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肿大和贫血,主要通过白蛉叮人吸血时将鞭毛体注入人体皮下组织而获得感染,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繁殖,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从而导致脾、肝、淋巴结肿大[5]。同时病人红细胞可附有虫体抗原,抗原虫抗体在补体的参与下,直接作用于红细胞膜,导致溶血,故引起贫血。同时体内由于大量浆细胞增生和肝功能受损,使白蛋白生成减少而球蛋白明显增高,导致白球比例倒置[6]。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受损,极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如坏死性口腔炎、肺炎等。黑热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浙江省又非疫区,极易造成该病的误诊和漏诊。临床需于白血病、贫血、疟疾、血吸虫病以及恶性肿瘤等相鉴别。检出病原体即可确诊本病。以骨髓涂片法最为常用,髂骨穿刺法简便安全,原虫检出率为80.0%~90.0%7。也可作淋巴结活检及皮肤活组织检查[8,9]。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如腹股沟、肱骨上滑车、颈淋巴结等,检出率约在46%~87%。脾脏穿刺检出率可高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与涂片法相比,培养法更为敏感,但需较长时间。用无菌方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0℃~25℃温箱内,约1周后,在培养物中若查见运动活泼的前鞭毛体,即判为阳性结果。因而,加强临床医生对黑热病的认识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对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学习了解,可以避免对本病的误诊和漏诊。

黑热病治疗首选葡萄糖酸锑钠,又称斯锑黑克,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有很强的杀虫作用。疗效迅速而显著。根据病情不同可以采用六日疗法或三周疗法对于感染严重一疗程未愈或复发的病人可以采用重复治疗,在6日疗法剂量基础上加大1/3量[10]。本药毒副作用小,少数病人有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脾区痛及鼻出血等,一般不影响治疗。如治疗中血白细胞尤其中性粒细胞继续减少,则暂停治疗。有心脏病、肝病者慎用。过期药物尤其已变色者因有变成3价锑加大毒性的可能,不应使用。如锑剂治疗3疗程仍未愈者,称之为“抗锑剂”病人,则须用非锑剂治疗。非锑剂药物:本药疗效差,疗程长,复发率高,毒副作用亦较大,故仅用于锑剂过敏、无效或并有粒细胞缺乏症者。国外推荐两性霉素B用于耐锑剂黑热病患者[11],但此药价格较高,不良反应大,国内较少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兆俊,吴监.黑热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60.

[2]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7-1130.

[3]张富南.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6,4(3):126-128.

[4]冯建江,石嫩珍.我国黑热病流行防制[J].医学动物防制杂志,2002,18(9):458.

[5]卢松科,肖东升,柳建发,杜氏利什曼原虫病的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05,20(4):90-91.

[6]李梦东,主编.实用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7]吐尔千巴依,阿依夏木古,肖玲,等.小儿黑热病5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88-298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黑热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5986-1995[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l-9.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黑热病诊断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8.

[10]吴友根.对黑热病诊断的疑问[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3,21:315.

[11]GradoniL,GramieeiaM,SealoneA.Visceralleishmaniasistreatment,Italy[J].EmergInfectDis,2003,9(12):1617-1620.